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884|回复: 6

〈〈水浒 一千零一回之血仍未冷〉〉第三十一回:龙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6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水浒 一千零一回之血仍未冷〉〉
开篇词:
蹉跎岁月催华发,壮志未酬豪杰。金戈铁马扬威名,解甲归田日,孤舟垂钓时。
清茶浊酒邀明月,洒脱野鹤闲云。两袖清风凌云志,王侯将相请,昂首亦等闲。

  小说虽然脱胎于水浒故事,但作者以自己的参详理解加以改写创作,注入了许多新的理念与元素。南平方腊,北抗辽国,剿王庆,破田虎,虽则事件多,战阵多,人物多,时间、地域跨度大,却安排得有条不紊;其间的庙堂算计、江湖侠义、儿女情长、战阵厮杀、神魔斗法,时空穿越,都写得鲜活生动,趣味横生。尤其是几个主要人物命运的安排和故事结局,对原著是一个完全的颠覆,别有新意。

  小说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全传》的故事框架,以新的理念和视角重新书写这场北宋末年轰轰烈烈的民间起义,在还原历史现场中,通过人物和情节的演绎,再现了朝廷和江湖的博弈真相。体现了作者铺张故事、组织情节、刻画人物的能力。情节曲折生动,语言流畅,人物形象生动。有较强的可读性。
第三十一回:龙颜
宋军败兵撤回北方大营,钟经略、宿太尉两帅愁眉不展,正为两战折去数万官兵愁白华发之际,探子来报:“水泊南方大营浓烟滚滚,象是着了大火。”两帅急忙走出营盘,来到湖边放眼远眺,但见南方天空烟尘升起,梁山寨内呐喊连天。
“大事不妙,梁山泊的游击人马劫我南方大寨。”钟经略大惊道。“请大帅拨我一万人马,本官火速回去救我大营。”宿太尉万分焦急道。钟经略答应,紧急点起一万五千马军,护着宿太尉往水泊南营奔驰而去。
宋军南方大营外,火光连片,黑烟罩天,寨内却不见半点火光。宿太尉正诧异之际,树林边上一声炮响,冲出一彪人马,为首者手执丈八蛇矛,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宋兵哪里去,林冲在此守候多时!”豹子头林冲长矛一指,梁山泊马军掩杀而来。“不好,中计!”宿太尉见迎面撞来林冲,早吓得魂飞魄散,勒转马头就逃。梁山泊马军在后拼命追杀,把宿太尉带来的马军打得四散而逃。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冲在宋军中杀开血路,策千里追风越追越近,吓得宿太尉高呼救命。“太尉大人莫惊,霹雳火秦明前来杀敌。”大路前霹雳火挥舞狼牙棒,领着数千铁骑前来相助。秦明放过吓得半死的宿太尉,挥动狼牙棒迎战林冲。
豹子头林冲与秦明两军正混战之时,远处传来一声大喝:“林冲哪里逃?索超来取你豹头性命!” 急先锋索超高举金蘸斧拍马向着林冲狂杀而来。索超的兵马联合秦明带来的铁骑及宿太尉的骑兵,把林冲手下的马军团团围住。南方大寨中宋军守将金吉中、董政群见是宿太尉领兵与梁山贼兵厮杀,遂打开寨门,派遣二万精兵前来相助。
“捉住林冲恶贼,本太尉重重有赏!”宿太尉在亲兵护卫下,自感胜券在握,指挥宋兵全力进攻。豹子头林冲带领属下骑兵左冲右突,陷入苦战之中。“林冲哥哥莫急,小弟前来助你。”一个晴天霹雳从半空轰下,双枪将董平、一丈青扈三娘、玉麒麟卢俊义各领铁骑冲入重围,把宋兵冲得支离破碎,宋军战力顿减。
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借南方大寨开门之机,领伏兵杀入宋营之内,斩杀金吉中、董政群两员宋将,四处放火,宋营兵将没了主帅指挥,调动不力,被朱仝、雷横打得落花流水,四散逃命。宿太尉眼见南方大寨不保,梁山兵将如狼似虎般杀至马前,不顾秦明、索超身陷重围,赶马就逃。宋兵大败亏输,死伤无数,败兵随宿太尉奔西方大寨退去。
宿太尉退入西方大寨,尚未从惊吓之中回过气来,亲兵来报:钟师道大帅亲领大军来援。宿太尉与秦明、索超等大将把钟经略请入中军大帐,钟经略问何故惨败?宿太尉把豹子头林冲在南方大寨外燃点烟火,引三营官兵前来相救,中途设伏,痛击官军,抢夺南营之事一五一十向钟经略哭诉。
钟经略虽怒,但亦无计可出,只得传令全军休养生息,明日再作打算。次日早,钟经略与宿太尉在秦明、索超等大将的陪伴下,提五万精兵向南方大寨杀奔而来。官军来到南方大寨外,见寨内早被梁山人马掠夺一空,各类辎重尽被烧毁。钟、宿两员统帅无奈,只得择地另作新营,五万大军驻守其中。
数日过去,钟经略与宿太尉整顿旗鼓,又要派船出战梁山大寨。战船刚至湖心,东、南、西、北四方大寨黑烟又再升起,喊杀之声阵阵传来。梁山旱寨之上,兵将摇旗呐喊,杀声震天。船上官兵害怕梁山泊前后夹击,死无葬身之地,皆心生怯意,无心恋战,上得金沙滩也只是用强弓硬弩射向梁山旱寨内,双方在金沙滩上对峙数个时辰,便草草收场,退兵而回。钟经略调兵遣将杀散梁山泊滋扰之兵,见水军无果而回,甚是愤怒,重责带兵将领。
梁山大寨得卢俊义外围援兵相助,官兵攻势不如以往凶猛,压力大减。这日早,天降浓雾,紧锁水泊湖面,梁山大寨众好汉饱餐一顿,各守岗位,准备与官军再决雌雄。旭日东升,浓雾渐渐散去,却不闻水泊之上有何动静。“两位哥哥,莫是昨日一战,官兵输怕了,不敢再来攻我梁山大寨?”黑旋风李逵手提板斧对花和尚、武行者道。
“铁牛兄弟,你哪斧头这般厉害,官兵定是不敢再来送死,撤兵回东京去也。”鲁智深、武松哈哈笑道。“去了正好!来人,抬一坛酒上来,让我等兄弟吃个痛快。”黑旋风李逵催小喽罗去搬酒。
山顶之上,军师吴用派出探子四处打探消息。不一会,十二少来报:“军师哥哥,山下有一艘小船向大寨驶来,船上只有三四个人。”晁盖、吴用、公孙胜出断壁崖观望,果见一叶轻舟向金沙滩岸驶来,依稀可见船头站立两人。
“官军久战不胜,难道来劝降不成?”寨主晁盖问。“不管为何事而来,接上山寨再说。”军师吴用道,众人点头。“众位哥哥且慢,小船后还跟有一艘海鳅战船。”小李广花荣目光锐利,指着远处一个影子说道。“众位兄弟且莫轻举妄动,察看其来意再动手未迟。”军师吴用传下将令。
小船停靠岸边,船上走下一文一武两人,武将持双鞭护在文官身旁。两人抬头向着四处探视一番,方才一步一步向第一关旱寨大门走来。黑旋风李逵命小喽罗打开第二关旱寨门,迎着来者冲了出去,挥舞板斧拦在两人面前,大吼道:“来者何人?”
