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下石牌小时候,我们家人吹嘘自己见识广,就说自己“南京上海到处跑一遭”。然而,真的去过的人毕竟很少,描叙是干瘪的。扬州的形象更是空洞的了。我们家谈论得最多的繁华之地还是怀宁的石牌。少年梦遗了,如果让兄长发现,就会讪笑他:“昨夜梦见下石牌了吧?”石牌是我们家人心目中的小扬州。 石牌是我们天柱山地区的商品集散地。那时我们家还没有通公路,一切商品都要靠水运。外地的大米、布匹、烟酒等等,用帆船沿着长江从潜河的出水口逆流而上,运到石牌卸下来。然后,再由我们的父辈用竹排运往各个小集镇。怀揣着讨女人喜欢的小物件,沿着天柱山南麓的潜河,可以上溯到岳西的天仙河;沿着天柱山北边的后河,据说也可以一直上溯到岳西。回来的时候,又能装上当地的木柴、木材、茶叶、蚕丝等土特产,顺流而下,一路贩卖,一路花销。所以,那时父辈们的手头上是阔绰的,被尊称为“排老板”。 石牌是我们安徽省的戏剧之乡。据说,京剧鼻祖程长庚就是从那里起家的。不过,我小时候听大人谈论得多的,还是石牌的黄梅戏。据说,戏楼是一年三百六十日不间断,十二个时辰连演的。然而,若是想听足名角儿的戏,还是要碰运气的。据说,我们的父辈为了能赶上严凤英出场,会把竹排撑得比平日快十倍。严凤英的嗓子是磁石的,严凤英的眼睛是带电的。严凤英的脖子也短得好,肩背也厚得好。随着严凤英为情郎穿针引线补衣衫的手势,父辈们的心也被刺穿得滴血。织女要被天神抓走了,那个舞姿是多么的勾魂啊!勾得那些粗陋的汉子居然忘了一跃而上,把织女给抢回来。难怪他们时时刻刻念念不忘“严凤英的小尿泡窝粑”!难怪黄梅戏又被称为“怀戏”。 石牌又是汉子们印证功夫的好地方。高利润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解放前,我们家各行各业都根据地域结成帮派,就是学阉猪也必须先跟师傅学功夫。排老板更是如此,不光是帮派之间的斗争,还有一路上的劫匪。在开阔的沙滩上,竹篙子就是长枪;在汹涌的水面,竹篙子又成了救生圈。然而,最不好惹的还是石牌码头上的大哥。所以,我们家常听人说:“有种的下石牌去!”去就去,我堂伯就是在石牌打出了名头,被推为排帮总老大的。不过,据说他还是不敢挑战石牌的“怀细伢”。 至今,我还没有真的下过石牌。不知父辈们所说的花戏楼可还在否,黄梅戏在那里是否还是那样兴盛,“怀细伢”的功夫可曾流传下来,还有治疗跌打损伤的祖传秘方,还有满街讨女人喜欢的小物件,打着洋伞结伴而行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