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559|回复: 7

爱友李琳的一生(里面转载了另一位记者写李琳的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夏荷清香 于 2012-11-2 14:02 编辑

 认识爱友是因为看了《辽宁青年》报导他事迹的一篇文章,我不停的哭着,不知道为什么,他就这样以他生命顽强的姿态震撼了我的心灵,那时他还在读大二,我们开始了书信来往,并且深深的相爱了,不过,最先是我狂热的追求着这份唯美的精神之恋。他是我今生唯一痴爱的男子,他是非常优秀的人,风趣,幽默,乐观,自信。这是一篇记者采访他的文章,纪实了爱友光辉灿烂而多磨多难的一生。

  对话人物:李琳,30岁,辽宁某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抚顺市唯一一位残疾人律师。

  对话背景:“这孩子最多活不到10岁”。几乎每一位见过他的医生都断言。

  刚出生,李琳便患有世界上罕见的奇博——“先天性表皮大泡松懈症”,全身的皮肤就象一层薄薄的宣纸一样,只要稍微一碰,就会流出血来。另外,除了没有手指和脚趾外,他的身体还有许多部位严重溃烂。刚刚满月,李琳的父母就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药。

  生活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场战争,一场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以胜利者的姿态走过了30个春秋,创造了一个生命和医学上的奇迹。

  大学毕业后,李琳选择了所有人都认为不适合他的职业--律师,开始了更艰难、也更有尊严的历程。

  旁白(由于患有先天性“表皮大泡松懈症”外加严重的营养不良,李琳不仅全身没有一块正常的皮肤外,手和脚发育得也不健全:他没有脚趾,也没有手指,两只手就象是正常人握成拳头的样子。他的生命靠每天两次大手术般的换药过程来维持。然而,就是用这双拳头似的手,李琳为自己打拼出了一片绚烂的天空。1999年,刚刚拿到大学毕业证书的李琳向命运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在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的500多名考生中,李琳脱颖而出,成为抚顺市第一名残疾人律师。)

  “我并不是盲目地挑战这个极限”

  记者:我一直在设想,我俩手握着手会是什么情景,你会尴尬吗?

  李琳:不会,如果你主动和我握手,我不会拒绝,但我从来不主动和别人握手。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想知道:在你刚刚出生的时候,许多医生都说“这孩子最多活不过10岁”,对于生命已经被定了界限的一个人,所有的拼搏还有意义吗?

  李琳:我觉得拼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奋斗加快乐就是完美的人生。人的潜能是没有终界的,不在于时间多少,只要快乐地奋斗和生活,10年和100年是一样的。

  记者:能不能告诉我们,你心目中的律师是什么样子?

  李琳:在我的印象中,律师的形象都是西装革履,可以说是风度翩翩,这可能也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形象。

  记者:你认为自己符合自己心目中的这个标准吗?

  李琳:怎么说呢,作为我这样的残疾人,能够走到律师这个岗位上,我是在客观的分析了其中的利弊之后,才做的最终决定,而不是盲目决定的。

  记者:你觉得自己做律师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

  李琳:我觉得,其实别人说的“弊”都是一些表层的东西,比如说相貌、行动不太方便,但仔细分析,相貌不好又不是选模特,选模特我肯定不行,律师主要靠脑力,所以相貌这一点就不算是弊了;再说行动不方便,但我可以坐出租车啊,而且如果别的律师为了省点钱,有可能坐公交,所以我的出租车还是比他们的快。所以,这些不算什么“弊”。我的优势在于,我有一个特殊的成长经历,遇到任何困难我都不会退缩,反而要往上冲,直到找到解决的方法。从出生到现在,我行动上不太方便,所以更多的在言语和思维上发展自己。

  记者: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走上律师岗位的历程,你觉得用什么词最恰当?

  李琳:我觉得应该用一组词:冷落、苦闷,最后是成功。

  华商晨报:能给我们解释解释吗?

  李琳: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我始终是个被冷落的人。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在律师办公室坐着,进来个当事人,从我旁边就绕过去了,跟别的律师谈话,根本就没把我当律师,比较好奇的人还问:“你是不是来打官司的?”“你怎么伤成这样?”没人相信我也是一名专职律师。

  记者:当时心里什么感受?

  李琳:开始心里挺苦闷的,但时间长了,经过冷静的一分析,认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想,我身体自身就是这样一个条件,要想改变人们的观念只能靠自己的能力。风雨过后就是灿烂的阳光,雨下得越大雨后的阳光越明媚,事实证明,我成功了。

  旁白(先天性的残疾,使李琳丧失了两次求学的机会。1984年7月的一天,李琳母子俩第三次来到抚顺市青年路小学报名,李琳认为这一天是他人生迈向一个新起点的开始--他终于迈进了学校的门槛。在李琳贪婪的汲取知识的同时,病魔也从未放弃对他身体和意志的侵蚀。由于在课堂上长时间坐着,李琳的臀部不断被磨破、起泡、出血,伤口流出的血常常与衣服死死粘在一起,每次换药又不得不把衣服揭开,然后再用剪刀剪破身上的脓泡,敷上新药,并在身上缠满纱布。这样的过程,李琳每天要经历两次。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李琳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都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1990年,他被团省委评为“辽宁省十佳少先队员”;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他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学生。)

  “生活对于我来说每天都是一个考验”

  记者:你是先天性的残疾,小时候有没有被歧视的感觉?

