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 奇袭王庄
1935年2月14日,红28军行军至潜山县官庄驼岭,得知安徽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长余谊密,从安庆回潜山县官庄附近的王庄过春节。当时,余谊密带一个机枪班及武装警卫共20余人在家中。军、师首长决定袭击王庄,部队立即强行军,15日拂晓到达王庄,包围了余谊密的家。手枪团团长余雄率3名智勇双全的指战员化装成余家好友前去拜年,进院后缴了武装警卫人员的枪,活捉余谊密及其次子余竺僧、孙余世培。次日将余谊密处决。这次奇袭,对敌人震慑很大。
[画] 桃岭伏击战
1935年4月初,敌25路军对红28军展开围剿,扬言3个消灭红28军。红28军经湖北蕲春县、安徽宿松,穿过太湖县境,向潜山突围,部队伤亡较大。4月19日到达潜山县白马潭,敌95旅在后紧追,191旅和192旅384团在前堵截,红军以一部分兵力向堵截之敌发起佯攻,主力经五庙、下浒曹、湖响绕过堵截之敌,当晚到达汤池畈。位于汤池畈东北的桃岭,山高坡陡,从山脚到山尖有一天然通道,道路狭窄,地形险要;坳口西侧伏龙寨和东侧赵胡尖,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20日下午2时许,红军登上桃岭,军政委高获亭决定在此伏击歼敌,随即在一农户家里召开营以上干部会,分配任务,研究打法。决定由特务营占领坳口及其两侧有利地形,诱敌上山正面加以阻击,坚决扼守山口。244团和手枪团主力埋伏在坳口西南侧山背后,待敌进入伏击圈后迅速出击,采取堵头截尾,拦腰斩断的战法,将敌围歼在坳口南侧山坡及桃冲岭一带。受命后,部队立即抢修工事,部署火力,派出观察哨监视敌人的行动。军指挥所设在伏龙寨南侧。
敌95旅190团,从湖北蕲春县一路追来被拖得疲惫不堪,但仍紧紧咬住红28军不放。20日下午4时半,敌成后三角队形向红军发起攻击。当敌先头部队2个营进到坳口南侧红军前沿阵地时,红军居高临下突然开火,给敌以大量杀伤,并将其压制在山坡上。敌以为是小股红军部队在此阻击,又连续发起两次攻击,均被击退。敌后援梯队随即加入战斗,并以部分兵力向坳口东侧迂回,在山腰架起重机枪。红军特务营营长即令3连和2连的2个排投入战斗,坚守阵地。此时,埋伏在桃岭山头西侧的244团和手枪团,利用地形迅速隐蔽地向桃岭冲击,从侧后将敌前面2个营和后续1个营拦腰斩断,敌先头2个营被全歼。缴获一批枪支弹药等物资后,红军撤出战斗。
此战后,红军摆脱了尾追的敌人,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一举粉碎了敌3个月消灭红28军的计划。
[画] 妙道山阻击战
9月13日,红28军由潜山县枫树坳出发经傅家岭向北直插妙道山。妙道山山势陡峭,唯有一条小路穿行而上,部队通过十分困难。此时,军政委高敬亭患病躺在担架上。敌32师95旅尾追而至,蜂拥而上,妄图活捉高敬亭。在这关键时刻,师政委方永乐令244团由前卫改为后卫,抗击敌人,掩护主力撤退。2营长林维先率领6连,利用有利地形沿山脊一线展开,连续打退敌人数次攻击,掩护军领导和主力部队向茅山方向转移。这时,敌人从右翼迂回的部队冲上山岭,6连退路被切断,林维先营长令6连长李世焱带2个排迅速转移,自己和6连副连长邓少东率1个排牵制敌人。经反复拚杀,牺牲了好几个战士,在弹尽刃卷难以坚持的情况下,林维先带头跳下50多米深的悬崖,20多名战士仅1人跳崖牺牲。当日,红28军主力安全到达潜山茅山。
[画] 5镇奔袭战
1936年2月,蒋介石调卫立煌任豫鄂皖边区“清剿”总指挥。卫立煌迅速调整兵力部署,增筑碉堡封锁线,实施新的战略战术,封锁线上十里一碉、五里一堡、三里一哨,计划在5个月内,消灭红28军。红28军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反“五个月围剿”斗争。3月上旬,高敬亭在太湖县柴家山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针对敌人的新部署,提出“化整为零、集零为整”从敌设下重重包围圈的山区转向丘陵圩畈区作战的方针。
4月初,红28军245团从潜山县横中山区下来,过王家牌楼插向圩畈区的黄泥港、王家河,消灭两镇的保安队和民团后,东进怀宁三桥、小市,剿灭两地民团后到达安庆北部重镇高河埠,245团换上灰色的敌军服装,以剿匪军某部名义进入该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驻守该镇的省保安团百余人歼灭。红军245团在圩畈丘陵地区连克5镇,威逼省城安庆,震惊了敌人,扩大了红军的影响。当敌人从山区抽调部队围剿时,红245团又悄然从怀宁育儿经桐城青草返回潜北山区。
笫三展区 同仇敌忾旌旗猎 ( 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呼吁和国民党合作抗日。7月中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与国民政府安徽省驻军及安徽地方当局的代表在岳西举行和平谈判,签订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定。红28军及鄂豫皖边区地方游击队整体改编为新四军笫4支队,开赴皖东抗日前线。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潜山县地方党组织恢复,潜山军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抗战初期,受主持中共中央长江局工作的王明及其右倾错误影响,潜山县地方党组织同安庆其他各县党组织一样,缺乏对国民党顽固派的警惕,不注意独立自主地发展人民抗日武装,不注意建立抗日根据地,从而丧失了在敌后发展的大好时机。当1939年下半年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时,潜山县地方党组织及其参与领导的县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被迫停止活动,部分党员不得不转移到皖东和无为地区。1939年11月,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成立。1940年春,中心县委召开望狮岭会议,决定独立自主地发展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从此,桐、怀、潜地区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一 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 画 )中共潜山县委
1938年4月,中共中央长江局指派新四军4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孙毅带领战地服务团到太湖县开展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工作。战地服务团成员林轩(女)、黄桂珍(女)被派到潜山开展党组织的重建工作。
不久,中共潜山特别支部成立,林轩任书记,金涛任组织委员,顾训芳任宣传委员,特支驻地梅城,隶属中共太湖中心县委领导。
5月,在特支的基础上成立中共潜山县委,林轩任书记,刘复彭(刘丹)、金涛为县委委员。这是1936年潜山县委改为岳西县委后,潜山境内重新建立的县级党组织机构。6月,日军侵犯潜山,县城沦陷,县委撤到水吼岭。8月以后,林轩、金涛、刘复彭相继离潜,这一届县委结束工作。
( 画 )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
1939年3月,中共太湖县委派县委委员李宛民(李楣)带领20余名共产党员来到潜山,重新建立中共潜山特别支部。李宛民任书记,委员有张奕襄、查化群、陈久亭、石安国4人。特支驻地梅城。
1939年9月,安徽境内的国共两党摩擦加剧,安庆地区形势恶化。中共舒无地委通知桐城、怀宁、潜山等县党组织中已暴露的党员撤退到皖东和无为地区。10月,舒无地委派林立、鲁生(原名蒋永孚)、何杰之等人到桐城,组建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书记林立。中心县委隶属舒无地委领导,下辖桐城、怀宁、潜山县党组织。直至抗战胜利,潜山境内未再单独设立县级党组织机构。
二 日本侵略军在潜山的暴行
1938年6月至1945年5月,日军多次侵犯潜山,其中1938年夏季和1942年冬季分別在潜山县城及公路沿线的源潭、余井、黄铺等地扎营屯兵达3个月之久。
日本侵略者在潜山期间,釆用轰炸.炮击.枪击.活埋.刀劈.挖心.割舌.沸水烫.焚烧活人.轮奷妇女后用刺刀捅被奸者下身致死等等及其残暴的手段,屠杀残害潜山无辜百姓1713人。焚[炸]毁学校.商店.民宅等各类房屋7299间。对全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造成毁灭性破坏。
[画] 日机轰炸梅城