文官见李逵凶神恶煞,早吓得两脚发软。持双鞭武将把文官护在身后,举鞭相迎道:“朝庭宿太尉求见山寨晁盖头领,劳烦兄弟通传一声。”“见俺哥哥何难,先吃铁牛两板斧。”铁牛说罢挥斧便砍。宋将舞双鞭相迎,两人在滩岸上,你来我往打得痛快。
“铁牛住手!”寨主晁盖带着吴用、公孙胜、花荣一伙人从寨门走了过来。晁盖上前向宿太尉拱手行礼道:“梁山寨主晁盖在此有礼了,贵客到此何干?晁盖引路,请入山寨一聚。”宿太尉躬身还礼道:“晁寨主有礼,我乃朝庭宿太尉。今奉命前来与寨主一聚,有要事相议。只是寨主可愿借步上我船上相谈片刻?”宿太尉手指身后缓缓划来的海鳅战船。“这、、、、、、”晁盖迟疑不决。
“哥哥不可轻易上船,小心使诈。”李逵大声提醒道。“早闻晁寨主乃天下英雄,本太尉不敢有半点谋害晁寨主之心。”宿太尉道。“晁某视生死如草芥,晁盖这就上船与你倾谈片刻。”晁盖爽快道。“果是大丈夫!”宿太尉赞叹道。“哥哥且慢,贫道愿陪哥哥走一趟。”军师吴用道。“有军师同去,正合我意。”寨主晁盖点头道。“只是、、、、、、”宿太尉对晁盖、吴用道,“众位好汉不可再差人凿我海鳅战船。”
群雄大笑,晁盖吩咐众人在岸上守候,便与军师吴用随宿太尉、呼延灼二人登上刚靠岸边的海鳅战船。宿太尉引二人进船舱坐下,命人奉上香茶,自己却垂手站立一旁。晁盖、吴用二人感觉怪异之时,从船舱后走出一名书生,端坐在主位之上。
宿太尉与呼延灼随即下跪叩首,口呼:吾皇万岁。晁盖、吴用二人大吃一惊,亦下跪见礼。书生微微一笑,把手中扇子一抬道:“众位卿家平身。”晁、吴二人起来,端视道君皇帝。道君皇帝问过两人姓名,笑道:“两位寨主之名,朕听闻已久,在此一见,也甚有缘。只是你梁山泊众人屡屡与朝庭作对,如今天兵到此,你等恐难自保矣。”军师吴用正色道:“我梁山泊与朝庭官兵已见过数阵,皆梁山小胜,官军未得半点便宜。”
道君皇帝轻轻点了点头,道:“吴卿家,若是再下几阵,你梁山寨中之兵可存几何?”闻此言,晁盖、吴用暗吃一惊。皇帝接着道:“你山寨内智勇之士甚多,朕不想你等皆亡于水泊之中。若你梁山众人肯助朝庭收复河北四郡,朕即下旨解你山寨之围。”“皇上要借我梁山泊之力,夺回北辽侵占的霸州四郡?”寨主晁盖问道。
“正是!北辽长驱直入,猛如豺狼虎豹,强占我大宋江山河北四郡,”皇帝淡然道,“两位寨主可有顾虑之处?”“此等大事,非由我等兄弟从长计议不可。”晁盖答道。“哈、哈、哈、、、、、、”道君皇帝忽然大笑不止。晁盖、吴用不解其意,面面相觑。道君皇帝停了笑声,收起扇子道:“朕笑你等山贼空有与朝庭作对之野心,遇事却如此优柔寡断。素闻你等兄弟情重,朕倒让你俩见见这八人。”
铁鞭王呼延灼一挥手,御林军押上杨春、孔明、孔亮、周通、杜兴、蔡福、白胜、郁保四八名好汉。皇帝命松绑,杨春八人拥上前与晁盖、吴用抱作一团。“见你等兄弟团聚,朕也很高兴。只是不知晁卿家,决心已下否?”皇帝问道。晁盖两眼含泪道:“放我梁山泊八位兄弟,晁某便答应你。”
“果是痛快之士,晁卿家,你等兄弟今日就可归寨。只是征辽之事,晁卿家不可食言,十日内必须兵发河北。”晁盖点头答应,吴用道:“只是我梁山寨中兵微将寡、、、、、、”“吴卿家莫多虑,”道君皇帝打断道,“朕已差大名府三万精兵给晁卿家使唤,再加上你山寨中的精兵强将,足以破辽。你等自去准备,三日后,宿卿家与呼延将军自会带朕的圣旨与你梁山泊众位兄弟。”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晁盖等人拜别道君皇帝,离船上岸。众英雄见杨春、孔明、孔亮、周通、杜兴、蔡福、白胜、郁保四八位好兄弟回来,皆出乎意料之外,随即欢呼雀跃,拥着杨春、孔明八人自回山寨,为杨春八人洗尘接风。
海鳅战船放晁盖等好汉上岸后,迅速离岸,往北岸驶去。三里外,上百艘大小船只迎面驶来接应。突然之间,海鳅战船水帘铜铃骤响,船舱外水军大叫:“水下有贼,保护皇上。”十多名宋军水鬼跳下水去,潜下船底。船底木板被撬开,湖泊之水涌入船舱内,呼延灼大惊,双手持鞭护在道君皇帝左右。
船舱倒灌之水越来越猛,海鳅船慢慢倾斜,船上官军大声呼救之际,船舷两边渐渐泛出红水,数名官兵水鬼尸体浮出水面。官家船只死命赶来,把海鳅船围在中间,海鳅战船走下十数个书生一般打扮之人,分别登上大小船只,划离下沉的海鳅船,齐往北方大营驶去。
梁山寨内,寨主晁盖与众兄弟正在痛饮,十二少闯入聚义厅禀报:湖面上海鳅战船正在下沉。晁盖、吴用皆吃一惊,率众好汉冲出聚义厅外,在断壁崖上往下探望,果见海鳅战船已沉入水中,无数小船围着救援。