  李琳:有过。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自己到小卖店去买雪糕,当我把钱递给那个阿姨的时候,她吓得大叫一声把雪糕掉在地上了。那可能是表现最明显的一次。在那之前,从身边的眼神和骂声中我也能隐约意识到自己与别人不同。包括上学,开始时,几乎没有学校愿意收我。

  记者:最终是怎么迈进学校的大门的?

  李琳:那是经过了两次失败以后,1984年7月,我和我妈第三次来到学校。其实小时候也不懂什么,就觉得小孩在学校里一定都很开心,就是这种渴望。当时见到负责报名的那个老师就跪了下去,血顺着膝盖就流下来了。当时在场的老师都被感动了,有一个姓关的老师流着泪说:“这孩子我收了。”

  (当年李琳的举动令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震撼了,“我教了一辈子书,哪见过这样的孩子啊!当时李琳就跪在我的面前,咋劝都不起来,膝盖流出的血渗到了地上,那分明就是孩子的心血癌这样的孩子,我们怎么能狠心不收呢?”20多年后,回忆起当年的一幕,当年收下他的关凤英老师仍不禁泪流满面。)

  记者:终于迈进了学校的门槛,是不是很兴奋?

  李琳:没有,刚开始的那种喜悦很快就被另一种苦闷代替了,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躲着我,而且班级里没有人愿意跟我同桌。不过,可能是因为一种天性吧,我很快就融入到他们中间去了。这可能与我妈对我的教育方法也有关系。

  记者:什么样的方法呢?

  李琳:可能一般的残疾孩子如果被歧视,父母都会把他保护起来,不让他与外界接触,但我妈说:“他们之所以这样对你,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你,你只有和他们在一起,想办法让他们了解你,他们才会愿意和你一起玩。”我就听我妈的,有同学骂我,我也不理,和他们接触的时间长了,渐渐就融入到他们中间去了,而且我还成了一个孩子头儿。我感觉这是我妈教我融入这个社会的一种方法。

  记者:也就是说,你母亲让你去适应这种歧视,你还那么小,能受得了这个吗?

  李琳:其实,没你想象的那么严重。我也没觉得自己受了多少歧视,而且,我发现我周围的人都特别好,我想我的自信也是从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旁白(生活的砺练,造就了李琳坚强的性格,10年界限与30年的生命,他创造了一个医学的生命奇迹。然而,他究竟能活到哪一天,谁也不知道。几乎每一天,他都在与病魔抗争,有好几次,死神几乎把他推到了生命的边缘,但他都“挺了过来”,几次大难不死,让他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我从来不把自己当残疾人”

  记者:30年了,从医生断言你“活不过10岁”到今天,应该说你每天都在和危险打交道。

  李琳:嗯。可以这么说。有好几次,我也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但都挺了过来。

  记者: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一次?

  李琳:小学5年级那次。冬天的时候,我得了重感冒,连坐都坐不起来,全身开始溃烂,每天都要吐两三次血,头发也掉光了,我爸和我妈连后事都给我准备好了,我也以为自己真的快要死了。我把平时积攒下来的12元钱交给我爸,让他替我买了43张新年卡片,我在每一张上面都写了祝福,分别送给了我的老师和同学。

  记者:是什么力量让你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生死的考验?

  李琳:我感觉每一次大难不死,最重要的是两点,一个是我妈无微不至的照顾,舍弃自己的一切快乐、自己的事业,用全部的精力来维护我;还有就是我的人生经历对我也是一个支撑,有太多的苦垫底,也就感觉不到什么苦和难了,觉得任何困难我都可以解决,即使是在生死关头。

  记者: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即使你不做任何的努力,社会和其他人也会体谅你的。

  李琳:我从来不把自己当残疾人看待,这可能也是小时候,我妈给我灌输的一种思想,她从来都当我是正常的孩子,让我像正常人那样上学,直到参加工作,现在也一样。

  记者:请原谅我做这样一个假设,假如你的生命马上就要停止了,你会觉得遗憾吗?