日军侵犯潜山期间,日机对梅城轰炸达20余次,伤亡人数达600余人,炸毁、烧毁房屋千余间。1941年夏季的一个早晨,国民党中央代表团由重庆来潜山检阅大别山对日作战部队,检阅仪式刚结束,突然从安庆方向飞来6架日机,在县城上空投下几十颗炸弹。顷刻间,小小县城几成废墟。县民教馆被炸起火,馆藏4万多册图书毁之殆尽。
[画] 火烧水吼岭
1942年12月18日,侵华日军第11军团司令冢田攻中将及随行10人的座机,在太湖县上空被138师击落。138师师部驻在水吼岭,日军于1943年1月3日至5日分三路围抄水吼岭。
水吼岭有一条1.5公里长的商业街,分上、中、下三段,是潜、岳两县的集贸中心。街上有大大小小的商号、店铺近百家。1月6日,日军到达水吼岭。发现138师师部机关及警卫营己越过大关岭取道割肚.响肠向岳西深山转栘,便对水吼岭商业街展开洗劫,将食盐、布匹、棉花、粮食、日用百货等商品统统装包运往梅城[日军驻地]。东西搬空后,就挨家放火,整条商业街被大火烧成废墟。
三 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及其抗日救亡活动
[画] 潜山县动委会
1938年3月5日,第五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安徽省分会(简称“动委会”)在六安成立,它是一个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由各界人士参加的抗日统一战线组织,下设各县、区、乡镇分会。
1938年4月,省动委会派秘书室干事顾训芳到潜山,组建潜山县动委会。不久,县动委会即行成立,县长何德润兼任主任委员,顾训芳[中共党员]任指导员,负实际责任。县动委会下设组织、宣传、总务3个部。
[画或文物] 接办《潜报》
《潜报》原由国民党潜山县党部主办,县动委会成立后,改由顾训芳任主编。动委会运用《潜报》这一載体,发表了大量抗日救亡的文章;报道全县区.乡动委会和各抗敌协会的工作动态;宣传全国.全省各地抗日救亡运动形势。
[画] 基层组织发展
1939年,潜山共成立3个区动委会(时潜山仅划分为3个行政区),25个乡镇动委会,110个抗敌协会。区动委会委员66人,乡镇动委会委员421人。其中青年抗敌协会26个,会员5235人;文化抗敌协会1个,会员91人;农民抗敌协会23个,会员48211人;商民抗敌协会9个,会员556人;工人抗敌协会2个,会员337人;妇女抗敌协会25个,会员38791人;儿童抗敌协会24个,会员20570人。累计会员数达11379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0%以上。
[画] 抗日宣传 前线慰问
县、区、乡动委会和各抗敌协会开展了一系列的抗日救亡运动。一、召开各级动委会和各抗敌协会成立大会,向会员及群众宣传成立动委会的意义,动员群众投身抗战运动。二、县动委会组织若干个工作队,各区动委会也分别成立流动工作队,分赴县内各地,缮写标语,出墙报,发传单,巡回演出《救亡图存》《难兄难弟》《工农兵学商》《出征归来》等话剧,向群众宣传抗日救亡的意义和前后方战场的抗战形势;三、成立慰劳团、募集队等,慰问在前线奋勇杀敌的抗日战士,募捐财物支援抗战。梅城镇商民抗敌协会于1939年5月初组成30人的担架队,到安庆抗敌前线抬回伤员疗养,以示潜山民众的敬意;四、商民抗敌协还在全县广泛开展日货登记,查封日货,制止经销日货活动。
1939年底,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在县动委会工作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接到上级党组织通知后,陆续离开潜山,转移到皖东新四军驻地。虽然动委会这块招牌一直挂到抗战结束,但已形同虚设,名存实亡了。
四 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第18连
[画] 油坊坝青年抗敌协会
1937年12月,汪灿、汪启明、汪祖富(现名汪干)、方毓嵩(现名方振华)、汪涛、汪恭默(现名汪良弼)等油坊坝一批在外地求学青年,陆续返回家乡。1938年4月,县动委会指导员顾训芳刚上任就多次与他们交谈,鼓动其组建青年抗敌协会组织。5月,油坊坝镇青年抗敌协会正式成立。
青年抗敌协会下辖组训、宣传,总务3个组。汪灿任主任,汪启明为副主任。它的主要活动是宣传抗日救国。
[画] 保家卫国自卫团
1938年6月中旬,潜山县城沦陷,日军在油坊坝镇、王家河等一带烧杀奸淫,蹂躏村民,犯下滔天罪行,而土匪也趁机为祸。油坊坝镇青年抗敌协会组建起一支小游击队。7月,汪竹梅、汪灿、汪恭默、汪启明、葛宝三等抗敌协会和游击队骨干人员开会,决定以游击队为基础成立“安徽省潜山县油坊坝镇保家卫国抗敌自卫团”。8月10日,在油坊坝镇卢家大屋召开抗敌自卫团成立大会。参加会议的有知识分子、士绅、保长和群众达千人。会上宣布汪竹梅任团长。接着,汪竹梅号召大家有枪出枪,有粮出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动员群众献枪献粮。至9月上旬,抗敌自卫团已拥有各种枪支90多支,其中冲锋枪2支。
[画]第18连
1938年10月中旬,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黄育贤率部队抵达怀宁石牌。汪灿、汪恭默到石牌找黄育贤,要求加入新四军。黄育贤派指导员雍慕农和1个号兵,同汪灿、汪恭默一道来油坊坝镇。10月18日,雍慕农和汪竹梅、汪灿等人一起商议抗敌自卫团编为新四军的事宜。19日,召开抗敌自卫团骨干人员会议,讨论加入新四军等事项。决定将抗敌自卫团改编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第18连。连长汪健群.政治指导员汪灿,1排排长汪良弼,2排排长汪秉钧,3排排长汪启明。全连干部战士102人,枪支150多支。全连干部战士佩带新四军臂章。连队生活初步建立。
[画] 开赴抗日前线
1939年2月19日(农历春节),为庆祝抗敌自卫团加入新四军的战斗行列,欢送18连队开赴前线抗日,在油坊坝镇召开隆重的庆祝会和欢送会,黄育贤参加了会议。会上,油坊坝镇联保主任汪朗清、镇长卢竹风、开明士绅汪冶山、汪晓东等,代表潜怀边区人民,向改编的新四军全体干部战士表示热烈的祝贺。黄育贤在会上讲话,强凋新四军是工农子弟兵,在政治上、生活上实行官兵平等。接着,指挥大家唱《义勇军进行曲》。会后,黄育贤率部出发。油坊坝镇道路两旁站满了欢送的人群,敲锣打鼓,鸣放鞭炮。
人物简介 汪竹梅、汪灿、汪良弼、汪启明、汪秉钧
五 新四军四支队直属游击大队
[画] 林维先到王河
1938年夏,日军先后占领安庆、桐城、怀宁、潜山等地,国民政府守军杨森部向西溃退。新四军4支队参谋长林维先率特务营深入敌后活动,在怀宁县王家河镇(今属潜山县)召开各种群众会议,宣传共产党抗日主张。
王家河镇中心小学校长张春燕(此时学校巳停办),以经营茶饭馆为业的方树堂,经常去部队看望,与部队来往密切。支队参谋长林维先、特务营营长吴万银等,曾多次与之谈到组织地方武装、参加抗日工作等有关问题,张春燕与方树堂均表赞赏。
[画] 招兵买枪
张春燕.方树堂从四面八方动员兵员,同时采用三种办法筹集枪支弹药:一是拿钱购买,一般枪支以50至80元(法币)购买1支,步枪子弹每颗6分至1角钱(大部分是杨森部从潜山溃退时丢弃在民间的枪支弹药)。二是动员有枪的群众自动捐献。三是收缴了两个区乡公所及地主武装的枪支弹药。张春燕未与父亲商量卖出自家稻谷,获款2000元用于购买枪支弹药。1938年11月,支队司令部即任命张春燕为“4支队直属游击大队大队长”。队部设在镇东头一家高大的铺面里,大队有队员160多人,有枪60多支。
[画] 北上抗日
1939年1月,张春燕率大队随特务营北上,开赴新四军4支队司令部驻地舒城东、西港冲。途中在桐城挂车河过春节,部队情绪很高。
春节后,游击大队安全到达舒城东、西港冲。部队在此进行整编,大队番号改为新四军4支队特务2营。5月,特务2营开赴皖东抗日前线。
六 张牧野抗日游击队
[画] 问计张恨水
1937年12月,张牧野到南京跟长兄张恨水[著名作家]商讨赴大别山打游击,以保卫乡土之事。张恨水十分欣赏弟弟的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对在家乡组织抗日游击队一事表示支持,并提出了包括争取族下兄弟支持在内的一些具体建议。1938年春,张牧野抵达武汉,同农工民主党主席章伯钧 (张系该党党员)就如何投身抗日商谈一夜。随后,张牧野决定回家乡潜山组织抗日游击队。
[画] 组建游击队
1938年6月,张牧野返回老家岭头黄土岭后,请来亲友张樵野、张田野、张凯、操竹生、韩岗武、华护国等商量组建游击队事宜。委托张凯为副队长,其兄张仆野任总务。四乡被保、甲长指派为壮丁的青年百余人纷纷前来报名。游击队组建后开赴野人寨、水吼岭山区安营扎寨。游击队队员自带口粮,自备土枪、大刀,白天躲在深山老林里操练,晚上分批下山偷袭源潭.岭头.黄铺等地的日军据点。缴获粮草、武器不断,声势日益壮大。
由于张牧野在组建游击队时未通过皖一行署批准,1938年10月间,皖一行署以私自征用政府指派壮丁旳罪名,将张牧野关押5个月,并将游击队解散。
七 第9游击纵队起义
[画] 攻打安庆
第九游击纵队隶属笫五战区第21集团军。下辖3个大队(9个中队),加上直属队约千人左右,司令员云应霖,参谋长李伟烈。1939年3月间,从宿松转移至怀宁石牌驻扎。
