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初的一个盛夏,东北小城齐齐哈尔天旱无雨,白天炽热的阳光把大地烤的滚烫,劳累一天的人们都盼着夜幕降临,好享受一点清凉。
午夜十分,大多数人家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只有一间民房里灯光闪亮,窗外依稀可见室内人影晃动,隐隐约约听到忙绿的脚步声和女人的痛苦呻吟……
突然,几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寂静的夜空,只听一位老妇人高兴的说:“这丫头真可爱,听她的哭声就知道,将来是个厉害的主儿。”就这样,在妈妈的阵痛中,我降生了!
我是听着“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们大救星”长大的。我五岁的时候,爸爸在部队当指导员,妈妈是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他们就非常忙,我基本上看不到父母在家。八岁的我会做简单的饭,打扫卫生是我的专利,带弟弟和妹妹也是家常便饭。在弟弟妹妹眼里,我已经是个大人啦。
记得一年春节,妈妈带我去商场买衣服,我耍小聪明让妈妈给自己买了一块特殊的花布,然后看着妈妈和她的朋友阿姨一针一线的给自己做漂亮衣服,别提有多高兴.大年三十穿上独一无二的新衣服,手都不知道往那儿放,引来左邻右舍小朋友们围观,心里美滋滋的。
我七岁上学,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要求成份论。一天上课,老师说:“第一批要求加入红小兵的同学请举手。”我马上举手,老师问:“小歌同学,你家庭出身是什么?”我用惊讶的眼神望着老师不语。老师随后补充一句:“你家是什么成分?贫农?还是中农?”我恍然大悟:“我家是穷农”。因为,每年过春节妈妈都做菜团子,让我们吃忆苦思甜饭,说这样就能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同学们听到我的回答以后,都说自己是穷农,通过老师的审查,我被批准为第一批红小兵。高兴劲就别提了,真的很自豪。
小时候我们也比父母,但比的不是谁家钱多,谁家的爸爸、妈妈官大,而是比谁家的出身好,既谁家的祖上穷。我是最红的一代红小兵,每天背着军挎包,手里捧着红宝书,胸前戴着毛主席像章,嘴里背颂: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童年趣事数不尽,最让我难忘的还是每周一次的斗私批修会。妈妈主持:“孩子们。一周的时间过去了,你们新背会几条毛主席语录?为人民服务都记住了吗?另外,在哪些方面做的比较好,还存在哪些不足,都要严肃认真的汇报,希望你们踊跃发言”。
听完妈妈的开场白,聪明的我马上起立,大声唱道: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那个万遍哟下功夫,深刻的道理我细心领会,只觉得心里头热乎乎。哎…好像那,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呀,小苗儿挂满了露水珠呀,毛主席的雨露滋养了我呀啊,我干起革命劲头儿足。全家人热烈鼓掌。哈哈
就这样,我们争先恐后,狠斗私字一闪念,把毛主席语录背了一遍又一遍。“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最后在妈妈的表扬声中结束会议。
北国的冬天十分寒冷,很多时候是风萧啸,雪飘飘。我时常带着弟弟妹妹在这样的天气堆雪人、打雪仗,冻的一个个小脸彤红,还说是从小磨炼革命意志。呵呵
岁月悠悠,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每每想起童年,我依然感慨万千……
小歌忆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