  李琳:(沉思)几次大难不死的经历,让我悟到许多道理,病魔会随时掠走我的生命。我虽然热爱生活,但我没有能力把握生命,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不让光阴虚度,这样,即使有一天我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也不会留下任何的遗憾。

  采访手记:采访李琳时,恰逢他曾经代理的一起官司中的对方当事人前来看他,还为李琳送来了礼物。作为和李琳从小玩到大的同学兼死党———苏丹告诉我们,李琳带给身边每个人最大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他那种顽强的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每个人生活中遇到挫折或是困难都愿意找李琳唠唠”。苏丹说。

  怀着一颗平常心,李琳走过了风风雨雨的30年,如今他已经成为抚顺市一位小有名气的律师,他用不健全的身体书写着自己“健康”而令人尊敬的人生之旅……

  母亲的泪水和汗水没能再一次挽回李琳的生命,一直在创造奇迹的李琳刚刚走过第三个12年的轮回,生命戛然而止。

  2010年9月14日零时30分,生下来就没有皮肤,没有手指,没有脚趾的抚顺“轮椅律师”李琳走完了生命之路。

  李琳的母亲王远梅的泪滴在儿子的脸上,因为儿子的眼睛一直没闭上,他太渴望生命的延续了。

  日前,记者接到中国伦理学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在“当代中华10大最感人慈孝故事”评选中,邀请本报记者当王远梅的推荐人,在随后的联络中,本报记者才得知李琳已经辞世的噩耗。

  坐轮椅办理案件

  李琳,抚顺市知名律师,他之所以知名,并不全是他曾经办理过如何多,如何知名的案件,而是因为他患有“先天性表皮大泡松懈症”,全身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一双手就像一双拳头一样,没有手指,他办理的所有案件都是在轮椅上完成。

  李琳出生后,多家大医院的医生都表示,这个孩子活不过10岁,李琳的顽强一次次战胜命运。

  2005年,李琳再次罹患肾病综合征,这对于身体已经无比脆弱的李琳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仍旧没有离开自己心爱的律师岗位……每年做咨询、受理案件上百起,对于一个正常律师来说,已经是很难想象的事情,可是李琳不仅要受理案件,还在电台担起了一个法律咨询热线。

  支撑李琳的力量来自相依为命的母亲王远梅,王远梅像生命的拐杖一样让李琳一路顽强而艰难地走下去,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帮助李琳换药、洗衣服、做饭已经成为王远梅每天生活的几个步骤,对于王远梅来说,李琳就是她的全部……

  她一天只休息3小时

  王远梅是油漆工,由于油漆中毒,李琳生下来时患有先天性表皮大泡松懈症,简单说来,就是身上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

  领着孩子四处看病,王远梅和丈夫都是工薪阶层,很快家里的钱就花光了,除了四处举债之外,王远梅能做的就是变卖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

  尽管生活一天比一天困难,但是王远梅高兴的是,孩子并没有死,他还活着。王远梅说:“我遭多大的罪,我受多大的难都没有什么,只要我能看着李琳还活着。 ”

  李琳的皮肤无法排汗,经常会起水泡,王远梅就剪这些水泡,然后用盐水消毒,然后才能敷药、包扎,这样的一个过程,无论对李琳还是对王远梅来说都是非常残酷的。

  有一次王远梅在给李琳处理伤口时,李琳不再喊叫了,嘴里念念叨叨,李琳告诉母亲:“我背单词呢,转移一下注意力,这样就不觉得疼了。 ”

  李琳有着比常人更旺盛的求知欲望,不到10岁的李琳三次来到学校,为了让学校接收他这个特殊的学生,李琳跪在地上,鲜血从膝盖渗了出来,浸湿了裤子。见到此情此景,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再也没有办法拒绝这对母子。

  成为一名律师之后,李琳和母亲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了。可是母亲的生活规律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早上4时起床,为李琳伤口换药,帮助李琳穿衣服,给李琳喂水喂饭,李琳上班之后,王远梅留在家里打扫卫生,清洗李琳睡过的床单被罩和前一天穿过的衣服,随后还要给李琳做午饭,因为李琳的病,李琳不能吃外面的东西,吃的东西必须是不粘、不辣的,送饭之后,王远梅还要回家继续洗衣服并且准备晚饭……王远梅每天只能休息3个小时左右,生活周而复始,像一个车轮一样。

  每个月李琳都要用掉几箱纱布缠在身上代替皮肤,这些年敷在身上的药更是无法计算,王远梅告诉记者:“这些东西,怕是一火车皮都装不下。 ”

  母亲撑起一片天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李琳得了一次重感冒,身体极其脆弱的李琳表现出比常人更加严重的症状,高烧40度长达7天,没吃一点东西,双腿腐烂,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血。

  可就在这个时候,李琳说:“妈妈,我知道你心疼我,不想让我走,可是你想想,你照顾我这么多年,我心里是多么的幸福啊……”李琳告诉母亲,本来医生就说我只能活10年,我多活一天都算是老天爷对我的照顾了,十几岁的李琳已经明白了生命对于他的意义和价值,他唯一眷顾和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母亲。