云应霖,原是19路军的一位旅长,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积极抗日,反对内战,是个思想比较进步的爱国军人。李伟烈,原19路军的一位团长,是中共地下党员。第9游击纵队在新四军4支队的侧翼,互相策应且友好相处。
1939年5月,云应霖和李伟烈同中共怀宁区委书记查化群(任石牌区区长)、怀宁县县长胡邦宪(中共地下党员)共同策动在日军星野部队任大队长的郝文波反正(郝负责守卫安庆市西门),并利用这一时机打击日军。5月13日午夜,第9游击纵队和怀宁县地方武装分3路攻打安庆,郝文波打死守卫西门的日军,部队打进日军占领区安庆城,战斗进行一个多小时。这次战斗,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对抗日军民震动很大。
[画] 水吼岭起义
1940年初,中共舒无地委书记周新武通知桐怀潜中心县委书记林立到石牌与李伟烈会晤,云应霖与李伟烈当面向林立提出率部起义的要求,并要求中共方面迅速派政治干部来掌握部队。2月,华兆江(化名卢华)率10名政工干部赶往第9游击纵队,云应霖任命华兆江为政治处主任。
此时,国共摩擦十分尖锐。第9游击纵队与共产党接触,被48军副军长兼176师师长区寿年察觉,区下令第9游击纵队从石牌开赴潜山县城驻防,10多天后,又被调到176师防区內的水吼岭驻扎,并强行将第9游击纵队缩编至500余人,同时取消纵队番号,改为176师的补充团。
同年4月一个夜晚,在水吼的一个庙里,李伟烈主持召开了中共党员会议。他说:目前形势十分紧张,从今天起,要求全体党员,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战……。会后3天的一个深夜,云应霖、李伟烈率领全体官兵在水吼岭起义,计划急行军避开176师的包围,取道岳西、舒城交界山区经合肥,抢过淮南线与新四军第4支队汇合。在行至舒城县西被截,只有小部突出重围投奔新四军4支队。云应霖、李伟烈、华兆江等人被俘,解至立煌县[今金寨]。李伟烈等4人英勇就义,云应霖判刑12年。
八 潜山正面抗日战场对日作战
1938年夏,日军发动对武汉的进攻。潜山地处吴头楚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在潜山集结的兵力多达2万人。在抗战时期潜山境内发生的6次有规模的战斗,4次发生在1938年,属武汉保卫战的外围战。其中横山之战最为惨烈。
橫山之战 [场景复原]
1938年6月13日,日军第6师团坂井支队占领桐城后,南下向潜山推进。潜山.怀宁地区是武汉保卫战马垱封锁线的右翼防线,由27集团军驻守。
此前,27集团军司令长官杨森派133师在潜山境内棋盘横山岭选择战场,发动军民数万人挖战壕,筑工事,战线从高枧口东山到枫树岭计15华里,准备迎击进犯日军。作战指挥部设在枫树岭。6月10日,133师进入战场,战场周围的居民被动员转移到黄柏山区。
6月15日清晨,日本侵略军坂井支队沿安宿公路直奔黄鹤塘附近的横山岭,133师严阵以待。阻击战打响后,3架日机不断轰炸。激战4小时,日军打不进,攻不上,伤亡数百。日军久攻不下便找一线人引路,分兵经怀宁公岭.潜山三妙的松茂、时思从后面向横山岭包抄。133师腹背受敌,战斗持续2天。133师伤亡近2000人,横山岭失守。
3个月后,日军退却,百姓还家。11月1日,当地联保主任徐纯青在棋盘高枧口徐家享堂主持召开了有千人参加的追悼会,悼念133师阵亡将士。当地有名望的绅士徐权伍写了两付挽联:
棋盘开战局;黄鹤杳忠魂。
世界亦棋盘,五百年中原角逐,黩武穷兵胜负总无常,结局依然归正统;军民同骨肉,倾刻间顽寇环攻,突围陷阵牺牲全为国,悼亡能(谁)不等亲丧。
潜水阻击战 [画]
6月17日10时,日军坂井支队占领梅城,国民政府军杨森部为阻止其向武汉方向推进,在潜山县城西面的潜水对岸设立坚固的阵地。当时,潜山境内连降大雨,潜水水位猛涨,河面宽达300米,浊水泛滥,水深达2米以上。6月17日晚大雨渐停。6月18日拂晓,日军用橡皮船和木筏,在猛烈火力的掩护下强渡潜水。国民政府军在对岸集中火力阻击过河来犯之敌,从凌晨直到傍晚,日军被击死伤者甚众。6月19日,日军第13联队渡过潜水,第1大队向太湖,第3大队向王家牌楼追击。杨森部队开始向西南山区总转移。
牌楼战斗 [画]
1938年7月27日晨,日军驻潜山第6师团一个联队经黄铺枫树岭沿印龙畈大路进剿驻守王家牌喽的国民政府军41师。41师某团1营驻守金河村三角凸,2营驻湖墩村花山尖两个高地阻击。
日军首先炮击三角凸和花山尖两高地,接着,步兵分队轮番发起冲锋,1营2营同时反击,日军伤亡惨重。下午,日军未攻下两高地,又从县城调来援兵,并调来山炮数门。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日军又发起数十次进攻,但都被守军击退。战斗持续了1天1夜,日军仍未能攻克两高地。次日早晨,日军不得不撤退。
战后,两高地上,弹壳满地,尸横遍野。日军伤亡200多人,中国军队亦损失惨重,三角凸上的1营营长重伤,营部其他指挥员全部牺牲,战士生还极少;花山尖上2营营长曹潘运牺牲,幸存者亦少。战后,当地村民在花山尖建忠烈祠,纪念阵亡将士。
收复潜山县城 [画]
1938年8月25日,在潜山集结的日军主力部队西进大别山,投入攻打武汉战役,潜山守敌空虚。国民政府军第18军199师师长罗树甲奉命率部收复潜山县城。26日凌晨部队在城北山区集结,3时发起总攻击。李华甫团于3时50分占领乌石堰,章紫云团于5时攻克余家井,蒲士胜团于7时占领三祖寺。此时,部队士气大振,奋勇直前。7时30分,李华甫团攻克县城北门,黄文徽团第3营经数小时激战,于9时50分从西门进入县城。残敌纷纷出东门经小市三桥向安庆方向逃窜,日军撤退时在县城四处点火,大火四起。进城部队迅速组织灭火,并调集主力部队出城向三桥方向追击日军。
长胜关战斗 [画.长胜关照片]
1943年1月6日,日军小股士兵由水吼岭出发沿大山脚骚扰,准备穿过长胜关经王家牌楼、野人寨归队。当时,驻守在长胜关外平岗陈家老屋的是国民政府军第11挺进队郝文波部的1个班,日军刚出长胜关,即被郝部岗哨发现,当场打死走在前面的2名日军,日军见有火力阻击,马上分兵3路向山下冲击,郝部战士勇猛还击,阻击日军30多分钟。后因寡不敌众,郝部副班长等6名战士壮烈牺牲,剩下战士只得向西侧山上撤退。日军因地形不熟,加之情况突然,不敢恋战,仓惶逃窜。
此后,当地群众将阵亡的副班长等6名烈士的遗体收殓,葬于长胜关亭子凸下的大湾顶,建墓立碑。碑铭曰:抗日阵亡六君子墓。
九 桐潜边抗日游击根据地
[画] 望狮岭会议
1939年底,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在成立。县委机关驻桐西山区望狮岭。
1940年2月,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在桐西蒋铁乡望狮岭(今桐城市大塘乡)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是支部书记以上的干部,共40余人,代表着800多名党员。代表都编上代号,不喊姓名。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县委关于发展抗日武装,开展军事斗争,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决定。会议提出做好“四个准备”,即准备舆论(大力宣传党的政策),准备武装(县委计划搞300条枪),准备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准备自己(摆脱家庭束缚),要求集中党内现有枪支,登记统计军事干部,调查区乡政权机构的武装,拟用缴枪方式扩大武装力量。
望狮岭会议是一个转折点,是一个标志。从此,该地区的党组织及党独立自主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画] 根据地创立
望狮岭会议后,黄柏山区的西岭、孔士、黄柏、水贵、后冲5个党支部,发动党员和进步青年发展抗日武装。先后成立宋海珊.程鹏.段明章3支游击队。
1941年1月,桐西独立大队在桐西叶家大凹宣布成立,大队长叶树槐,教导员何杰之,副教导员宋海珊。桐西独立大队辖第8连.第9连,潜山3支游击队编入第9连。1941年3月,桐西独立大队已发展到200余人,声势浩大,以潜北后冲、水贵,桐西蒋铁、黄甲为主要地区的桐潜边抗日游击根据地初步建立。
[画] 根据地发展
1941年3月,新四军7师挺进团西进大别山,中旬,挺进团离开庐无地区,兵分南北两路先后到达桐潜边区,在桐西五聚岭与中共桐潜边区地方党组织负责人何杰之、宋海珊、程鹏等及其桐西大队会合。挺进团经同地方党组织负责人商讨,决定以蒋铁地区为依托,以连、排为单位向四周邻县开展活动,开辟游击区。挺进团先后出击舒城县小街、庐镇、晓天镇,岳西主簿园,桐城青草塥、黄甲铺、老梅树街、罗岭,怀宁高河埠以及潜山官庄、大水河、源潭铺、余家井、罗汉、三妙冲等地土顽据点。仅潜山地区就消灭土顽130多人,缴获长短枪70余支。
1941年3月到12月,桐潜边抗日游击根据地以桐城黄甲、蒋铁,潜山官庄、水贵、后冲等山区为中心,北抵舒城庐镇、晓天,南延伸到桐城罗岭和怀宁高河埠,西扩展到潜山龙潭、岳西主簿等地,是桐潜边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极盛时期。
