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丢失小品文的科学性
——以《绿色蝈蝈》为例 《绿色蝈蝈》是一篇小品文,用比较正规的说法是文艺性说明文,是一种利用文学性的手段来达到科学性目的的文章。不过,从一些听课的内容或者实录描述上来看,却是多见文艺性而少见其科学性。
比较简单的例子,是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采用“选段点读法”,一般是让学生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公开课上不少老师更是将这种方法发挥到极致。表面看来,主体性与探究性都照顾到了,但是,蜻蜓点水与隔靴搔痒却成为了无法避免的问题。。
一般说来,这种课上,学生大多会找出一些诸如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点出其“生动活泼”的特点,而老师也是乐于这种情况的发生,课堂上呈现的基本是修辞效果的分析与精彩句段的演绎。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某地一次大型的公开课竞赛,三位老师不约而同将第四段描写蝈蝈叫声的那一段作为重点,和学生一起饶有兴味地研讨蝈蝈声音的各种特点,——好像这篇文章主要就是写蝈蝈的叫声一样。殊不知,这种选择本身就表明老师没有准确定位好教学目标。
为什么这么说呢?作为一篇说明文,阅读者要定位的教学目标,大致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其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再就是说明的顺序及结构,然后是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而其语言特点,又大致可以分为严谨性与生动性两方面,从上面的记述看来,很多老师是将三大知能目标的第三点的一个方面作为了全文的重点了。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标题中的“绿色蝈蝈”,这个问题不大。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在本文中就是说明的主要内容,可以让学生逐段解读然后同类概括。
1、以国庆晚会引出“田野的节日音乐会”。
2、以休息的蝉儿的哀鸣引出蝈蝈。
3、蝈蝈的声音的特点。
4、4-11段,蝈蝈的各种食性。
从这个段落大意的简图中可以看出,本文绝大部分的内容是写蝈蝈的“食性”的,而写声音的那一段也很少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基本上是记叙与描写,可以看做是“引入”的一部分。即使这一段是说明“声音”的特点,内容也很丰富,但也不算是全文的主体。从篇幅比例和内容结构安排看,本文的主体特征应该是“蝈蝈的食性”。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不拘泥于以上说的三大特点的顺序,完全可以甚至应该从语言的生动性入手,因为法布尔的文章本身就是为喜爱昆虫的孩子们介绍知识的,文学性是教育的利器,课堂上老师们一般都做得不错。
关键的问题是,文学性的另一面是科学性,就像硬币的两面,科学性也绝对不能忽视。
我们不妨回到文章中去看,假如你布置一道题目,让学生看看科学性是怎么体现的。也许学生会觉得无所适从,如果将过程稍微分解一下,从基础性的地方开始提问,可能会有更好的结果。
第一个问题,文章中有许多的生动的记叙和描写,从总体上看是记述什么事?
这一点,要让学生了解,本文其实是一份“观察笔记”,也就是法布尔对于蝈蝈的饲养试验的一份观察报告,只不过与普通的报告相比,表达方式上偏重于记叙与描写而已。
第二个问题,概括说明“食性”的6个段落的大意,请一一分列其特点。
这道题目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说明的顺序与结构,理清作者观察与表达的思路。
第4段,蝈蝈不爱吃蔬菜,引出下文的另寻食物的实验方案。第5段,记叙观察蝈蝈喜攻击蝉儿的行为,引出实验中为蝈蝈提供蝉作为食品。第6段,初步探求的结论,蝈蝈喜爱吃“甜”的“肉”。第7段,进一步实验,蝈蝈喜欢吃“甜”的食品。第8段,蝈蝈喜欢吃“肉”,第9段,得出蝈蝈爱吃昆虫的结论,补充观察到蝈蝈有时也吃青草。第10段,观察蝈蝈吃同伴尸体的行为。第11段,观察蝈蝈与同伴争抢食物的情况。
第三个问题,你能够从以上的段落内容概括中看出本文的顺序结构吗?
以上的有关蝈蝈食性的观察,其实是有顺序的,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加以总结。大致有以下三种。
一是实验与观察的先后顺序,实验的由来,准备,寻找食物的起因,观察的过程的几个阶段。
二是对于蝈蝈食性总结的从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譬如最主要特点是“甜”和“肉”(昆虫)两个要素,下面分别实验观察“甜的”和“昆虫”以及“其他”的情况,最后两段写吃同伴尸体,还是补充爱吃“肉”(“昆虫”)的特点。而最后一段是一般的食性的补充。
三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文章虽然很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多处用拟人和比喻,但骨子里的科学性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我们注意到,文章中每一个内容单元,都是用观察外部的现象到分析本质原因这么一个常见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以上三点出来了,文章的科学性就得到揭示,而前面说到的文学性才有所附依,对于“泛文学化”的扩展也算是一种节制吧。要强调的是,这样做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语文这门学科的意义,明白语文的功能所在。这样,文章的教学目标才真正能够落到实处。
(http://blog.sina.com.cn/chengdwhw博客原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