“官船何故下沉?”寨主晁盖问身旁吴用、公孙胜二人。智多星眉头一皱,计上心头,传令小喽罗点齐山上头领人数。小喽罗散去,不多时前来回话:山寨众头领俱在,独不见童威、童猛两员水寨头领。晁盖、吴用俱惊疑,小旋风柴进道:“两位哥哥,小弟差童威、童猛兄弟二人下水寨巡查,想是在水寨内忙于军务。”晁、吴二人点点头,见大小船只救走官家皇帝,方才与众兄弟再回聚义厅内吃酒。
御林军将皇帝护至中军大帐,众将惊魂未定,皇帝下令种师道集合东南西三营之兵力,三日内大军向江浙推进,征剿江南方腊,种经略领命而去。同时,道君皇帝留下一道圣旨给宿元景、呼延灼二人,命二人三日后催促梁山泊之兵将火速北上征辽,宿元景二人跪地领旨。
皇帝安排完毕,方才回后营更衣歇息,正闲吃香茶之际,太子前来见驾。皇帝见太子喜形于色,便问:“皇儿,有何事禀告?”“父皇,蒲东大将军关胜不负重托,领兵从楚州出击,把方腊贼军打个措手不及,已夺回润州城。”赵桓回话。
“此声东击西之策果然奏效。只是战事甚长,众军懈怠不得。”皇帝大喜道。太子点头称是,转而问道:“父皇此番冒险前去水浒寨,梁山泊之贼会否听命于朝庭,助我大军全力攻打北辽?”
“皇儿莫急,数日内自见分晓。你且去传旨大将军索超,朕明早起驾回东京汴梁。”太子诺,转身出帐。
一路之上青山绿水,鸟飞雀鸣,皇帝依旧书生服饰,骑在高头大马上,放目远望,尽是草色青青,生机盎然。皇帝轻拍白马,缓缓前行,太子跟在身后,数次欲言又止。中午时候,行至一处村庄大榕树下,天子下旨休整。众军士忙于做饭,皇帝与左公公在树荫底青石台下棋散心,太子在其左右行走。道君皇帝边下棋边道:“皇儿可有事奏报?”太子道:“梁山众贼若不从父皇之命,此次围剿梁山泊岂不是纵虎归山,徒劳无功?”皇帝微微一笑道:“皇儿多虑矣,梁山泊发兵征讨大辽与否,其结果早在棋盘之内。”
太子大惑不解,道:“儿臣愚笨,请父皇明示。”皇帝手拈一子,道:“梁山众人就如朕手上一枚棋子,朕将其摆在何处,此棋子便得守在何处。”说罢,“啪”的一声,将棋子放在棋盘之上。左公公击石叫道:“皇上这棋下得正是妙处,断了奴才一大片棋子的退路啊。”天子淡淡一笑,道:“皇儿往后可不许再以盗贼称呼梁山众人,这伙人可是朕之好棋妙着。回东京后,太子速领中书省院官二员,就大名府给梁山晁盖犒劳三军,每名将士酒一瓶,肉一斤,现付众军,不得克扣。”太子称诺。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副寨主卢俊义与林冲等好汉见官军无故退兵,既吃惊,又欢喜,心头大石放下来,遂领兵马驾船返回水浒大寨。托塔天王晁盖领众兄弟下金沙滩把卢俊义、林冲、董平、扈三娘、朱仝、雷横接回山寨,摆宴接风。玉麒麟卢俊义举起酒,对山寨内众兄弟欠身道:“小弟卢俊义领军不力,在外未能牵制官军,致水泊蒙羞,旱寨被破,死伤万余兄弟,此卢某之罪,请众位哥哥责罚。”
寨主晁盖哈哈大笑,上前把卢俊义手中大碗酒拿了过去,一饮而尽道:“此次官军甚会用兵,非高俅等贼所带之兵可比,贤弟与林冲、董平、三娘、朱仝、雷横歼灭官军南营,愚兄与军师在断壁崖尽观之。南营一役,尽灭官兵锐气,让宋军北方大寨不敢再倾巢而出,攻我水泊大寨,贤弟所带人马实乃居功至伟。来,我等兄弟齐敬副寨主及林冲等兄弟。”晁盖换过一碗酒,双手递给卢俊义,再捧起一碗酒,与卢俊义、林冲、董平、三娘、朱仝、雷横六人碰过酒,大口大口吃下。
“卢哥哥,请过来与杨春八位兄弟齐吃一碗酒。”军师吴用把副寨主卢俊义拉至杨春、孔明、孔亮、周通、杜兴、蔡福、白胜、郁保四八位兄弟面前。“你等兄弟是如何回得梁山泊?”卢俊义、林冲、董平等皆大吃一惊,挽着杨春、孔明等人之手不肯放开。吴用就把和寨主晁盖在海鳅船上与大宋天子相见之事一一告之卢俊义等好汉。玉麒麟卢俊义闻此言,甚为吃惊,道:“如今朝庭奸臣当道,我等虽为官家出征北方大辽,只恐吃力不讨好。”
托塔天王晁盖微微点头道:“贤弟所言不假,但愚兄既与官家相诺,梁山好汉定不食言。明儿,宿太尉便将上山寨宣读圣旨。事已至此,还望众位好兄弟鼎力相助。”玉麒麟、豹子头、双枪将等好汉一齐拱手道:“尽听哥哥吩咐,我等生为梁山之人,死为梁山之鬼,就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晁盖、吴用大喜,与众英雄大醉方归。