  李琳是个要强的人,失去了手指,他就用双手捧着笔写字,就算是这样,他的软笔书法还在抚顺市的比赛中获奖。

  考上大学,成为一名律师,这样的经历对于一个常人来说都难以实现,可是,李琳却坐在轮椅上,用手捧着钢笔实现了一般人都无法实现的梦想。为了这样的结果,李琳和母亲却要付出常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艰辛。

  李琳刚入学的时候,一次母亲王远梅发现他正在用剪刀剪自己的手,母亲上前一把夺下剪刀,搂着李琳哭着说:“儿子啊,妈妈对不起啊,都是妈妈不对。 ”李琳说,在出生的时候自己有手指,后期病情严重了,手指也没有了。他一直觉得现在的两只手拿不住笔,之所以用剪刀剪手,想要剪出一个豁口能夹住笔。

  李琳一天天长大,母亲也一天天老了。一天夜里,起来上厕所的王远梅晕倒在地上,倒地的一瞬间,王远梅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完了,以后不能再照顾孩子了。 ”让她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40多分钟之后,她活了过来,冰凉的地砖冻醒了她。王远梅没有去医院检查,她说:“我也没时间去医院,我也不敢去医院,一旦查出什么毛病来,儿子可怎么办? ”对于王远梅来说,最让自己害怕的就是生病,她心里的念头就是:“一旦病倒了,孩子就没人伺候了。 ”

  李琳说过一句比喻证实了母子之间的关系:“妈妈,这些年,我就像一条蛇一样,缠在你的身上。缠了30多年,让你不得伸展,甚至喘不过气来。”

  2009年5月,李琳再次病重住院,一度陷入昏迷状态,医生甚至已经让王远梅开始准备后事,王远梅一边整理李琳的衣服一边流泪,可是7天之后,李琳竟然醒了过来,就连医生都说:“这是个奇迹。 ”

  最近几年,李琳已经从最开始的先天性表皮大泡松懈症转化成皮肤癌,还患上肾病综合症,医生说,就算是正常人,得上了其中的一种病,能活几天都不好说。

  李琳说:“我都活了这么大岁数了,还当上了律师,身边的人都对我很好,很尊敬我,我都觉得挺欣慰的,我唯一觉得亏欠的就是你啊,妈妈,我要是好了,还回去接案子,挣更多的钱,让你安度晚年。 ”

  果然,出院之后的李琳不顾所有人的阻拦,再次走上了法庭,王远梅说:“看他坐在轮椅上出庭,我心都快碎了……”

  永不消失的爱

  王远梅和李琳母子二人的生活也时常是充满快乐的,知道母亲爱唱歌,李琳从外面买回了一整套的家庭影院和一些卡拉OK碟。2008年,眼看着李琳病情越来越重,她心里想,让儿子多看看那么美好的生活画面吧,王远梅和李琳商量:“孩子,我还没出去溜达过呢,你陪着妈妈出去逛逛?”其实王远梅内心想的是:孩子的身体越来越差,得想办法,让他过几天开心的日子。

  母子二人和几名亲属一同来到沈阳世博园和鸟岛,“孩子特别开心,一直吵吵着,我妈就爱照相,快给我妈照相。 ”王远梅说,“从孩子有病开始,我从来没出去溜达过,就算买菜,也得一路疾走回家,那次,是我们娘俩最高兴的一次。 ”

  从去年病重之后,李琳的身体每况愈下,身上多处腐烂,最后已经没有办法进食,瘦到只有40多斤。

  2010年9月13日,躺在家里李琳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王远梅找来了大夫,躺在床上的李琳朝着大夫拱了拱手:“大夫,你救救我,我可能不行了,但是我还要多活一段时间,我妈妈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她。”

  9月13日下午,王远梅与李琳说了几句话,李琳还说:“我这次有救了,估计又能活很长时间了。王远梅坐在李琳身边,摸着李琳的头:”来,和妈妈贴贴脸。“李琳的嘴张了几下,却说不出话来。 9月14日0时30分,李琳还是走了……

  如果说,是李琳用意志力书写了一段传奇,那他的母亲王远梅就是用母爱为李琳撑起了一把伞、一片天的人,让他远离风吹雨打,让他在自己的天空里任意翱翔。
最大的遗憾是我未能真正的在现实中陪伴他,而他却无怨无悔的给了我很多很多的爱。一个生命中永远无法取代的角色,他有一位伟大慈爱的母亲,是我人生中除了我的母亲以外,第一个喊“妈妈”的好母亲。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1-2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然热爱生活,但我没有能力把握生命,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不让光阴虚度,这样,即使有一天我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也不会留下任何的遗憾。

