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楼主: 青衫司马

连载小说:党政办主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7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衫司马 发表于 2012-11-5 10:00
请看我的这篇文字,《写给大家的心里话》
http://www.qianshanre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 ...

今天一口气拜读了三篇,很过瘾的。期待续篇!
发表于 2012-11-7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给力,期待后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衫司马 于 2012-11-10 20:32 编辑

第二节  官场利益经
    官场如江湖,身在这之中,除了真正不希望自己进步的人,没有谁敢挺起胸膛说:“人在江湖,身却由己。”金一铭也不例外,他从小接受的就是正统的家庭教育,继承了父辈祖辈的正直,发扬了在他们身上仅仅只是萌芽过的官场智慧,在政治上,金一铭是有着远大抱负的,自古忠孝难两全,为了这样的抱负,唯有对不起父母了。
    三天里,金一铭跟父亲聊了很多,父亲用“说教者”的姿态跟金一铭谈各种各样的官场经,作为儿子的金一铭耳朵听着,心里迅速地整理、消化,这些对于他今后在东山县政坛上的发展都是不可忽视的助推剂,只是他纳闷,父亲懂得这么多,自己为何不用。
    三天里,金一铭替母亲做了很多家务,母亲唠叨着跟前跟后、说这说那,似乎对儿子做事并不放心。金一铭懂得,其实,母亲是舍不得自己的儿子去做这些世间的女人都不得不花一生去做的散事,想到这些的时候,金一铭甚至有了回家结婚的冲动。
    三天里,如果说金一铭有什么特殊的经历,那便是同尹恩惠每天的短信往来。自从大学毕业以后,金一铭还是第一次只见过一面就从内心深处对某个异性念念不忘甚至迫切想要再见第二面的,这几天在家里,金一铭时常为这件事而走神,他下不了决心,究竟能否让这种感觉继续发展,毕竟他曾经向自己发誓到了一定的级别再谈儿女私情的。“呸!想得倒美,一副假装正经的样子,尹姑娘还不知道对我有没有感觉呢,别搞到最后是自己一厢情愿就丢脸了。”金一铭看着卫生间墙上镜子里的自己,自嘲道。
    三天的假期对于金一铭这样一个归来的游子而言实在是短暂,在这三天里他没有像从前常住家中时一样到处“呼朋唤友”,甚至于这次回青城县,金一铭没有告诉任何一个在青城的老同学或者老朋友。离开家太久了,难得回来一次,本就应该好好陪陪家人。父亲病着、母亲操劳着,这些现实无时无刻不刺痛着金一铭的心。
    再次回到东山县时,假后第一个工作日已经过去一半了,在房间里收拾好母亲塞的大包小包,金一铭就赶到了办公室。
    “这几天没什么大事吧?”金一铭看着准备站起来的李萍和李元勇,示意他们继续坐在那里,问道。
    “有啊!有天大的事情!”李元勇抢先接过来回答道。
    李萍笑了:“小李啊,有什么天大的事情,我这几天也在,怎么不知道啊?”
    听李萍这么问李元勇也笑了,不过他的笑,类似于QQ聊天中标着“坏笑”的那种表情。
    金一铭一脸的纳闷状,也学着李萍调侃起来:“城关镇就这么大个地方,能有什么天大的事情啊,不会是你个毛都没长全的小李有对象了吧?这可真是天大的事情,你老大我都还打着光棍,你还敢把脚步跑到我的前头了?”
    “金老大,按你说的,跟‘对象’这个词还真有点关系,不过不是我啊,我看是我们的金大主任有对象了吧?”李元勇乐呵呵的说。
    “怎么个情况?我有对象我自己不知道,被你先发现了?”
    “那你放假这几天,离东山那么远,跟谁短信传情呢?你别跟我说,是在短信里谈工作的啊……”