[画] 桐西独立团
在挺进团的指导和帮助下,活动于桐潜边区的地方抗日武装桐西独立大队从原来的8、9两个连200多人,迅速发展到7、8、9、10等4个连,400多人,有长短枪180多支,机枪2挺。1941年秋,桐西独立大队升格为新四军7师桐西独立团,与挺进团并肩作战,成为桐潜边抗日游击根据地2支主力武装。
十 桐潜边区军民反“围剿”斗争
[画] 战略转移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国共矛盾公开化。1941年底—1942年初,国民党驻皖桂系部队对抗日游击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围剿”。为避免敌人各个击破,新四军7师命令桐西独立团与挺进团撤离桐潜边区,转移到无为周围集结,以保存实力,更好地打击敌人。独立团撤离后,桐潜边区只留下宋海珊、程鹏、毛金石等人带领的少数游击队坚持斗争,桐潜边抗日游击根据地形势很快恶化,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和根据地的党组织遭到破坏。
[画] 边区重建
1942年11月11日,新四军7师派钟大湖、陈怀民率领一支警卫队从庐南出发,经桐北进入桐潜边区,组建中共大别山工作委员会,书记钟大湖,组织部长陈怀民,军事部长洪鸿。大别山工委成立后即着手恢复桐潜边区,将原来的4个区调整为7个特派员区和1个区委会。分别为:南冲河、蒋铁、长岭、驼岭、螺丝岭(后冲区)、水贵和龙山7个特派员区和枧山区委会。大别山工委在各特派员区组建游击队基础上,重新组建了桐西游击大队。
[画] 桐怀潜工委
1943年9月,大别山工委撤销恢复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同时成立桐怀潜工委。工委驻潜北官庄百丈崖、猪头尖一带,活动在桐怀潜边区,并从桐西大队抽调力量组建桐怀潜边区游击大队。桐怀潜大队隶属桐怀潜工委领导,主要活动在桐怀潜边区,大队长梁斌,政委黄瑛,教导员钟大湖。10月后,大队长由张震接任。桐怀潜大队下辖3个中队和1个交通队,共200余人。其中杨震中队活动于叶河、槎水畈一带;汪立庭中队随工委活动于官庄、桐城张家楼等地;张国平中队活动在源潭、怀宁三桥等地;交通队队长王太国负责交通联络。
[画] 化整为零
1943年10月,安徽省府主席李品仙在岳西县汤池畈召开有舒城、桐城、潜山、庐江、岳西、霍山、太湖、宿松、望江、怀宁10个县县长和保安4、7、8、9团以及48军、7军团以上军官参加的会议,决定3个月内“肃清”大别山区共产党游击队。桐怀潜工委积极采取化整为零的对策,将桐怀潜大队分为若干个游击小队到民间隐蔽作战,使敌人的3个月“清剿”计划落空。经过一年的隐蔽作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达700多人。
[画] 白色恐怖
1944年夏至1945年春,大别山环境更加艰苦,斗争形势更加恶劣。敌人使用封山、烧山、移民并村、五户连坐等恶毒办法,割断游击队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根据地发生了一些党员背叛事件,如孔士支部田宏发、田宏之等出卖组织,使党组织受到损失,中共桐怀潜工委解体。大别山区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许多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和人民群众英勇地献出宝贵的生命。1945年6月,吴汉卿游击队被困巍岭数日,后被叛徒吴泽高、吴国聘出卖,全队30多人中有20多人被捕,吴汉卿、吴青山、王启明、王绪富等10人在岳西汤池畈被活埋。7月,杨启文、郭景山游击队被困舒城牛角尖山上,从一个山头打到另一个山头达5月之久。
[画] 重建桐怀潜工委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潜山各地召开群众大会,热烈庆祝抗战胜利。而此时,国民党乘机向根据地进犯。新四军7师向北转移后,大别山革命斗争形势更加紧张。8月20日,张伟群、杨震奉命率领80人从花山返回潜北地区重建根据地,成立中共桐怀潜工委(大别山工委),书记张伟群,副书记杨震。工委通过整顿党组织,处决叛徒,恢复了田墩、孔士、后冲3个交通站,继续坚持桐潜边斗争,为解放战争时期皖西根据地创建打下了基础。
笫四展区 一唱雄鸡天下白 (解放战争时期1945.9——1949.10)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转化为阶级矛盾,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企图用内战的方式来消灭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和人民革命力量,一场关系中国走向光明还是黑暗的大决战一触即发。
1945年9月,新四军7师主力北移,留守部队在潜山成立中共皖西工委和皖西大队,担负起创建皖西根据地,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组织及地方武装的重任;1946年,新四军2师所辖的定(远)滁(县)全(椒)县总队独立营和新四军5师独2旅先后来到潜山,皖西大队改编为新四军皖西支队;1947年3月,鄂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刘昌毅率部来到潜山,与皖西支队联合組建皖西人民自卫军;1947年夏季,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同年9月,刘邓大军进军皖西,重创国民党皖西地区驻军及地方反动武装。1947年11月,中共皖西工委及其领导的皖西人民自卫军又改编成为中共皖西区党委、皖西行署、皖西军区。皖西党政军组织带领皖西、潜山人民与国民政府军及地方反动势力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建立起包括潜山在内的17个县级民主政权。1948年,地方党政军组织、南下干部工作队带领潜山人民,一面粉碎敌人一次次的“清剿”、“扫荡”;一面建农会,闹土改,支援大军渡江,终于迎来了全中国的解放。
一 皖西地区和潜山党组织
[画] 中共皖西工委
抗战中后期,国民党反动派曾掀起两次反共高潮,潜山境内的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遭到很大的破坏。1945年9月,仅有张伟群、杨震为正、副书记的中共桐怀潜工委(大别山工委)及其领导的几支小游击队分散在潜山官庄、水贵、后冲及桐西一带山区活动。10月,白湖中心县委书记桂林栖和新四军7师沿江支队沿江团2营教导员钟大湖率领的皖西大队280余人来到潜山后冲,与张伟群、杨震会合,成立中共皖西工委,桂林栖任书记,张伟群任副书记,钟大湖、沈博、朱振中为委员。工委决定将游击队编入皖西大队。由于力量较弱,其活动范围仅限于潜北、桐西山区。
[画] 中共皖西区委(安庆地委)
刘家畈会议决定成立皖西区党委,彭涛任党委书记,桂林栖、于一川任副书记。在皖西区党委之下,设立皖西1、2、3地委。1地委机关驻地潜山五庙上新田,地委书记卢仁灿、副书记李唐,活动于安庆地区西部,即太湖、岳西、潜山、宿松、望江、怀宁(一部分。
1949年1月19日,皖西区党委决定从2月1日起:皖西1地委更名为皖山地委,潜山县党组织属皖山地委领导。5月,皖山地委(1地委)与桐城地委(2地委)合并为安庆地委,潜山县委隶属安庆地委。
[画]中共潜太县委成立 1947年2月,中共皖西工委决定成立潜(山)太(湖)县委,刘秀山任书记,张国平、张有道任委员,活动在潜山的黄柏、源潭、水吼、五庙、牌楼;太湖的佛图、黄岗、洪家岭;岳西的柳畈、店前河等地。县委下辖两个区委:中共源潭区委,书记张凯辉;白马潭(水吼)区委,书记左德新。7月5日,成立中共黄柏区委,书记彭年、副书记高荣,直属皖西工委领导。1947年9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重建党政军组织,中共潜太县委撤消。
[画]中共潜怀县委成立 1947年9月中、下旬,20名太行山解放区地方干部随刘邓大军南下到达潜山黄柏地区,与当地的基层党组织会合。根据上级指示,南下干部与当地干部在龙山彭家祠堂召开会议,成立中共潜怀县委,李谦恭任书记,谢潼关任副书记,县委机关设在黄柏桂家河,隶属皖西工委。主要活动在潜山的余井、源潭、黄柏地区及怀宁的六阳乡,共14个乡。
[画]中共潜山县委成立 1947年12月,潜山县西南部的党组织迅速恢复、发展,先后成立了中共梅城区委(书记张凯辉)、水吼区委(书记张子玉)。为加强潜北和潜西南的统一领导,皖西1地委决定:撤消中共潜怀县委,成立中共潜山县委,隶属皖西1地委,县委机关设在水吼岭白马潭。县委书记李谦恭、副书记谢潼关。下设水吼区委(书记张子玉)、官庄区委(书记韩九如)、槎水区委(书记张珍),源潭、余井、牌楼、黄柏4区未成立区委。
1948年1月,岳西县逃亡地主组织的还乡团在国民政府军25师支持下经水吼岭攻占岳西衙前,水吼、梅城随即也被敌人占领。5月15日,皖西1地委决定潜西南、太北、岳南合并组成一县委,潜山县委撤销。