{:soso_e185:}感动!
发表于 2012-11-2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琳:一个残疾人律师的非常之旅作者:继续坚强 联系作者 [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
2010-12-19 15:06:44
    对话人物:李琳,30岁,辽宁某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抚顺市唯一一位残疾人律师。

  对话背景:“这孩子最多活不到10岁”。几乎每一位见过他的医生都断言。

  刚出生,李琳便患有世界上罕见的奇博——“先天性表皮大泡松懈症”,全身的皮肤就象一层薄薄的宣纸一样,只要稍微一碰,就会流出血来。另外,除了没有手指和脚趾外,他的身体还有许多部位严重溃烂。刚刚满月,李琳的父母就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药。

  生活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场战争,一场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以胜利者的姿态走过了30个春秋,创造了一个生命和医学上的奇迹。

  大学毕业后,李琳选择了所有人都认为不适合他的职业--律师,开始了更艰难、也更有尊严的历程。

  旁白(由于患有先天性“表皮大泡松懈症”外加严重的营养不良,李琳不仅全身没有一块正常的皮肤外,手和脚发育得也不健全:他没有脚趾,也没有手指,两只手就象是正常人握成拳头的样子。他的生命靠每天两次大手术般的换药过程来维持。然而,就是用这双拳头似的手,李琳为自己打拼出了一片绚烂的天空。1999年,刚刚拿到大学毕业证书的李琳向命运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在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的500多名考生中,李琳脱颖而出,成为抚顺市第一名残疾人律师。)

  “我并不是盲目地挑战这个极限”

  记者:我一直在设想,我俩手握着手会是什么情景,你会尴尬吗?

  李琳:不会,如果你主动和我握手,我不会拒绝,但我从来不主动和别人握手。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想知道:在你刚刚出生的时候,许多医生都说“这孩子最多活不过10岁”,对于生命已经被定了界限的一个人,所有的拼搏还有意义吗?

  李琳:我觉得拼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奋斗加快乐就是完美的人生。人的潜能是没有终界的,不在于时间多少,只要快乐地奋斗和生活,10年和100年是一样的。

  记者:能不能告诉我们,你心目中的律师是什么样子?

  李琳:在我的印象中,律师的形象都是西装革履,可以说是风度翩翩,这可能也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形象。

  记者:你认为自己符合自己心目中的这个标准吗?

  李琳:怎么说呢,作为我这样的残疾人,能够走到律师这个岗位上,我是在客观的分析了其中的利弊之后,才做的最终决定,而不是盲目决定的。

  记者:你觉得自己做律师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

  李琳:我觉得,其实别人说的“弊”都是一些表层的东西,比如说相貌、行动不太方便,但仔细分析,相貌不好又不是选模特,选模特我肯定不行,律师主要靠脑力,所以相貌这一点就不算是弊了;再说行动不方便,但我可以坐出租车啊,而且如果别的律师为了省点钱,有可能坐公交,所以我的出租车还是比他们的快。所以,这些不算什么“弊”。我的优势在于,我有一个特殊的成长经历,遇到任何困难我都不会退缩,反而要往上冲,直到找到解决的方法。从出生到现在,我行动上不太方便,所以更多的在言语和思维上发展自己。

  记者: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走上律师岗位的历程,你觉得用什么词最恰当?

  李琳:我觉得应该用一组词:冷落、苦闷,最后是成功。

  华商晨报:能给我们解释解释吗?

  李琳: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我始终是个被冷落的人。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在律师办公室坐着,进来个当事人,从我旁边就绕过去了,跟别的律师谈话,根本就没把我当律师,比较好奇的人还问:“你是不是来打官司的?”“你怎么伤成这样?”没人相信我也是一名专职律师。

  记者:当时心里什么感受?

  李琳:开始心里挺苦闷的,但时间长了,经过冷静的一分析,认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想,我身体自身就是这样一个条件,要想改变人们的观念只能靠自己的能力。风雨过后就是灿烂的阳光,雨下得越大雨后的阳光越明媚,事实证明,我成功了。

  旁白(先天性的残疾,使李琳丧失了两次求学的机会。1984年7月的一天,李琳母子俩第三次来到抚顺市青年路小学报名,李琳认为这一天是他人生迈向一个新起点的开始--他终于迈进了学校的门槛。在李琳贪婪的汲取知识的同时,病魔也从未放弃对他身体和意志的侵蚀。由于在课堂上长时间坐着,李琳的臀部不断被磨破、起泡、出血,伤口流出的血常常与衣服死死粘在一起,每次换药又不得不把衣服揭开,然后再用剪刀剪破身上的脓泡,敷上新药,并在身上缠满纱布。这样的过程,李琳每天要经历两次。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李琳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都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1990年,他被团省委评为“辽宁省十佳少先队员”;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他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学生。)

  “生活对于我来说每天都是一个考验”

  记者:你是先天性的残疾,小时候有没有被歧视的感觉?