    听到李元勇这么一说,金一铭明白了,是这个小子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给了尹恩惠,早有图谋啊,这下弄得被动了。看到李元勇还想接着扯,金一铭打断了他:“小李,快别瞎扯了,我和小尹只是平常朋友啊,认识都不到一个星期,我都不追究你泄露我手机号码的责任了,你也别在外面乱说,我这人脸皮厚还好一点,到时候给小尹造成不好的影响可不得了啊。”
    李萍自始至终在一旁笑着,城关镇的党政办,永远充满着这些无聊的欢乐,但这种欢乐,是官场中人很少有的真实情感的流露……
    “李萍啊,你过来看一下。”金一铭喊道。
    “金大主任有什么吩咐?”
    “这县政府网站上市民互动栏目里县长信箱给咱们转过来的三封信访信件,跟政府这块儿有联系的,我马上打印下来,你拿到王镇长那里让他批一下,尽快安排涉及到的部门交回复内容到办公室来,记得要让相关负责人签字啊。”
    东山县政府网站上的“市民互动”栏目是信访工作的一种创新机制,近年来东山县所有的县直部门、乡镇都纷纷在县政府网站上统一开通网络信访平台,老百姓有了什么烦心事、不平事,足不出户就可以把问题反映给县乡政府各个部门。网络给东山人提供了一个参与政治的机会和平台,虽然在现阶段有很多群众反映自己所发的信访信件所收到的回复往往是官话、套话,起不了太大作用,但是县一级的信箱不行,还有市级、省级,网络信访回复工作各级都是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如果不能在限定时间内回复,或者多次收到同样的信访信件,都会对“被上访”单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网络信访作为传统信访的探索性补充,为百姓信访增加了一个新的渠道,有其积极意义,值得推广,最终将会成为群众信访的主流方式。
    看着李萍出了办公室,金一铭又将目光转移到电脑屏幕上来:《老镇长不讲情,新镇长表面光,城关镇发展前途渺茫》、《政府强送信访人到精神病院,普通人有冤难伸》、《江湾村村干集体贪污不作为,恳请县领导为民除害》,这三封特殊的信访信件,引起了金一铭又一次对城关镇政局的好奇与思考。
    对于老镇长柳春江如何“不讲情”,金一铭不是很清楚,只隐隐约约听办公室里的人在无意中谈起过,城关镇在柳春江主持政府这一块儿工作的时候,干部职工的福利水平是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与过去的城关镇,与同时期县里的其他乡镇相比,都是最低的。甚至于90年代连续几年累积欠下的三万块不知什么补助,直到他调走之前都没发。“将近十年啊,柳镇长也是的,如果在走之前把这笔钱发给大家了,说不定大家还念他一点好,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镇里的干部职工对他的离开没有一点舍不得。”金一铭常常在心里这样想着,他对柳春江的认识和态度,是微妙的,谈不上太好,但绝对不坏。
    至于新镇长的“表面光”,金一铭其实私下里也听到别人说过的,大致就是说新来的王镇长对前任的评价过于绝对,表态过早,自己上任来又没有按照自己起初表态的去做,反而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亲戚谋利益,在公款接待和工作餐方面对以往的定点饭店过于严苛。另外就是在同书记程殿峰的相处上,丝毫没有前任镇长柳春江那样的硬气,导致的结果就是,城关镇书记一言堂的局面越来越突出,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都因为这种弊端受到影响。
    《老镇长不讲情,新镇长表面光,城关镇发展前途渺茫》这样一类来信,不用看内容,是个人都知道,绝对是城关镇内部职工在网上发的,“幸亏是密件,不然让社会上的人看了,丢城关镇的脸。”金一铭想着,对城关镇的这一类干部打心底里瞧不起,他觉得,反映这个问题的人,表面上看是为了单位发展好,其实更多的还是考虑到个人的利益,这种利益,有经济方面的,有政治方面的,总之一句话,官场中的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套利益经,无论这个人是领导干部,亦或是普通办事员儿。 (2634字)