[画]中共桐潜县委成立 1948年5月,中共皖西2地委决定,将潜北与桐西合并,设置桐潜县。成立中共桐潜县委,王宗琪任书记。县委机关驻潜山官庄余家大屋,主要活动在官庄、后冲和桐城唐湾一带。下辖7个区:1、2、3区在桐西,4、5、6、7区在潜北:4区(槎水)分委会书记张珍,5区(黄柏)分委会书记吴政权,6区(官庄)分委会书记韩九如,7区(源潭)分委会书记程光泽。
[画]中共潜山县委重建 1949年1月,中共皖西区委决定:桐潜县分开,恢复两县原建制。重建中共潜山县委,谢潼关任书记,李微、韩九如、常秉旭、李顺海等4人为委员,隶属皖西1地委领导。3月23日,潜山县城(梅城)解放,县委机关迁到梅城。
二 皖西大队
[画] 大队整编
1945年10月中旬,桂林栖、钟大湖率领皖西大队280余人来到潜山后冲,与张伟群、杨震领导潜山4支游击队会合。桂林栖、张伟群、钟大湖等在后冲大虎叉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将两支部队400余人的武装合并,番号仍是皖西大队。这样,桂林栖带过来的7、9两个连及原在潜怀桐舒边区坚持斗争的4支游击队,对外统称皖西大队,桂林栖任政委,钟大湖任大队长。皖西大队下设1个手枪队和岳北、潜太、舒六3个中队。会后,皖西大队兵以连排为单位分8路在潜山、岳西、太湖、桐城、舒城、庐江、黄梅等地,广泛开展游击战。坚持“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的战术,不仅牵制和打击了敌人,而且扩大了皖西工委和皖西大队的政治影响。
[画] 艰难岁月
皖西大队游击战触痛了国民党安庆地方当局,1945年10月—1946年6月,调集1个保安旅的正规军,加上地方保安团共1万余人,围剿皖西大队。
敌强我弱,皖西大队处境非常艰难,指战员们天天在山上露宿,鞋子破了,光着脚行军打仗,没有饭吃到山上采野果、野菜充饥。春天来了,棉衣改夹衣。夏天来了,夹衣又改成单衣。由于长期吃不到油盐,很多人满身生了疥疮,没有药治疗,缺医少药更是大问题。皖西大队指战员们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熬过了9个月的艰难岁月。
[画] 彭家河遭袭
1945年10月,桂林栖、张伟群带领的队伍夜行军,经巍岭于天亮前宿营潜山彭家河杏花村,驻地周围突然出现了大批敌人。张伟群立即指挥部队向一个制高点靠拢,没料到敌人抢先占领了这个制高点,开始向他们打枪。他们冲到半山腰只好折回,向另一个方向撤退。敌人发现张伟群在指挥战斗,便向他瞄准开枪,子弹擦过他的额前,眼镜被打碎,头部负伤。虽然部队突围了,但背电台的战士被俘,电台丢失。
[照片] 李先念关照皖西大队 1946年1月,张有道、刘建民带领的2个排到达鄂东禹王城向新四军5师求援,5师独2旅政委张体学接待了他们。大约一个星期后,张体学把新四军5师师长兼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的批条拿给他们看,批条大意是:7师来的同志,你们给他们好好照顾一下。他们所要的子弹、枪给他们配足,电台由独2旅抽给,钱给予若干。条子上有李先念的签名。李先念还叮嘱他们暂时不要回去,说停战令已宣布了,若在路上与敌人打起来,被国民党抓几个当人质作借口,说共产党还把部队往其他地区派遣,违犯“停战协定”什么什么的,这会使董必武在武汉谈判很被动,所以要他们暂住那里,等待形势发展再说。李先念的细致关照,使张有道一行非常感动。
[文稿] 李先念亲笔信 3月末,张有道所率2个排留下与独2旅一起活动。刘建民带着李先念于3月20日写给桂林栖、钟大湖的亲笔信,化装成商人从武汉乘船取道安庆回到潜北。原信内容说:
“刘建民同志到我师,略了解你们那里情况,目前时局虽已和平,国民党内部一部分反动派以何应钦、白崇禧为首企图利用反苏破坏和平,因此东北大战难免,以至华中特别我师很可能再打内战,但无论如何和平终久是要实现的。可是你们仍要严重提高警惕性,广西军仍是极其反动的,我们要运用和平大大扩大统一战线工作,使自己不至受到孤立。
我这里干部颇多,东北华北需要大批干部,可是交通无着,决定从你处去一百以上之干部,他们现化装便衣,每人带手枪一支,到达你处后,如能集体通过,完全乘着夜间一下冲过去,若如此不稳时,可以化整为零通过,望多方加以协助,到达你区时,并由你指挥通过之。
我们现即想了解皖省敌情之部署,特别是六安、合肥、舒城、桐城、庐江、安庆、无为究驻哪一些部队,敌之封锁设备如何?望能在短期送一情报给我们,要求刘建民同志再来报告一次。闻你们财政困难,可是我大军计六万多人,限制于窄小地区,财粮无着,目前正请示中央解决之。”
李先念的信,使坚持在潜北的皖西工委和皖西大队干部、战士受到很大鼓舞。
三 新四军2师5师留守部队转战潜山 [画]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调兵遣将围攻解放区。新四军2师、5师一些部队在突围转战途中,先后进入皖西到达潜北,这给皖西斗争的局面带来了转机。
7月中旬,新四军2师定(远)、滁(县)、全(椒)3县总队独立营200余人到达潜山水贵与皖西大队会合。
8月13日,新四军5师独2旅副政委熊作芳、参谋长李继开率部共有300多人,到达潜山后冲。3支部队相互协作,共同对敌,不仅有效地打击了敌人,而且给处于困境中的皖西大队干部战士以极大的鼓舞。
四 皖西支队 [画]
1946年12月,经华中局批准成立新四军皖西支队,支队长钟大湖,政委桂林栖。独2旅、独立营来皖西的部队与皖西大队都编入皖西支队建制。支队辖岳北、潜太、舒六、桐庐、庐北等5个大队和1个直属队:荚存秀任岳北县大队队长,刘建民任教导员;张有道任潜太县大队队长,张国平任教导员;杨震任舒六县大队队长,高明任副教导员;黄抑强任桐庐县大队队长,余平任教导员;姚守永任庐北大队队长;姚奎甲任直属队教导员。潜太县大队与中共潜太县委驻潜山五庙上新田,任务是向西南发展到太湖.宿松、望江,向北发展到岳西鹞落坪。以建立比较稳定的后方根据地。
五 皖西人民自卫军
[画] 自卫军成立
1947年3月,鄂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刘昌毅、野战旅政治部主任胥治中率领2个大队(1大队长胡鹏飞、政委何德庆,2大队长孔令甫、政委梁诚)计600余人,于中原突围后东渡汉水,经立煌(今金寨),进入岳西。皖西支队闻讯,即派刘建民带领1个侦察班去寻找,在岳西黄尾河见到刘昌毅部队。
3月27日,刘昌毅部队与桂林栖、钟大湖带领的皖西支队在潜山槎水畈大佛寺会合,桂林栖紧握刘昌毅的双手,喜形于色:“你们一来,我们的腰杆就硬起来了!”“我们终于熬过来了!”当天夜里,部队举行联欢会,庆祝会师。次日,根据桂林栖的建议,将部队转移到后冲进行休整。
在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刘昌毅、桂林栖随即在官庄林家冲主持召开了军地领导干部会议。会上,双方介绍了各自的情况,共同研究了坚持与发展皖西游击战争的问题。会议决定成立皖西人民自卫军,辖3个大队,刘昌毅任司令员,桂林栖任政委。为扩大影响,皖西人民自卫军散发了很多标语、传单、布告等。林家冲会议解决了党在皖西地区斗争的统一领导问题,为部队坚持皖西斗争,创建和发展敌后根据地,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画] 擒获储绍煌 国民党潜山县党部调查室特务行动队队长储绍煌经常带几十个特务和各乡、保长横行乡里,对地方干部、革命家属及无辜群众采取罚款、吊打、砍头、活埋等手段,进行残酷的迫害。储绍煌对潜北地形、大小道路、每个高山小村都比较熟悉,所以他又经常带着国民政府军桂系部队进山“清剿”,拆屋、烧房、并村,将群众赶下山。储绍煌作恶多端。1947年5月,皖西人民自卫军副司令员钟大湖得悉储绍煌从黄柏返回潜山县城的消息,便派4连连长华品三率两个排战士到龙潭河出口处的暗冲至柴阁之间的一个村庄“守株待兔”,将储绍煌擒获。
攻打黄泥港 [场景复原] 1947年8月初,黄泥港碉楼驻有县自卫队1个中队,镇公所也驻有敌军约30人;还有1个祠堂粮库有国民政府军桂系部队1个连把守着,总兵力相当于1个营。刘昌毅司令员亲率两个大队攻打。晚上10点钟,他们到达黄泥港,先切断敌人电话线,扒掉通往县城的石桥。第一大队包围住碉楼,用机枪、手榴弹猛打,敌人只得举着双手从碉楼里走出来投降。为了震慑把守祠堂粮库的敌军,第一大队将碉楼放火烧着,冲天火光照亮整个黄泥港。第二大队包围在祠堂粮库,敌军在祠堂前面用麻袋装大米筑起一道围墙工事进行顽抗。眼看天快亮了,估摸敌人援兵也快到,为尽快拿下粮库。刘昌毅将攻打碉楼的第一大队调到祠堂后面从敌人背后猛打,全歼把守仓库的敌军1个连,连长被打死。趁天没亮将粮食运走,还缴获100多条步枪和1挺轻机枪。
[画] 水吼岭老街战斗 1947年9月,驻扎在割肚乡林家畈待机行动的潜岳太大队白马潭游击队得到情报:安徽省保安团第三大队及岳西县自卫队600余人在储家冲被刘昌毅、桂林栖率领的皖西人民自卫军第一、二大队打败后,四处逃窜。有100余人往潜山水吼岭方向逃跑。白马潭游击队70多名战士事先在水吼岭老街旁边的燕子岩、滴水岩等处埋伏,形成功伏击这股敌人。这次战斗抓获俘虏40多人,缴获机枪2挺,步枪数十支,子弹数千发。
[画] 皖西军区成立