  李琳:有过。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自己到小卖店去买雪糕,当我把钱递给那个阿姨的时候,她吓得大叫一声把雪糕掉在地上了。那可能是表现最明显的一次。在那之前,从身边的眼神和骂声中我也能隐约意识到自己与别人不同。包括上学,开始时,几乎没有学校愿意收我。

  记者:最终是怎么迈进学校的大门的?

  李琳:那是经过了两次失败以后,1984年7月,我和我妈第三次来到学校。其实小时候也不懂什么,就觉得小孩在学校里一定都很开心,就是这种渴望。当时见到负责报名的那个老师就跪了下去,血顺着膝盖就流下来了。当时在场的老师都被感动了,有一个姓关的老师流着泪说:“这孩子我收了。”

  (当年李琳的举动令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震撼了,“我教了一辈子书,哪见过这样的孩子啊!当时李琳就跪在我的面前,咋劝都不起来,膝盖流出的血渗到了地上,那分明就是孩子的心血癌这样的孩子,我们怎么能狠心不收呢?”20多年后,回忆起当年的一幕,当年收下他的关凤英老师仍不禁泪流满面。)

  记者:终于迈进了学校的门槛,是不是很兴奋?

  李琳:没有,刚开始的那种喜悦很快就被另一种苦闷代替了,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躲着我,而且班级里没有人愿意跟我同桌。不过,可能是因为一种天性吧,我很快就融入到他们中间去了。这可能与我妈对我的教育方法也有关系。

  记者:什么样的方法呢?

  李琳:可能一般的残疾孩子如果被歧视,父母都会把他保护起来,不让他与外界接触,但我妈说:“他们之所以这样对你,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你,你只有和他们在一起,想办法让他们了解你,他们才会愿意和你一起玩。”我就听我妈的,有同学骂我,我也不理,和他们接触的时间长了,渐渐就融入到他们中间去了,而且我还成了一个孩子头儿。我感觉这是我妈教我融入这个社会的一种方法。

  记者:也就是说,你母亲让你去适应这种歧视,你还那么小,能受得了这个吗?

  李琳:其实,没你想象的那么严重。我也没觉得自己受了多少歧视,而且,我发现我周围的人都特别好,我想我的自信也是从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旁白(生活的砺练,造就了李琳坚强的性格,10年界限与30年的生命,他创造了一个医学的生命奇迹。然而,他究竟能活到哪一天,谁也不知道。几乎每一天,他都在与病魔抗争,有好几次,死神几乎把他推到了生命的边缘,但他都“挺了过来”,几次大难不死,让他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我从来不把自己当残疾人”

  记者:30年了,从医生断言你“活不过10岁”到今天,应该说你每天都在和危险打交道。

  李琳:嗯。可以这么说。有好几次,我也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但都挺了过来。

  记者: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一次?

  李琳:小学5年级那次。冬天的时候,我得了重感冒,连坐都坐不起来,全身开始溃烂,每天都要吐两三次血,头发也掉光了,我爸和我妈连后事都给我准备好了,我也以为自己真的快要死了。我把平时积攒下来的12元钱交给我爸,让他替我买了43张新年卡片,我在每一张上面都写了祝福,分别送给了我的老师和同学。

  记者:是什么力量让你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生死的考验?

  李琳:我感觉每一次大难不死,最重要的是两点,一个是我妈无微不至的照顾,舍弃自己的一切快乐、自己的事业,用全部的精力来维护我;还有就是我的人生经历对我也是一个支撑,有太多的苦垫底,也就感觉不到什么苦和难了,觉得任何困难我都可以解决,即使是在生死关头。

  记者: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即使你不做任何的努力,社会和其他人也会体谅你的。

  李琳:我从来不把自己当残疾人看待,这可能也是小时候,我妈给我灌输的一种思想,她从来都当我是正常的孩子,让我像正常人那样上学,直到参加工作,现在也一样。

  记者:请原谅我做这样一个假设,假如你的生命马上就要停止了,你会觉得遗憾吗?

  李琳:(沉思)几次大难不死的经历,让我悟到许多道理,病魔会随时掠走我的生命。我虽然热爱生活,但我没有能力把握生命,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不让光阴虚度,这样,即使有一天我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也不会留下任何的遗憾。

  采访手记:采访李琳时,恰逢他曾经代理的一起官司中的对方当事人前来看他,还为李琳送来了礼物。作为和李琳从小玩到大的同学兼死党———苏丹告诉我们,李琳带给身边每个人最大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他那种顽强的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每个人生活中遇到挫折或是困难都愿意找李琳唠唠”。苏丹说。