求评分、求顶贴、求推荐哪!!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衫司马 于 2012-11-10 20:34 编辑

第三节  欲擒故纵计
    金一铭对《政府强送信访人到精神病院,普通人有冤难伸》与《江湾村村干集体贪污不作为,恳请县领导为民除害》这两封信件格外关注,前者是金一铭虽未谋面却可称得上非常熟悉的“残疾军人金焱”所发的控诉信。
    这个与金一铭同宗的残疾军人,原先也是城关镇的一员,只不过他一直是在计生办那边工作,在金一铭到城关镇来的前一年就已经离开城关镇了,离开的原因,没有人说得清。官方的口径是金焱患了精神方面的疾病,有些偏执,不适合再继续工作下去了。可是金一铭曾在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网站或者网页上看到过不少署名“残疾军人金焱”的博文、贴子,内容都是在控诉东山县城关镇的党委政府,控诉执政党的国家安全部门,称他们用一种高科技的手段控制自己的大脑,并私下在自己和家人日常的饮食中投放慢性毒药,造成对身体的伤害,而这种伤害是不易被发现的,最终发展的结果是患上各种癌症、绝症。对于这些控诉文字,金一铭是绝对不相信的,甚至于怀疑金焱是被某些境外敌对势力利用了,因为凭金焱个人的精力、知识水平,很多话他是无法组织出来的。
    “事实胜于雄辩,要不了多久,金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大家就会知道的。”金一铭自言自语道。
    “金主任,你也知道金焱啊,怎么这么肯定会有真相出现啊。”一旁的李元勇听到了金一铭的话,好奇的问道。
    “小李啊,这是敏感话题,我只能跟你说,我在外地有一位朋友跟这个金焱有过一次接触,当时他去南方某省委组织部做交流干部,正好遇到在他们省的省委大院附近静坐的金焱,金焱身上的钱才被偷光,考虑到都是楚江老乡,就接济了他。据他说,金焱独自一个人在外多年,有回家的愿望,只是考虑到家乡很多人对他产生了误解,因此想通过某种方式让东山县的人了解自己的经历,从而接受他。我的朋友算个业余文人,愿意听金焱讲述,然后通过小说的形式,在东山论坛上发出来,东山论坛是咱们东山县最大的民间论坛,东山人对它的关注度很高,到时候一传十十传百,肯定有不少人看到的。”
    “小说的名字定了么?要不跟我说作者名字也行啊,到时候我一定第一个关注,金主任还有朋友在省委组织部啊,也给我引荐引荐呗。”李元勇乐呵呵的说着。
    “傻啊,这样的小说他怎么可能用真名呢,到时候你关注网名叫‘青衫司马’的那个人发的贴子就行了,他跟我说小说的名字暂定为《离世善言》,最终用什么还不确定。我也一直在帮他想。”
    “好!我一定帮着你们宣传。不过金主任,这件事你就别告诉别人了,我小李帮你保密,知道是你朋友的人多了,对你不好的。”
    “还是你想得周到啊,没有白在办公室待着。”金一铭笑了。
    同李元勇聊完,金一铭又回到了工作上,最近一段时间,党政办接二连三的来过一些底下的上访村民,他们说到最多的就是村干部们在年初的时候答应好的一些事情无法兑现,主要问题出在经济上,说那些村干平常利用村里的钱大吃大喝,总是没事就跑到饭店里去打牌,根本不为村里的公共事业花心思。金一铭对这一类的上访案例并不陌生,从前他跟在县委肖远山书记身边的时候,就遇到过不少的反映底下镇干村干不作为的老百姓。
    看着《江湾村村干集体贪污不作为,恳请县领导为民除害》这封人民来信,金一铭是既恨又无奈,恨,是因为他宁愿相信老百姓偏激一点的语言,也懒得去听那些村干部们华丽的解释。他对信件里反映的问题虽然并没有亲眼见到,但能够想象出来,老百姓所反映的,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更何况来城关镇这几个月,他也听过不少关于这个江湾村村干之间有矛盾的传言了。这封人民来信本应该递给程殿峰书记的,但是金一铭鬼使神差地找了个借口,说是里面提到经济问题,让李萍一并送给王镇长,之所以这样,金一铭也一时没想到理由,或许,在他的心里,对程殿峰书记的印象和信任感远远到不上两任镇长吧。金一铭盯着电脑屏幕,陷入了沉思……
    “金主任,金大主任!”李萍见第一声喊没听见,索性将手伸到金一铭面前晃一晃,大声喊道。
    “诶!诶!你吓死我了!”金一铭猛地一下坐直喽。
    “金主任又不知道在想哪位姑娘了吧,萍姐你打断他了。”李元勇在一旁笑道。
    “贫啥贫,”金一铭转身对李元勇说道,随即站起来问李萍,“王镇长怎么说?给我看看他的批示。”
    “别急呀,王镇长让你到他办公室去一趟,透露一下,他好像有点不高兴,金主任你可要注意啦。”李萍手上空空如也。
    金一铭带着满脸的疑惑来到王鑫镇长的办公室里。
    “金主任,坐!”王鑫示意金一铭坐到他对面,紧接着将一张之前打印好的人民来信递到金一铭手里,“以后,类似这样的信件,你亲自送过来,镇里人知道的越少越好,你也是老干办公室工作的了,这个应该懂,不能给镇里干部职工提供谈资,影响工作!”