1947年11月,太湖刘家畈会议上决定成立皖西军区。军区部队的任务主要是开展游击战争,消灭地方反动武装。野战军主要用于实施机动作战,歼灭敌人正规军。11月15日,皖西军区在岳西汤池畈宣告成立,曾绍山任司令员,皖西区党委书记彭涛兼任政委。
皖西军区下设3个军分区,从3纵队抽调3个团作为3个军分区的主力部队,皖西人民自卫军3个大队编为3个军分区基干团。1分区驻在潜山五庙上新田,驻地人员大约1600人。其医疗所、被服厂和仓库都隐蔽在上新田的大山里。
六 潜山地方游击队
抗战结束后,潜北的游击武装力量只剩下杨震、杨启文、彭年所率领的3支游击队,总共70多人。1947年2月,张国平、张海、张凯辉先后在棋盘、源潭、三妙、老岭头、余家井、龙潭河等地组建了6支游击队,每队30人左右,各有20多支枪。五庙、牌楼、水吼一带的游击队员,由原来5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
新四军皖西支队将部队中经过革命斗争考验、有一定打游击战经验,但因年长体弱、不适合主力连队行动的战士,派到这些小股游击队去当指导员或教员。皖西支队给游击队的主要任务一是监视地主、乡保长、特务的活动,使敌人不敢轻易进入游击区来抓人、要粮、征税;二是支队每次军事行动由相关游击队派熟悉地形的队员当向导。
[画] 杨启文游击队 杨启文是早期赤卫队员、中共地下党员。1941年春,他奉杨震游击队之命组建游击队,自任队长兼指导员活动于舒城、潜山、岳西交界地带,主要任务是招兵训练,为主力部队输送兵源。1943年至1949年3月,杨启文游击队为新四军皖西大队.支队和皖西军区输送新兵近400人。
[画] 张海游击队 张海原名张才喜,潜山县双峰乡人,贫苦农民出身,他为避壮丁躲到官庄一家炭铺烧炭,结识了当地游击队长杨启文。1946年1月,经杨启文皖西大队杨震派张海回老家双峰秘密发展游击队,最初发展2人,连自己只有3人。杨震给他3条旧式步枪。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一支近百人的游击队。张海经受了白岩寨、老虎岩、龙潭河、源潭铺等数十次的战斗锻炼,英勇顽强,被老百姓称为歼敌的“夜老虎”,威震一方。1948年2月,张海游击队改为源潭区干队,时有队员50多人,长短枪50多支。
[画] 华品三游击队 华品三原是潜山自卫队驻龙潭河碉堡班长,于1944年12月携械投奔了新四军。1945年2月,中共桐怀潜工委决定以华品三为首组建一支游击队,队员发展至20多人,活动于潜山、岳西、英山一带。1947年2月,这支游击队被编入皖西支队,任命华品三为4连连长。1948年8月,新四军攻打庐江县金牛时,华品三牺牲。
[画] 万山杨湾游击队 1947年5月,皖西支队第二大队副教导员张子玉在万山杨湾发展了一支游击队,开始只有五六个人,3条枪,主要任务是协助张子玉在万山上开展地方工作。到8月份,发展到40余人,30余支枪。
[画] 白马潭游击队 1947年4月至7月,三里畈游击队、林家畈游击队、梅家渡游击队、后关游击队整编为白马潭游击队,计350多人。是潜山地方游击队中实力最强的一支游击队,该游击队于1949年3月参加了解放潜山县城的战斗,主攻北门。1949年10月,白马潭游击队开赴太湖整编,编入解放军野战部队。
七 潜北军民鱼水情
潜北是一块老革命根据地,这里的人民群众经受过长期的革命锻炼,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由于革命形势的变化,新四军主力曾先后三次进出这一地区,这里人民群众饱受着国民党一次又一次“反攻倒算”,过着穷困的日子,遭受着人间最残忍的酷刑。对新四军却是一往情深,
[画]华俊初保护发报机
1945年10月,新四军皖西大队成立不久国民党军和当地土顽“清乡围剿”,皖西大队从驻地后冲撤离时,政委桂林栖将1部发报机交给华俊初妥为保管。华俊初在他家猪圈栏里挖了一个坑,底层铺上干柴,把用棉絮包好的发报机放在上面,填上土,再洒上一些猪粪和烂草。敌人到华俊初家四处乱翻,没有搜到什么东西。敌人开始搜猪圈了,先将猪赶出来,然用长棍在猪圈里乱捅一通,捅得华俊初心里扑咚扑咚直跳。过了几个月,新四军回来了,华俊初把发报机完好无损地交给了桂林栖,这才松一口气,桂林栖握住他的双手说,谢谢,谢谢。
[画] 一碗“鸡汤情” 1947年4月底,皖西人民自卫军潜太大队大队长张有道在潜太交界的1次战斗中左手被敌人子弹击伤,流血不止。他找老乡要了1把石灰捺住伤口,算是包扎了。后转移到龙井关一带养伤,没有药,只好用盐水清洗伤口,然后用香油浸润的纱布包扎。为了避开敌人,张有道又转移到黄柏乡一个村里,这里人生地不熟,但群众对游击队伤病员非常关心。一位30多岁的男子端来一碗炖得很烂的老母鸡汤放到他面前,说:“我妈妈听说你受了伤,而我家又没有什么好吃的,只好杀只鸡给你补补。”张有道十分感动,说:“这怎么承受得起?请你端回去吧。”这时,他的妈妈赶上来,说:“别看不起我穷人,今天你不吃我就不走。”张有道只好拿起筷子拣一块放到嘴边嚼嚼,实在吞不下去。因为这家实在太穷,常年吃不上一顿荤菜,于是有意撒了个谎:“听说受伤不宜吃鸡,大概鸡是暖性的,枪伤火暖,热上加暖不好受。”老太太半信半疑,还是不愿端回去,但又不好逼他吃,怕吃了坏事。此时,张有道趁机叫通讯员把鸡汤端走。
[画] 陈桂珍的家庭疗伤所 1941年3月,林维先率领新四军7师挺进团进入潜北山区,建立新的抗日游击区,家住后冲的农家妇女陈桂珍的家便成了新四军的落脚点。她无偿地为战士们提供吃、住、用,收养伤病员。1942年5月,桐西游击队在潜山后冲的一次战斗中,有12名游击队员负伤。深夜,陈桂珍将伤员转移到自己家里敷药、包扎伤口,穿她家的衣服,睡她家被子,然后进行饮食调养。她良心好,但家很穷,只得卖掉自家的一头牛,用这钱为伤员买药品、生活用品和粮食。1944年2月,女游击队员孙建中患重病住在她家。当保长查户口时,她镇定自若地说是她娘家侄媳妇,使孙建中化险为夷。
1947年10月,新四军1位连长在战斗中负伤转移到后冲,由村农会主席涂必德送往她家,要她负责给连长疗伤。1948年5月,涂必德被还乡队抓去拷打后叛变,供出了陈桂珍长期收养新四军伤病员的事情。同月15日,大水乡长、还乡队长余学伍带兵到陈家,将她吊在大树上毒打致昏。陈桂珍醒过来后,便咬着牙忍着剧痛爬到水井边,把藏在水井里的粮食捞起来,熬了一锅粥送给藏在山洞里的伤病员吃。由于此次遭毒打伤及内脏,陈桂珍从此便一病不起,于1949年3月病逝。同年12月,新生的潜山县民主政府授予陈桂珍“新四军母亲”的光荣称号。
八 刘邓大军进军皖西及在潜山的活动
[画 或 照片]刘邓大军进军皖西
1947年夏季,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从而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1947年9月,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3纵队在司令员陈锡联率领下,兵分两路直插皖西与皖西人民自卫军会合,共同挺进安庆各县。
刘邓大军自1947年8月底进入皖西,至1948年2月下旬离开,历时半年,为建立皖西根据地,发动人民群众,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发展革命武装,建农会,闹土改,为皖西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画] 刘家畈会议
1947年11月9日,刘家畈会议正式召开。出席会议的约30余人。其中野战军首长和中原局领导有: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李达、刘子久等,3纵旅以上的干部有陈锡联、曾绍山、阎红彦、郑国仲等,中共皖西工委.皖西人民自卫军有刘昌毅、桂林栖、张伟群、钟大湖等。
会议由野战军副政委张际春主持,9日分别听取了邓小平政治委员、刘伯承司令员的报告,10日听取了中原局常委刘子久的报告。会上传达并印发了党中央制订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会议明确提出当前的两个中心任务(土改与打仗)。会议强调皖西地区是老根据地,有光荣的传统,要依靠群众,坚守根据地,发展地方武装,进行土地改革,配合大军作战,迎接全国解放。皖西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刘昌毅向会议汇报组建皖西人民自卫军.建立根据地以及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战的情况,皖西工委书记桂林栖汇报皖西党组织恢复.整顿与发展情况。
[画 或 照片] 刘邓大军四克潜山县城
1947年9月16日,3纵8旅22团3营2000多名战士由青草塥坻源潭铺,与张海、张凯辉率领的皖西人民自卫军第一大队6连200名战士会合,向潜山县城挺进。凌晨5时左右分两路包围了县城,至午夜占领县城。17日,县城街头张贴布告,宣布成立潜山县民主政府,3纵司令员陈锡联也抵达潜山县城,与皖西人民自卫军司令刘昌毅在刚刚成立的潜山县政府会晤。
25日,22团离开潜山。国民政府于27日重新占领潜山县城。
10月16日,刘伯承、邓小平亲率6纵队和2纵4、6两旅从立煌、霍山边境向南推进,进入安庆地域。当日,刘邓大军先头部队再次攻占潜山县城。11月中旬,2纵4、6两旅离开潜山,敌人又返回县城。