  怀着一颗平常心,李琳走过了风风雨雨的30年,如今他已经成为抚顺市一位小有名气的律师,他用不健全的身体书写着自己“健康”而令人尊敬的人生之旅……

  母亲的泪水和汗水没能再一次挽回李琳的生命,一直在创造奇迹的李琳刚刚走过第三个12年的轮回,生命戛然而止。

  2010年9月14日零时30分,生下来就没有皮肤,没有手指,没有脚趾的抚顺“轮椅律师”李琳走完了生命之路。

  李琳的母亲王远梅的泪滴在儿子的脸上,因为儿子的眼睛一直没闭上,他太渴望生命的延续了。

  日前,记者接到中国伦理学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在“当代中华10大最感人慈孝故事”评选中,邀请本报记者当王远梅的推荐人,在随后的联络中,本报记者才得知李琳已经辞世的噩耗。

  坐轮椅办理案件

  李琳,抚顺市知名律师,他之所以知名,并不全是他曾经办理过如何多,如何知名的案件,而是因为他患有“先天性表皮大泡松懈症”,全身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一双手就像一双拳头一样,没有手指,他办理的所有案件都是在轮椅上完成。

  李琳出生后,多家大医院的医生都表示,这个孩子活不过10岁,李琳的顽强一次次战胜命运。

  2005年,李琳再次罹患肾病综合征,这对于身体已经无比脆弱的李琳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仍旧没有离开自己心爱的律师岗位……每年做咨询、受理案件上百起,对于一个正常律师来说,已经是很难想象的事情,可是李琳不仅要受理案件,还在电台担起了一个法律咨询热线。

  支撑李琳的力量来自相依为命的母亲王远梅,王远梅像生命的拐杖一样让李琳一路顽强而艰难地走下去,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帮助李琳换药、洗衣服、做饭已经成为王远梅每天生活的几个步骤,对于王远梅来说,李琳就是她的全部……

  她一天只休息3小时

  王远梅是油漆工,由于油漆中毒,李琳生下来时患有先天性表皮大泡松懈症,简单说来,就是身上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

  领着孩子四处看病,王远梅和丈夫都是工薪阶层,很快家里的钱就花光了,除了四处举债之外,王远梅能做的就是变卖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

  尽管生活一天比一天困难,但是王远梅高兴的是,孩子并没有死,他还活着。王远梅说:“我遭多大的罪,我受多大的难都没有什么,只要我能看着李琳还活着。 ”

  李琳的皮肤无法排汗,经常会起水泡,王远梅就剪这些水泡,然后用盐水消毒,然后才能敷药、包扎,这样的一个过程,无论对李琳还是对王远梅来说都是非常残酷的。

  有一次王远梅在给李琳处理伤口时,李琳不再喊叫了,嘴里念念叨叨,李琳告诉母亲:“我背单词呢,转移一下注意力,这样就不觉得疼了。 ”

  李琳有着比常人更旺盛的求知欲望,不到10岁的李琳三次来到学校,为了让学校接收他这个特殊的学生,李琳跪在地上,鲜血从膝盖渗了出来,浸湿了裤子。见到此情此景,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再也没有办法拒绝这对母子。

  成为一名律师之后,李琳和母亲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了。可是母亲的生活规律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早上4时起床,为李琳伤口换药,帮助李琳穿衣服,给李琳喂水喂饭,李琳上班之后,王远梅留在家里打扫卫生,清洗李琳睡过的床单被罩和前一天穿过的衣服,随后还要给李琳做午饭,因为李琳的病,李琳不能吃外面的东西,吃的东西必须是不粘、不辣的,送饭之后,王远梅还要回家继续洗衣服并且准备晚饭……王远梅每天只能休息3个小时左右,生活周而复始,像一个车轮一样。

  每个月李琳都要用掉几箱纱布缠在身上代替皮肤,这些年敷在身上的药更是无法计算,王远梅告诉记者:“这些东西,怕是一火车皮都装不下。 ”

  母亲撑起一片天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李琳得了一次重感冒,身体极其脆弱的李琳表现出比常人更加严重的症状,高烧40度长达7天,没吃一点东西,双腿腐烂,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血。

  可就在这个时候,李琳说:“妈妈,我知道你心疼我,不想让我走,可是你想想,你照顾我这么多年,我心里是多么的幸福啊……”李琳告诉母亲,本来医生就说我只能活10年,我多活一天都算是老天爷对我的照顾了,十几岁的李琳已经明白了生命对于他的意义和价值,他唯一眷顾和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母亲。

  李琳是个要强的人,失去了手指,他就用双手捧着笔写字,就算是这样,他的软笔书法还在抚顺市的比赛中获奖。

  考上大学,成为一名律师,这样的经历对于一个常人来说都难以实现,可是,李琳却坐在轮椅上,用手捧着钢笔实现了一般人都无法实现的梦想。为了这样的结果,李琳和母亲却要付出常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艰辛。