次日清晨,果见宿太尉在铁鞭王呼延灼的陪伴下,领着五百御林军,挑着酒礼,踏上金沙滩。晁天王领寨内众好汉列队相迎,把宿太尉、呼延灼接上聚义厅。宿太尉在聚义厅焚香开读圣旨,诏曰:“大宋皇帝制曰:普天之下,莫非黄土。朗朗乾坤,四海安宁。然济宁晁盖收绿林之士,聚于梁山泊,屡屡与朝庭为敌,扰天下之太平。今朕顺天意,尽赦其罪,收众绿林豪杰为社稷之用,分国之忧。特封晁盖忠勇侯,卢俊义昌平侯,吴用智睿侯,公孙胜神策侯,林冲寿亭侯,其余众豪杰取功再赏。并赐御酒百瓶,黄金千两。天恩浩荡,望英雄众志成城,早破辽寇,莫负朕心。故兹诏示,想宜知悉。宣和三年秋八月 日诏示。”晁盖率众人谢恩,开御酒设宴款待宿太尉、铁鞭王二人。酒宴后,吴用传下军令,众军整理行装,三日后北上征辽。宿太尉、呼延灼闻之大喜,在军师吴用的安排下入厢房放心而睡。
三日后,山寨内上上下下打点完毕,军师吴用部署五千兵马留守山寨,轰天雷凌振、铁笛仙马麟、通臂猿侯健领五百军兵护送五尊金轮大炮后行,主力大军随寨主晁盖、宿太尉、呼延灼浩浩荡荡向大名府进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浒 一千零一回之血仍未冷〉〉

开篇词:
蹉跎岁月催华发,壮志未酬豪杰。金戈铁马扬威名,解甲归田日,孤舟垂钓时。
清茶浊酒邀明月,洒脱野鹤闲云。两袖清风凌云志,王侯将相请,昂首亦等闲。

  小说虽然脱胎于水浒故事,但作者以自己的参详理解加以改写创作,注入了许多新的理念与元素。南平方腊,北抗辽国,剿王庆,破田虎,虽则事件多,战阵多,人物多,时间、地域跨度大,却安排得有条不紊;其间的庙堂算计、江湖侠义、儿女情长、战阵厮杀、神魔斗法,时空穿越,都写得鲜活生动,趣味横生。尤其是几个主要人物命运的安排和故事结局,对原著是一个完全的颠覆,别有新意。

  小说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全传》的故事框架,以新的理念和视角重新书写这场北宋末年轰轰烈烈的“民间起义”,在还原历史现场中,通过人物和情节的演绎,再现了朝廷和江湖的博弈真相。体现了作者铺张故事、组织情节、刻画人物的能力。情节曲折生动,语言流畅,人物形象生动。有较强的可读性。

第三十二回:锋芒初露

大名府后厅内,飘来美酒醇香,梁中书设盛宴款待太子与中书省院官阎真、袁皋亮二人。酒过三巡,梁中书恭敬道:“太子殿下不远千里,前来犒劳三军何等辛劳,我等三人敬太子一杯。”太子举杯,一口吃光,道:“辛劳倒不必讲,只是本太子心中总有一口闷气吐不出来。”赵桓轻轻放下酒杯。
三人闻之,不由暗吃一惊,梁中书与阎、袁二人对视一眼,手拍胸膛道:“大名府内,就如太子宫中,太子殿下有何为难之处,尽说无妨。有用得着下官之处,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下官也在所不辞。” 阎真、袁皋亮也一同道:“愿为太子殿下效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子醉眼相望,摆摆手道:“却也没甚难事,本来犒劳三军,只须差中书省院官即可,父皇却偏要本太子亲自来劳军,以示对梁山泊众人之重视。梁山泊这伙绿林强人素来杀人不眨眼,屡屡与官家作对,累朝庭几阵下来损兵折将,实在可恨。”
梁中书三人同诺,阎真咬牙切齿道:“今梁山泊贼人虽奉旨征辽,只怕不尽出力,徒耗朝庭钱粮。”“阎大人所言极是,” 袁皋亮亦道,“众贼人心叵测,他日势强,恐成朝庭心腹大患。太子殿下须劝皇上及早提防则个。”
赵桓冷冷一笑道:“父皇如今处处维护梁山泊之人,把其看作手中一枚重要棋子,本太子之言也怕难入父皇之耳。今日与三位大人尽欢而醉,休管此等闲事。”四人举杯一饮而尽。
门外走进一名侍从,向梁中书躬身道:“大人,梁山泊人马现在城外十里扎营,明早便要提兵进城。”梁中书一挥衣袖让其退下,给太子斟满酒道:“明日劳军,太子殿下是否、、、、、、”
“唉,”太子红着脸道,“明日有劳三位大人前往,本太子偶有不适,待劳军过后,我等四人再来尽兴。” 梁中书三人连连称是,殷勤劝酒之时,梁中书向阎真、袁皋亮打了个眼色,两人点头会意。
次日清晨,梁山泊大批人马列队入城,领取御赐酒肉。树荫底下,袁皋亮安排侍从将酒肉分派给路过的梁山泊兵将,梁中书与阎真呆在茶馆中悠悠然吃着香茗。看着众兵将把小瓶装的酒,十两重一包的肉一袋袋拿走,袁皋亮面上露出丝丝的奸笑,心中只想酒肉派完,数千两的白银径入三人袋中。