11月底或12月初,3纵队教导团,从太湖县转移到潜山境内活动。他们得知潜山县城内仅有县自卫大队300多人驻守,便组织攻打,随即进驻潜山县城。当晚,得知国民政府军25师正从桐城开往潜山。教导团从西门向太湖方向撤退。敌25师占领县城。
12月25日,3纵7旅20团侦察到驻守潜山县城的安徽省保安6团大部分开到桐城去了,只留下1个大队驻守。当晚,20团决定袭击潜山县城,午夜,1营.2营.3营从东.西.北三面突然发起攻击,保安大队部慌忙向南撤到天宁寨,依托这块制高点的战壕和碉堡进行顽抗。次日天明,20团进城侦察地形,在天宁寨脚下布置火力,下午4时许,20团发起总攻,集中炮火猛轰天宁寨,俘敌200余人,缴获战马8匹,以及敌人准备过春节的物资和两筐钞票。6时左右战斗结束,20团带着大批战利品撤出县城。当去桐城的保安团赶回来时,潜山县城已是一座空城。
[画] 和平军械所
刘邓大军进入皖西后,随军设有若干军械所,在潜山就有和平军械所和西河军械所。
平和军械所 和平军械所于1947年秋从岳西衙前迁来,安排在潜山县割肚乡和平村白果组刘家垅的堂屋里。当时由杨荣元(后叛变)担任所长,成员有技工老廖、老余、岳西铁匠王绍文、江仁义等。他们的任务是为解放军、游击队修理步枪和机关枪,并制造小手枪。屋前100多米处有一土墩叫莲花形,是试枪的靶场。3个月后,和平军械所迁往太湖寺前河。
[画] 西河军械所
西河军械所于1947年秋从岳西迁来,安置在潜山县彭河乡西河村王家祠堂。所长杨维志、有技师以及保卫人员15人,主要任务除了为解放军修理枪支外,还制造民兵用的大刀、长矛等。1948年2月中旬,由于当地劣绅告密,敌人派1个连的兵力包围西河军械所。由于寡不敌众,军械所11人当场牺牲,2人被捕,只有2人脱险。西河军械所仅存在4个多月。
九 土地改革
[画 或 照片] 《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
1947年,潜山县的土地权完全掌握在地主富农手里,占总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却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总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劳动者只占有20%~30%的土地。这种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是造成中国农民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也是实现自由、平等、民主、富强社会的基本障碍。
中共中央于1947年9月召开全国土地会议,总结各解放区土地改革经验,制订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布“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10月17日,党中央正式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画] 土改工作队
1947年8月底,刘邓大军进入皖西。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占领了六安、立煌、霍山、舒城、桐城、潜山、岳西、太湖、宿松等县城,建立17个县级民主政府。
11月30日,皖西区党委发出“关于创建皖西解放区的方针”指示:指出皖西全党的任务是在革命大风暴中坚决消灭敌人,迅速领导群众,彻底实行土改,在极短时间内,把皖西创建成巩固的解放区。指示规定,解放区的基本工作是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改革。安庆境内土地改革在岳西、太湖、潜山、宿松、桐城等县山区全面推开。刘邓大军进入皖西的3纵队从7、8、9旅选派干部组成武工队[土改工作队],分赴各地开展工作。武工队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发动群众,保证土改运动的开展。
[画] 打土豪分田地
1947年12月初,皖西1地委在水吼岭召开会议,研究放手发动群众,进行土改和武装斗争问题。1948年1月,潜山的土地改革主要在水吼、黄柏两个山区进行。这次土改大致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斗地主,分浮财。土改工作队把地主、富农、资产阶级多余的粮食、耕牛、农具、房屋及其他财产拿出来,适当分给农民。
第二步反奸霸,杀坏蛋。工作队深入农村访贫问苦,进行阶级教育,帮助群众提高阶级觉悟,划清敌我界线。并组织群众控告地主恶霸的罪恶行径,召开群众公审大会,公布其罪状。对罪行累累民愤极大的恶霸地主在群众诉苦上公开处决。
第三步分土地。黄柏山区38个村(保)建立了贫农团,18个村(保)分了地主的田,占村庄总数近一半。水吼山区24个村(保)建立了贫农团,8个村(保)分了地主的田,占村庄总数近三分之一。畈区牌楼等乡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十 国民党在潜北根据地的暴行
1948年春,刘邓大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奉命北移休整,1948 年5月,改称为中原野战军。1948年11月与华东野战军一起参加淮海战役。国民党趁刘邓大军主力离开晥西之机,泒48师进入潜山等地“清剿解放区”。国民党潜山县党部成立了戡乱委员会,下设戡乱乡会、戡乱工作队等特务组织;县政府指令各区成立联防队,各乡成立还乡队,各保成立“民练”,组织“清算委员会”,大肆向积极投身土改运动的农会干部和贫雇农进行疯狂的反攻倒算。逃亡回来的地主豪绅狂呼乱叫气势凶凶向革命势力扑来,潜山境内一片白色恐怖,处在可怕的黎明前黑暗中。据不完全统计,在解放战争时期,潜山境内遭到敌人直接杀害,或迫害致死,或在战斗中牺牲的,总人数达2000余人。潜山县在解放战争中追认的烈士有256人,其中黄柏、水吼两个山区182人,占71%。
[画] 水吼区干队遭劫难
1948年2月,中共水吼区委.区政府和区干队工作人员均缺冬衣,区长吴守魁派杨某利用宗族关系,通过杨姓县参议员搞到通行证,到外地购买棉花、布匹等。杨某却将区干队情况全部泄露给敌人,并与几个叛徒秘密联络,策划除掉区干队。2月29日,水吼区干队和土改工作队从三里畈桃冲转移到徐榜和新屋。当晚,国民政府军驻潜部队一个排和当地联防队60多人包围了区干队驻地,用机枪向村子扫射,区干队队长.区土改工作队队长王泽龙、王学洪当场牺牲,区长吴守魁等人被俘后惨遭杀害。
[画] 后冲交通站被破坏
后冲地下交通站于1945年10月在皖西工委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地点设在西岭衙屋(今西岭村衙东村民组)华兆岩家。华兆岩(曾任潜怀2区副区长)是站长,涂法传、华之茂、黄长明、华根祥等4人为交通员,经常为皖西工委送信到华东局和外省、外县。斗争环境恶劣时,交通员要化装成要饭的或货郎担的秘密递交。1945年冬皖西大队根据交通站提供的情报惩办叛徒、特务10余人。
1948年5月5日,后冲村农会主席涂必德被捕,招供了交通站组织及人员情况。14日夜,大水乡长、还乡队长余学伍带着还乡队配合国民政府军48师527团1营3连,押着叛徒涂必德来到后冲。15日清晨,在西岭保长华必纯、副保长华必士带领下,从孔士、汤河分两路围剿交通站,华兆岩、黄长明、涂法传、华之茂4人被捕遇害,仅华根祥1人因事外出幸免于难。至此,这个为皖西主力部队做过突出贡献、存在七八年之久的地下交通站被敌人破坏。
[画] 余发成一家被活埋
1947年冬,龙山乡新安村农会主席余发成配合游击队曾两捉两放伪保长彭子发,为刘邓大军筹措粮食、布匹、军鞋等物资。 1948年10月,彭子发勾结还乡队队长彭新亚,将余发成和其母汪金技、父亲余敦贵、妹妹余荷花一齐抓到还乡队。敌人施尽毒刑,余发成没有屈服,随后佘家4人被还乡队押至倪河胡湾挖坑活埋。余妻因事外出,才幸免于难。
十一 潜山民主政权的建立
[画] 潜山县民主政府及县大队的成立
1947年9月15日,刘邓大军到达潜、怀、桐交界的青草塥,先头部队3纵8旅22团3营攻占潜山县城。9月16日,大部队陆续进入县城,宣布成立潜山县民主政府,吴兰森代理县长。县民主政府管辖潜西南地区,下设4个区(镇):梅城镇、水吼区、牌楼区,梅城区。
同时成立潜山县大队,姚奎甲任大队长,负责全县公安工作,扩大部队兵源,保卫新政权。9月底,敌人进攻县城,县民主政府迁至野寨三祖寺;11月再迁至水吼岭,皖西区党委正式任命张国平为潜山县长。
[画] 潜怀县民主政府及县大队的成立
在潜山县民主政府成立的同时,在龙山彭家祠堂成立了潜怀县民主政府,李树芬任县长,机关设在黄柏桂家河。下辖潜山的余井、源潭、黄柏及怀宁的六阳地区(今马庙、金拱),共14个乡。
同时成立潜怀县大队,李根书任大队长。
[画] 潜山县民主政府及县大队的恢复
1947年12月,皖西1专署决定潜怀、潜山县合并,恢复潜山县民主政府,县长张国平。机关驻水吼岭白马潭,下设水吼、牌楼、黄柏、官庄、槎水、源潭、余井等7个区。
同时恢复潜山县大队,队长李顺海,政委李根书。