  李琳刚入学的时候,一次母亲王远梅发现他正在用剪刀剪自己的手,母亲上前一把夺下剪刀,搂着李琳哭着说:“儿子啊,妈妈对不起啊,都是妈妈不对。 ”李琳说,在出生的时候自己有手指,后期病情严重了,手指也没有了。他一直觉得现在的两只手拿不住笔,之所以用剪刀剪手,想要剪出一个豁口能夹住笔。

  李琳一天天长大,母亲也一天天老了。一天夜里,起来上厕所的王远梅晕倒在地上,倒地的一瞬间,王远梅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完了,以后不能再照顾孩子了。 ”让她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40多分钟之后,她活了过来,冰凉的地砖冻醒了她。王远梅没有去医院检查,她说:“我也没时间去医院,我也不敢去医院,一旦查出什么毛病来,儿子可怎么办? ”对于王远梅来说,最让自己害怕的就是生病,她心里的念头就是:“一旦病倒了,孩子就没人伺候了。 ”

  李琳说过一句比喻证实了母子之间的关系:“妈妈,这些年,我就像一条蛇一样,缠在你的身上。缠了30多年,让你不得伸展,甚至喘不过气来。”

  2009年5月,李琳再次病重住院,一度陷入昏迷状态,医生甚至已经让王远梅开始准备后事,王远梅一边整理李琳的衣服一边流泪,可是7天之后,李琳竟然醒了过来,就连医生都说:“这是个奇迹。 ”

  最近几年,李琳已经从最开始的先天性表皮大泡松懈症转化成皮肤癌,还患上肾病综合症,医生说,就算是正常人,得上了其中的一种病,能活几天都不好说。

  李琳说:“我都活了这么大岁数了,还当上了律师,身边的人都对我很好,很尊敬我,我都觉得挺欣慰的,我唯一觉得亏欠的就是你啊,妈妈,我要是好了,还回去接案子,挣更多的钱,让你安度晚年。 ”

  果然,出院之后的李琳不顾所有人的阻拦,再次走上了法庭,王远梅说:“看他坐在轮椅上出庭,我心都快碎了……”

  永不消失的爱

  王远梅和李琳母子二人的生活也时常是充满快乐的,知道母亲爱唱歌,李琳从外面买回了一整套的家庭影院和一些卡拉OK碟。2008年,眼看着李琳病情越来越重,她心里想,让儿子多看看那么美好的生活画面吧,王远梅和李琳商量:“孩子,我还没出去溜达过呢,你陪着妈妈出去逛逛?”其实王远梅内心想的是:孩子的身体越来越差,得想办法,让他过几天开心的日子。

  母子二人和几名亲属一同来到沈阳世博园和鸟岛,“孩子特别开心,一直吵吵着,我妈就爱照相,快给我妈照相。 ”王远梅说,“从孩子有病开始,我从来没出去溜达过,就算买菜,也得一路疾走回家,那次,是我们娘俩最高兴的一次。 ”

  从去年病重之后,李琳的身体每况愈下,身上多处腐烂,最后已经没有办法进食,瘦到只有40多斤。

  2010年9月13日,躺在家里李琳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王远梅找来了大夫,躺在床上的李琳朝着大夫拱了拱手:“大夫,你救救我,我可能不行了,但是我还要多活一段时间,我妈妈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她。”

  9月13日下午,王远梅与李琳说了几句话,李琳还说:“我这次有救了,估计又能活很长时间了。王远梅坐在李琳身边,摸着李琳的头:”来,和妈妈贴贴脸。“李琳的嘴张了几下,却说不出话来。 9月14日0时30分,李琳还是走了……

  如果说,是李琳用意志力书写了一段传奇,那他的母亲王远梅就是用母爱为李琳撑起了一把伞、一片天的人,让他远离风吹雨打,让他在自己的天空里任意翱翔。

发表于 2012-11-2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歌 于 2012-11-2 12:50 编辑

不知道楼主所说爱友是不是这位李琳?他的事迹我很早就看过,很激励人。你全篇基本都是记者采访,而且和2010-12-19 15:06:44网友发的一模一样,最好还是别在原创地带发表,原创地带需要作者自己独创的文章。换个版块比较适合,比如:心情驿站。小歌无恶意,只供参考。祝你一切顺利!
发表于 2012-11-2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潜能没有终界;更不介乎于还剩多少时间;快乐地奋斗和生活着,所有的拼搏都有意义;其实,李琳还有个像山一样高大的伟大母亲;李琳;为你骄傲!你继续走好脚下的路...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丸子酒酒 发表于 2012-11-2 13:47
人的潜能没有终界;更不介乎于还剩多少时间;快乐地奋斗和生活着,所有的拼搏都有意义;其实,李琳还有个像 ...

认识他——让我懂得如何去珍爱生命中的一切。
发表于 2012-11-2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感动!!!
 楼主| 发表于 2014-6-3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依然怀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6-18 20:40 , Processed in 0.079908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