苍天有眼,正合三名奸贼遇着煞星,一队刀牌手过来领取酒肉,其中一名军士以前作屠户营生,接过酒肉在手上一掂,但觉轻重不妥,又见袁皋亮与茶馆中梁中书、阎真眉来眼去,奸笑不止,不禁勃然大怒,张嘴骂来:“你等贪婪鸟人,竟敢欺负到太岁头上,光天化日下,克扣你爷爷的酒肉。” 袁皋亮平日媚上欺下,岂是省油的灯,斜目见小兵揭其勾当,心中大怒,瞪目张嘴回骂:“朝庭给你一瓶酒,一斤肉,你这天杀的梁山贼人竟敢嫌少。”
刀牌手大为火光,劈头向袁皋亮喝来:“皇上明明赏我等将士每人一斤酒、一斤肉,你等贪得无厌之徒竟徇私作弊,用小酒瓶偷酒,用十两的肉诈作一斤。如此朝庭焉值得我等为其卖命。” 袁皋亮狂怒,手指刀牌手鼻子骂道:“尽该千刀万剐的梁山草寇,斗胆污蔑朝庭!来人,与我擒下此贼。”
刀牌手把酒肉掷于地上,拔刀指向袁皋亮道:“爷爷我天不怕,地不怕,今日爷爷就要替天行道灭你这狗贼。” 袁皋亮冷笑走前一步,伸长脖子轻篾道:“你敢杀我?好!大爷今天就让你杀,不杀,你就是四脚爬爬的王八。”刀牌手闻此言,不禁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刀光闪过,袁皋亮惨叫一声,倒在血泊中。
中书省院官阎真拨开人群冲出,脸红耳赤高声叫骂:“胆大包天的梁山匪徒,剐不尽的水泊反贼,看本官如何将你等凌迟处死,翦灭你等朝庭祸根、、、、、、”“又一个贪婪狗官!”刀牌手趁其不备,手起一刀斩去,咽喉砍断,污血喷洒一地,贪官阎真再也张不开他的臭嘴。
随后赶来的梁中书吓得两腿发抖,脸色苍白,尖声叫道:“速速拿下这个泼贼。”众侍从抽出腰刀,要斩刀牌手。“谁敢动手!”半空打下一个响雷,众人循声望去,但见一股黑旋风转眼冲至面前,厉声喝向众侍从:“铁牛爷爷的板斧可不长眼,有胆的上来一试!”“反了,梁山草寇反了!”梁中书大叫。
“反又如何?!”李逵挥舞板斧咆哮冲上,手起斧落,两名侍从立时身首异处。梁中书见情势不对,拔腿便跑,众侍从怕死,四散逃命。李逵岂肯罢休,赶上去见人就砍,斩杀数人。
“铁牛住手!铁牛住手!”托塔天王晁盖与铁鞭王呼延灼拍马赶来。“晁哥哥,俺铁牛与这位小兄弟把这伙贪贼送回了老家。”黑旋风李逵指着地上的尸首哈哈大笑道。“铁牛兄弟,你俩闯下大祸了。”晁盖皱着眉头道。“哥哥莫惊慌,天塌下来有俺铁牛顶着。”李逵从容收起板斧。
远处人声嘈杂,一队人马簇拥着太子赵桓急急忙忙赶来。梁中书赶紧迎上去,在马前跪下,哭道:“太子殿下,不好了,梁山草贼反了、、、、、、”太子跳下马,用扇柄重重敲在梁中书头上,喝道:“起来。”
忠勇侯晁盖与铁鞭王呼延灼上前见礼,太子回礼,并走到地上的尸首跟前停下,板着脸向梁中书问道:“这些人因何被杀?”“这、这些人皆是被梁山之人所杀。”梁中书见晁盖背后站着李逵,两脚不住颤抖。“啪”,清脆的一声,扇柄再次打在梁中书乌纱帽上。“本太子问的是中书省院官为何事被杀?听懂了吗?”太子双手反在身后,瞪了梁中书一眼。
梁中书见太子神色不对,战战兢兢道:“回太子,因中书省院官阎真、袁皋亮克扣御赐的酒肉,引起纠纷,故而被人所杀。”“克扣将士的酒肉你可有份?”太子追问道。“下官不敢,”梁中书摇头道,“这都是中书省院官阎、袁二人所为,下官并不知情。”
“你可知克扣御赐的酒肉该当何罪?”太子提声再问。“死罪!”梁中书额头上冒出冷汗。“既是如此,这些贪官该杀,你且火速将此事原委申报圣上。另外,所克扣御赐的酒肉你得马上派人补上,不得马虎!若再有克扣之事,割你身上之肉,放你身上之血补偿。”太子厉声斥道。“下官不敢,下官马上把扣减的酒肉补上。”梁中书吓得脸色惨白,冷汗滴下。
太子转过身来对托塔天王晁盖客气道:“晁将军,现事已查明,克扣御赐的酒肉虽为中书省院官两名贪官所为,却丢尽了朝庭的脸面。本太子愿代朝庭请罪,望忠勇侯多多包涵。”说完竟要下跪。晁盖用力扶起太子道:“殿下礼重,末将不敢当。克扣之事,皆是这两个贪官所为,与朝庭无关。我梁山泊兄弟鲁莽,以致数人被杀,也有错手杀人之过,请太子殿下降罪。”
“这些贪贼死有余辜,你等兄弟何罪之有?!来人啊,”太子和颜悦色道,“取五十金赏与杀贼好汉。”亲随取出五十两黄金送与晁盖。晁盖不收,太子不肯,晁盖只得命人收下,再谢太子。
太子又道:“大名府的三万精兵与五员虎将已在东较场等候,忠勇侯与呼延将军可随本太子去较场走一遭。”晁盖与呼延灼诺,骑马追随其后,向东较场奔去。
入夜,大名府衙的小花园中,摆了一席酒。梁中书心事重重,端起酒杯,却又放了下去。“梁大人,到嘴的美酒,为何不饮?”太子嘴角微微一笑道。“嘻,”梁中书苦笑一声,道,“昨晚四人同桌,今夜独剩你我二人,人生多变,始料不及。太子殿下,下官有所不明,早上之事,为何不给梁山泊一个下马威?”