1948年2月,国民政府军25师经水吼岭进犯岳西,水吼、梅城被敌人占领。这样,潜南、潜北便被敌人分割开来,形成潜南、潜北两个指挥部。潜南属皖西1专署领导,辖余井、万山(天柱山)以南地区,其中大部分是新解放区,因潜南形势的恶化,潜南指挥部基本没有开展工作;潜北属皖西2地委领导,辖黄柏、官庄、源潭等地区,其中大部分地区是根据地,群众基础较好。潜北指挥部建立以后,区、乡、村政权相继建立,农会、妇会、民兵等群众组织也得到发展壮大。
[画] 桐潜县民主政府及县独立团的成立
1948年5月,皖西2地委领导张伟群、钟大湖来到潜北水贵,向谢潼关、赵瑞云传达了皖西区党委的决定,将潜北划归2地委领导。不久,2地委书记武旋声、副书记张伟群、2分区司令员马忠全、副司令员钟大湖、专员刘征田等在后冲华家祠堂召开潜北干部会议,研究转变政策和加强对敌斗争措施,式将潜北、桐西两地合并为桐潜县,成立桐潜县民主政府,郭任任县长,赵瑞云、李微、姚奎甲、叶树生任副县长。县政府机关在潜北官庄余家大屋和桐西蒋潭畈段家老屋、叶家老屋3处流动。桐潜县下辖7个区:1、2、3区在桐西,4.5.6,7区在潜北。同时成立桐潜独立团,有600多人。马国瑞任团长、王宗琪任政委。
[画] 潜山县民主政府及县大队的重建
1949年1月,皖西区党委决定:潜北、桐城两地分开,恢复两县原建制,成立潜山县民主政府,李微任县长,赵瑞云任副县长;属皖西1行署领导,县机关设在黄柏河、龙井关一带。同时重建潜山县大队,李顺海任队长,常秉旭任政委。县大队有3个连,有干部、战士827人,各种枪支1006支。
1949年3月22日,2野5兵团先头部队攻克县城。23日,谢潼关、李微率县委、县政府机关人员进城。潜山县民主政府进县城后,即与攻城部队眹合组成“县城临时管制委员会”。谢潼关任主任。
5月,县政府废除乡(镇)、保、甲制度,实行区、乡、村建制。全县设立梅城、黄泥2镇和梅城、余井、源潭、水吼、黄泥、官庄、槎水7区24乡。
十二 剿匪斗争
[画] 潜南剿匪
1949年3月22日,人民解放军攻克潜山县城。国民党潜山县党部书记长李怀德、潜山县县长汪汉、副县长傅子远.自卫团团长郑桥.副团长范锡九率县自卫团3个营近1000多人,从西门逃至罗汉、周庵一带,构筑工事,企图负隅顽抗。
3月底,皖山军分区基干团会同潜山县大队,向盘踞在罗汉、周庵一带的敌人发起攻击,敌人向南溃逃至黄泥港。汪汉、傅子远等主张从望江方向渡江南逃,而李怀德、郑桥.范锡九则不愿离开潜山。于是汪汉、傅子远便携带县政府大印、电台和身边工作.警卫人员100余人朝望江方向逃窜。李怀德、范锡九留下收拢残部,在当地抽粮征税,待机卷土重来。4月初,这股残匪立足未稳,就被皖山军分区基干团围歼。
[画] 瓦解黄泥大刀会
1949年4月初,安庆大刀会头子、国防部游击第2纵队1支队司令倪干卿带手枪2支、步枪11支窜至黄泥港,与漏网的县自卫团团长郑桥等残匪结成一伙,诱骗黄泥港及其周围群众加入大刀会。这些会徒经常在黄泥茶栅岭、李家湾一带集结,由倪干卿传授“刀枪不入”邪道。18日午夜,2000多名大刀会会徒缠白腰带,打白绑腿,手持刀矛,齐集李家湾。排成队伍,喝完符水,听完倪干卿的训令后,分东西两路,摇旗擂鼓,狂呼乱叫地向黄泥区政府扑来。企图摧毁新生政权黄泥区政府,抢劫区政府征收来的大批支援渡江战役的粮食和物资,声言每个会徒可分大米1石(约50公斤)。
黄泥区政府仅1个警卫班的力量,事发突然,而且战士们又不忍心向群众开枪,结果大刀会徒很快冲进了黄泥港的大街小巷。警卫战士只得用小炮轰掉正在擂鼓指挥的一伙匪首,鼓声停止,会徒们的叫喊声也渐渐停下来。两个多小时后,军分区基干团某连赶到。会徒见势不妙,纷纷逃离黄泥港,弃下18具尸体。
[画或照片] 时值早稻插秧季节,受骗的大刀会徒因害怕政府报复便拖儿带女四处逃亡。针对此情况,黄泥区政府发出《告误入大刀会同胞书》,抄写千余份,通过各种渠道张贴散发,宣传县民主政府的宽大政策,号召他们赶快回家种田。三四天后,出逃的会徒陆续返乡,18具大刀会徒的尸体也被其家属领走安葬。
[画] 潜北剿匪
潜北的匪顽以官庄、大水、龙山、黄柏、逆水、槎水、杜埠和水吼共8个乡的自卫队、还乡队、“联防区队”为主,约300余人,各股土匪都拥有机枪、小炮等武器,藏匿深山,分散活动。中共潜山县委、县民主政府和县武装大队面临的剿匪任务异常艰巨,于3月26日向皖山地委汇报了敌情,皖山地委立即派出皖山军分区基干团3个连的兵力赴潜山剿匪。地委还商请2野派兵支援。4月,2野派83团政治部主任燕翼率3营500人左右进入潜山山区剿匪。由于县委、县政府在剿匪初期对党的宽大政策理解不够,单纯军事围剿,未能开展群众性的政治攻势,因而很少有匪顽投降。同时,匪顽分散活动,隐居山林,也给军事清剿带来了不少困难。
[画] 开展政治攻势 5月,中共潜山县委、县民主政府.剿匪工作队先后在官庄、槎水、大水、逆水、黄柏、下浒山等地分别召开有七八千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宣传大好形势和党的政策,提高群众思想觉悟。教育山区群众断绝匪顽的粮食、情报来源,孤立匪顽。如水吼乡剿匪队伍与群众关系密切,对匪顽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汪杨等11名匪顽被群众拒绝进门,搞不到粮食接济,只得于5月27月向水吼区政府投降,交出步枪11支及其他物资。同时,大胆利用已投诚的匪徒将功赎罪,用书信、串连、传递信息等方法,宣传党的宽大政策,劝说其同伙消除疑虑,弃暗投明。至5月底,共有186人到县政府登记自首,交出全部枪支弹药,并表示尽快眹络熟悉的残匪投降,以立功赎罪。至6月上旬,潜北的匪顽基本肃清,仅余学伍、彭兴亚、储临川等为首的几十名匪徒,仍隐藏在龙山、逆水两乡的山中,继续顽抗。
[画] 活捉余学伍 余学伍系水贵乡人,毕业于舒城县立高中,曾任官庄中心学校校长、1946年任大水乡乡长,1947年兼任六、霍、舒、潜、岳5县联防队第五营副营长。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黄柏山区组建农会,实行土地改革,余学伍潜逃。1948年他随同国民党军48师进山,复任大水乡乡长。他纠集土顽组建还乡队。每到一地,抢掠、要款、烧房、牵牛、拉猪、打人、杀人。1947至1949年,余学伍亲手杀害农会干部、情报人员和农民群众75人,被他强奸的妇女有20多人,被他吊打过的群众上千人之多,被称为“潜山蒋介石”。 1949年6月上旬,潜北剿匪斗争接近扫尾,仅余学伍等人仍继续顽抗。余学伍曾写信给其同伙,声称宁投江也不降,然后逃进深山。7月13日,剿匪部队从活捉的土匪口中得知余学伍的躲藏地点。剿匪部队立即出兵围捕,于27日在舒城县牛角尖的深山密林中将他活捉,剿匪指挥部随即召开几千人的群众大会,公开处决了血债累累恶贯满盈的余学伍。
十三 潜山人民支援大军渡江
[画或照片] 支前指挥部 1949年3月初,潜山县委.县政府成立支援大军渡江指挥部,李微任指挥长,谢潼关任政委。为渡江大军筹集粮食、食油、柴草等物资,并修路修桥,以利通行。县指挥部下设梅城、周庵、余井、水吼、源潭、黄柏、槎水、官庄筹9个指挥所,并制订支前工作八项纪律。设有县兵站和余井、水吼岭分兵站。集镇、公路两旁设立了指挥站、服务站、招待站等。
[画或照片] 筹集军需物资 这次支前任务是在群众受水灾和春荒下完成的,很短时间内筹集的物资能供应两个师的各种军需品。全县人民共筹集粮食58.9万公斤、柴35.3万公斤、草6.1万公斤、食油2037公斤、食盐1225公斤、肥猪30多头、雨伞2100把、斗笠2480顶、鞋3058双、担架350个和手推车、木船、竹筏等运输工具500多件。修复大小桥16座,动用民工3484人,并组织了1038人的运输队、担架队随军行动。另外,还组织修桥队、修路队,10天时间抢修好了梅城、余井大桥。当时,梅城西河大桥破烂不堪不能通车,2野4兵团(陈赓兵团)路过潜山境内,炮兵辎重车队不能过河,时间又紧迫。县支前指挥部采取紧急措施,派梅城区区长连夜带领附近农民砍伐竹子,迅速铺好大桥,确保了2野4兵团全部人马顺利过境。
[画或照片] 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20多天的努力,园满地完成了支前任务,为大军渡江做出了贡献。4月21日,百万雄师飞渡长江天堑,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捣南京国民党老巢。
10月12日,中共潜山县委、县民主政府在梅城隆重举行万人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祝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庆祝延续10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庆祝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到来。
第五展区 保卫和平伟业兴(1949.10—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一、支援西南剿匪(附 烈士名录)
二、支援抗美援朝战役(附 烈士名录)
三、抗洪抢险(烈士名录)
四、除暴安良、维护社会秩序(烈士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