太子自顾斟上一杯酒,道:“请问梁大人,早上之事,道理在哪一边呢?”“这、、、、、、”梁中书犹豫片刻,道,“便宜倒让他人占去,咱也得想个法子灭一灭梁山之人的威风吧。”“哼,”太子冷冷一笑道,“如今梁山众人替朝庭征讨大辽,你是想它赢呢?还是想它输?”梁中书语塞,两眼可怜巴巴望着太子。
“还有一事,梁大人,你可得给本太子记牢了。”太子一仰头,又吃一杯酒。“太子殿下,有何吩咐,下官定尽力为之。”梁中书小心翼翼给太子满上酒。“梁山人马的粮草,你以后可得多加照应。如有出错,梁大人的项上人头本太子可保不住。”太子一口把酒喝完,酒杯摔破在地上,起身就走。
“是、是、、、、、、”梁中书右手提着酒壶,楞在哪儿,半天回不过神来。
梁山泊大队人马离开大名府,挥军直取檀州。离檀州五十里外,探子来报:檀州守城将军洞仙侍郎已命手下大将阿里奇和楚明玉,领两万精兵在密云县下寨,离我军人马不及四十里远。军师吴用传令就地安营扎寨,托塔天王晁盖在中军大帐召集众将官相议如何破城。双鞭呼延灼对晁盖道:“檀州城高水深乃易守难攻之地,守将洞仙侍郎手下大将阿里奇、咬儿惟康、楚明玉、曹明济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城内驻有辽国精兵六万。数年前,种经略率二十万大军强攻此城,历时半年,折去数万人马方才入得此城门。将军若要破此城,智取为妙。”
晁盖点头道:“呼延将军言之有理,军师先生,可有破城良策否?”军师吴用手摇羽扇,微笑答道:“此城数日之内即可击破,只是哥哥得先输几阵与他辽国。”“喔?请先生速速与我等兄弟道来。”晁盖高兴道。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将轻敌,破之不难,众将听令。”智多星吴用道,众将诺。“李忠与林冲兄弟,吕方与呼延将军,郭盛与董平兄弟,你等六人领一万兵马为前队,与敌对阵。李忠、吕方、郭盛首发诱敌,林冲、呼延将军、董平三人掩护,只许败,不许胜,战后退二十里扎营。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领一万精兵为第二队,离前队十里下营,与敌对阵也只许败,不许胜,领败兵后退十里扎营与林冲、呼延将军、董平之营寨互为犄角,共御辽兵。敌来攻,乱箭射它,切不可再退。此后,贫道将再派将佐来助你等破敌。”众将诺,领命而去。
林冲、李忠、呼延灼、吕方、董平、郭盛六将引兵来至密云县,辽军大将阿里奇与楚明玉已摆下阵势,列队举刀相迎。林冲六将摆好阵势,打虎将李忠首先拍马挺枪杀出,辽军大将阿里奇阵前大叫:“送死的过来了!”举起梨花点钢枪猛刺狠戳,战不及十合,李忠已乱了枪法,张嘴高呼:“林冲哥哥快来救我!”豹子头林冲拍马迎上,接下慌得满头大汗的李忠,挺蛇矛大战辽将阿里奇。战三十余合,林冲诈败,阿里奇杀得性起,大叫道:“宋将,那里逃?!”催马来追。
小温侯吕方持方天画戟挡住阿里奇厮杀,辽军阵中,大将楚明玉要立战功,拍马冲上来相助阿里奇,赛仁贵郭盛策马抢前接住,与楚明玉阵前大打出手。双鞭呼延灼见吕方势弱,挥鞭向阿里奇打来,双枪将董平舞双枪换下占不到便宜的郭盛,四人各大战三十余合。阿里奇与楚明玉越战越勇,呼延灼、董平双双败走,阿里奇与楚明玉挥兵掩杀过来。林冲六将且战且退,辽兵在后紧追不舍。
十里外,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领一万人马列阵放过林冲六将的人马,挡住辽军去路。阿里奇与楚明玉见是三员宋军女将,不禁哈哈大笑,自不把三员女将放在眼内。两军对过战阵,阿里奇与楚明玉大战三员女将,三员女将大败而逃,阿里奇与楚明玉立功心切,那肯罢休,拼命死追。
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领兵退后十里,林冲、呼延灼、董平六将又冲上来大战阿里奇与楚明玉。阿里奇与楚明玉见宋军人多势众,恐不是敌手,暂且收兵,在阵前扎下大营,命亲信回檀州搬取援兵。
林冲、呼延灼、董平六将也不恋战,领兵扎左寨于辽军一里前,扈三娘三员女将顺地势扎下右营,与左营相距半里之遥,形成犄角之势。
北方的夕阳慢慢落下,星光闪耀之下,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黑旋风李逵、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混世魔王樊瑞领五千刀牌手到三员女将大营助阵;托塔天王晁盖、金枪手徐宁、赤发鬼刘唐、拼命三郎石秀、石将军石勇、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领五千钩镰枪手到林冲、呼延灼军中驻下,只待天明与辽兵决一死战。
檀州城内,辽帅洞仙侍郎接报,恐阿里奇与楚明玉有失,急命咬儿惟康、曹明济在城中再分兵两万连夜前去支援。阿里奇与楚明玉在大营内接着咬儿惟康、曹明济两万精兵,自是欢喜若狂,摆宴款待咬儿惟康、曹明济。
席上,咬儿惟康问起与宋兵交战之事,楚明玉哈哈大笑道:“宋军不堪一击,带兵大将更是一无是处,若不是宋军用车轮大战之法,恐早被我二人打得落花流水,片甲不留。”“楚将军所言不假,”阿里奇补充道,“宋军边打边撤,有诱敌深入之意,我等将计就计,明儿分作两队,曹将军与咬儿兄弟攻宋军右营,右营之中有宋军三个婆娘把守,打败宋军右营定是探囊取物,易如反掌。我与楚将军明日主攻左营,使宋军左右呼应不得。”
“尽听将军差遣!”咬儿惟康、曹明济拱手道,“待我等明日击败宋兵,一同回城请赏。”辽军四将杯觥交错,尽情吃酒,早不把宋军放在眼内。
次日早,红日懒洋洋从东方爬起,林冲、呼延灼、董平、李忠、吕方、郭盛六将率左营将士精神抖擞,列阵相迎。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领右营官兵神采奕奕,利刃出鞘,只待一战。一声炮响,辽军营门大开,阿里奇与楚明玉,咬儿惟康与曹明济骑着高头大马大摇大摆领兵来到阵前。咬儿惟康与曹明济看着宋军旗下领兵大将扈三娘,哈哈狂笑不止。“臭婆娘,刀枪无眼,若早早投降,本将军可饶你等不死。如若不然,莫怪本将军刀下无情。”咬儿惟康摇动九环大砍刀,叮当作响。
“呸,辽贼,死到临头,休要口出狂言!本姑娘手上日月神刀今日就送你去见地下阎王。”一丈青扈三娘凤目一瞪,杀气骤现。“可恶婆娘,气死本将军也。”咬儿惟康咬牙切齿,两眼冒火。“将军莫怒,且看本将军将其擒于马下。”曹明济拍马挺枪直取扈三娘。一丈青一挥日月神刀,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从左右两边纵马冲出,迎着曹明济一阵猛打。曹明济舞枪左冲右突,前挑后刺,心急之际,一时斗孙二娘、顾大嫂不下。
“曹将军莫急,本将军前来助你!”咬儿惟康一挥九环大砍刀,二万辽军铁骑策马挥鞭,如潮水般向宋军右营卷来。“来得正好!”一丈青扈三娘一举日月神刀,宋军阵中擂起战鼓,扈三娘一马当先,领着宋兵冲向辽军铁骑。“不知死活的臭婆娘,看刀!”咬儿惟康使出一身蛮力,九环大砍刀向着扈三娘迎面砍来。一丈青扈三娘左手快刀挡住大砍刀,右手快刀闪电般向咬儿惟康腰间斩来。咬儿惟康大吃一惊,撤九环大砍刀近身招架,一丈青扈三娘一刀快过一刀,一刀狠过一刀,刀光直劈咬儿惟康要害之处,咬儿惟康疲于招架,衣甲上被日月神刀撕开数个口子,气得咬儿惟康哇哇怪叫,却又奈何扈三娘不得。
阿里奇与楚明玉见咬儿惟康领兵杀向宋阵,阿里奇手中令旗一挥,与楚明玉一并率领辽军呐喊着杀向宋军左营。林冲丈八蛇矛一指,呼延灼、董平、吕方、郭盛、李忠领着左营宋兵直扑辽军。豹子头林冲一杆丈八蛇矛打得阿里奇分不清东南西北,铁鞭王呼延灼一对铁鞭扫得楚明玉眼花缭乱。双枪将董平领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打虎将李忠把辽军冲得东一片,西一块,前后呼应不得。
阿里奇被豹子头林冲手中蛇矛压得大气喘不过来,心中叫苦不迭之际,宋军左右营中连珠炮震天,托塔天王晁盖、金枪手徐宁、赤发鬼刘唐、拼命三郎石秀、石将军石勇、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率五千钩镰枪手从左营冲出把阿里奇、楚明玉的辽军包围起来,钩倒辽军战马,把辽兵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黑旋风李逵、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混世魔王樊瑞领五千刀牌手从右营冲出把咬儿惟康与曹明济手下的铁骑重重围困,盾牌挡住辽军的长枪利刃,快刀斩劈辽军马脚,辽兵纷纷坠马,死于刀牌手的快刀之下。
一时间,辽兵大乱,军心动摇,咬儿惟康正气急败坏之际,被一丈青扈三娘一刀斩下右臂,咬儿惟康惨叫一声,九环大砍刀脱手飞去。一丈青扈三娘横劈一刀,把咬儿惟康砍成两段,死于马下。曹明济大惊失色,舞枪乱打,拍马要逃。一丈青扈三娘横刀断其去路,与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围着曹明济一阵狂劈,把心慌意乱的曹明济剁成肉酱。辽兵群龙无首,已成败势,各自突围而逃。
阿里奇、楚明玉见咬儿惟康、曹明济的人马被宋军杀得七零八落,心知大势已去,两人奋力逼开长矛与双鞭,掉转马头就逃。豹子头林冲、双鞭呼延灼策马急追。辽军兵败如山倒,被宋兵打得大败夸输,亡命而逃。
阿里奇、楚明玉领着败兵丢盔弃甲,狼狈逃向檀州,托塔天王晁盖统率宋军一路穷追猛打,走得慢的辽兵只有弃械跪地求降。阿里奇、楚明玉鞭马狂跑之间,前方一声炮响,把辽军吓得肝胆俱裂,一队宋军人马一拥而上,把辽兵团团包围,阿里奇、楚明玉再陷重围。玉麒麟卢俊义、小李广花荣、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病尉迟孙立、镇三山黄信领五千宋兵挡住辽军去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辽军杀得星落云散,七断八续,全无还手之力。阿里奇力竭之时,被小李广花荣一枪捅死于马下。楚明玉坐下战马被病尉迟孙立虎眼竹节鞭打中,负痛狂奔,背着楚明玉斜斜冲出重围,落荒逃去。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突出重围后,楚明玉形单只影望着檀州方向跑去,远远望见城墙上飘扬的辽军大旗,楚明玉掩面而哭。正待抬起手向城上呼唤之际,冷不防小树林边闪出一个白影,一位英俊少年将军手执梨花枪,勒马于面前。“你是何人?”楚明玉紧握手中大刀,大声喝来。“来取你性命之人!”少年将军淡然答道,把手伸入锦囊之中。“哈、哈、哈,乳臭未干的小子,敢在本将军面前胡言乱语,逞口舌之能。”楚明玉冷笑道。
“你本是宋人,却卖国投敌,认贼作父,实是可耻至极!我不杀你,天道何存?!”少年将军枪指楚明玉。“好大的胆子!本将军送你这小子上西天!”楚明玉挥动大刀,狂斩而来。“着!” 少年将军右手一扬,楚明玉额头被石子打破,鲜血喷涌。楚明玉惨叫,抛刀跌下马来。慢慢地,楚明玉从地上爬起,抹去眼前的鲜血,有气无力说了一句:“动手吧!”白光闪处,梨花枪穿胸而过,鲜血从楚明玉之口狂吐不止、、、、、、
檀州帅府内,洞仙侍郎如坐针毡,接连派出探子探听宋辽两军战况。“大帅,大帅,阿里奇、咬儿惟康四将的人头已到城门外。”一名探子连爬带滚跑入帅堂之内。“既到城下,还不快请阿里奇将军进城与本帅相见?!”洞仙侍郎喝斥探子道。“宋军兵临城下,阿里奇、咬儿惟康、楚明玉、曹明济四将被宋兵斩下首级,挂在城门之下。”探子如实禀报。
“天啊、、、、、、”洞仙侍郎瘫坐在帅位之上,神色沮丧,两眼无光,半晌方道,“兔崽仔,你胡说八道,我大辽将军皆是以一当百的悍将,如何半日之间就折去四员上将?速带本帅到城头看个究竟,若然有假,小心你项上人头。”
探子胆颤心惊引洞仙侍郎登上南城门楼,洞仙侍郎探头从女墙向外望,只见城下军旗招展,刀枪如麻,阿里奇、咬儿惟康、楚明玉、曹明济四将人头高挂在竹竿之上。洞仙侍郎倒吸一口冷气,正要缩身后退,城下一员宋将手执丈八蛇矛,纵马至吊桥下,高声向城上叫道:“城上辽将听着,我乃大宋先锋官卢俊义,你军四万精兵已全军覆没,阿里奇、咬儿惟康、楚明玉、曹明济四将兵败身死。我大军现兵临城下,识时务者速速开城投降,否则打开城门,玉石俱焚,杀你个鸡犬不留。”
“呸!南蛮小儿,要夺我城池,且放胆来攻,本帅若是皱一下眉头,就不算大辽第一硬汉、、、、、、”洞仙侍郎仗着城高墙坚,对着下面的宋军大言不惭,滔滔不绝。正说着,“嚓”的一声,洞仙侍郎头上锦帽半空飞起,直插城楼门梁。洞仙侍郎额头赤痛,用手一摸,满掌鲜血。“南蛮小儿,竟斗胆用暗箭伤人、、、、、、”洞仙侍郎匆忙缩头,手抚额头,边骂边退。
南门下,宋军战鼓齐鸣,箭如密雨直飞城墙,宋兵架起云梯,蜂拥而上。“给本帅顶住!不要让南蛮小儿登上城墙。”洞仙侍郎杀猪般叫喊着,头上缠了布带,领着亲兵跑下城楼,直接回帅府休养。宋军兵将猛攻东、南、西三门,奈何高墙之上,金汁箭雨倾泄而下,宋军强攻数次,皆无功而返。军师吴用撤下攻城之兵将,派出数员步军将领围着檀州东、南、西三门呐喊不止,擂鼓不停,喊杀之声从傍晚闹至深夜,从未间断。
天上的明月洒下一片寒光,檀州北门吊桥放下,城门悄悄打开半边,五百辽军骑兵策马而出,望北方官道直奔而去,吊桥匆匆拉起,城门急急关上。半个时辰过去,不见外面有半点动静,吊桥再次放下,洞仙侍郎策马提刀,领着一家老小,在三千铁骑护卫之下,狂奔而出。
山边处,一匹独狼对着皓月凄凉哀号,吓得洞仙侍郎浑身打颤。“该死的野狼,要死便死远点,休来惊吓本帅。”洞仙侍郎勒马挥刀向着野狼吼道,刀光闪处,一道寒光射入树林之内。“来者可是檀州元帅洞仙侍郎大人?”树林内跃出一匹小红马,马背上一员美貌女将,上前拱手道。
“正是本帅,你是何人?”洞仙侍郎见来人是个俊俏少妇,戒备之心顿失。“元帅大人,本姑娘等得你好苦!哥哥,大肥猪送上门来了。”女将向树林内轻轻一叫。“果然不出军师所料!”树林内一位英俊少年将军手掿双枪带出一队人马拦住洞仙侍郎的去路。
“你、你、你等是何人?”洞仙侍郎大惊失色,横刀护在胸前。“梁山泊一丈青扈三娘!”女将军抽出日月神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瞬间撞至洞仙侍郎面前。辽兵要拦,尽成一丈青扈三娘刀下冤魂。洞仙侍郎要逃,被一丈青拍马追上,斜肩削下,把洞仙侍郎斩成两断。双枪将董平领兵冲来,杀散辽军,把洞仙侍郎一家老小尽数擒拿。
双枪将董平与一丈青扈三娘提着洞仙侍郎首级,押着俘虏高高兴兴望檀州城而来。檀州城北门早被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九纹龙史进、赤发鬼刘唐打破,宋军大举涌入,城内辽兵无力抵抗,弃械投降。托塔天王晁盖、军师吴用领大军入城进驻帅府,出榜安民,对城中百姓秋毫无犯。
董平与扈三娘献上洞仙侍郎的首级,晁盖与吴用大喜,功劳薄上记下首功,再重赏二人。军师吴用命大摆宴席犒劳三军,再令神行太保戴宗把捷报送至大名府宿太尉手上,迎请宿太尉前来檀州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2-2 18:35 , Processed in 0.07597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