    金一铭看了看,原来是《老镇长不讲情,新镇长表面光,城关镇发展前途渺茫》,他瞬间明白了,王镇长是怪自己让李萍看到这一类直接给领导揭短的文字,他赔了个笑脸,说道:“是,王镇长,我考虑欠妥,下次一定注意。那今天这几封人民来信怎么处理呀?”
    “喊你过来也不是只说刚刚的话,正好是想跟你商量一下,这次这几封信反映的情况都比较敏感,不过刚刚那个简单,客气一点,敷衍敷衍就行了,倒是后面这两个麻烦,那个残疾军人金焱的情况,你了解多少啊?”
    “金焱以前是我们镇计生办的,听说后来非法上访被关过一小段时间,再后来精神方面出了问题,就一直没来上班过了。”金一铭没有把网上看到许多博文、贴子,以及自己朋友与金焱之间的事情告诉王鑫。虽然自己对王鑫印象不坏,但也并非到了可以说绝对真话的地步,金一铭也清楚,在官场上,没有人可以让自己完全推心置腹。
    “既然是精神方面有问题,那就好办了,书面给甄世华县长做个汇报,说明金焱的情况,网上回复嘛,简单一点,不要说太多肯定的话,尽量不要做太多表态。现在我们说说这第三封,我刚刚到城关镇不久,你比我早一点,对这个江湾村熟悉程度怎么样啊?我看信件内容里写到他们整个村两委班子都有问题,而且貌似有凭有据的,如果真是这样,那情况就复杂了,今年年中就要开始搞村两委换届了,别到时候出现重大上访案件啊。”
    “目前我只听说他们村两委班子成员之间不太和睦,经常互相拆台,工作态度上肯定是有待提高的,至于经济方面的问题,我没有调查过,不太好确定额。”金一铭简单的回答了王鑫的问题。
    “又是经济问题,柳镇长在的时候怎么留下了这么多遗毒啊。”
    看着王鑫言语间又透露出对柳春江的不满,金一铭心里也不是滋味,他接过话说道:“柳局长以前在镇里的时候,其实财政方面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
    “什么情况?!乡镇的财政还有不是行政一把手管的?”王鑫对此很是诧异。
    “我刚刚到城关镇来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一次我拿着一个柳镇长批过的一万块钱的条子去财政所,哪知道徐所长根本不给钱,说是超过一万的还必须要程书记签字,我当时就纳闷了,后来我问办公室里的几个人,他们都不知道具体情况,其他在城关镇待的久的干部我也不好去问了。”
    “这还真是个怪事了。”王鑫摸了摸头,说道。
    其实,金一铭问不出这件事,也是很正常的,之所以出现那种情况还是在2005年柳春江刚刚当上城关镇镇长后不久。有一个星期一早上柳春江刚刚到办公室,椅子还没坐热就有一个年轻的姑娘走了进来,手上拿了个三万块的条子让他签字。柳春江最忌讳的是一周的第一天别人来让他签字的,加上他看到条子上几乎什么重要信息都没有,就说了这个姑娘几句,没想到对方昂着头嘴里骂骂咧咧地走了。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程殿峰召开党政联席会,不知怎么的就推动班子成员投票通过了一项新规定:“城关镇今后的财政支出,超过一万元的,必须要党委政府双方都同意。”
    再后来,柳春江才知道之前被他赶走的那个女人,竟然是书记程殿峰的情妇。“妈的!就算我当时知道,也不给你签,开玩笑,三万块钱就这样随便支出去,出了问题不找签字的我,难道还找你程殿峰啊!你爽了,风险我担着,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嘛!”当柳春江知道这件事后他不只一次在背后骂着。
    关于江湾村的问题,金一铭没有多说,只是在王鑫的面前平淡、消极对待。心里想着,城关镇的各个村、各个居委会的人员,大都是程殿峰书记说了算的,因此出现任何问题,肯定都与程书记有一定关联,如果这个时候同镇长王鑫一起去查了,说不定会打草惊蛇,倒不如让那些腐败的问题继续腐烂下去,等发酵到一定程度再掀开盖子,一定会让人闻到不一样的气息,这种气息,不仅会让矛头对准江湾村,甚至于牵出他们背后的人物或者势力,也是有可能的。 (3358字)

求评分、求顶贴、求推荐哪!!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衫司马 于 2012-11-10 20:57 编辑

第四节  难过春节关
    “啪!”
    政府院子里传来一声鞭炮响,金一铭放下手中的《工作周志》,从座位上站起来,向办公室外边走去。
    “原来是小孩在放擦炮啊!”金一铭笑了笑。擦炮是一种小型鞭炮,火药含量低,对儿童的安全威胁较小,相信读者们跟我一样,小时候为了要钱买这个,在长辈跟前没少撒娇。
    “小李,你看看今天几号了!”金一铭回头对办公室里正在玩电脑的李元勇说道。
    “今天星期五,元月21号了!”
    “不是问你阳历,今天农历多少号了?”
    “等一会啊,”李元勇一边说一边掏出袋子里的手机,“农历腊月十八,怎么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还有五天就是小年了。”金一铭叹道。
    “不对啊,金主任,二十四还有六天。”李萍接过话。
    “我们家那边过小年是二十三,跟你们东山这里不一样的,又是一年春节到啊。”金一铭又叹道。
    “过年好哇,金主任你叹气干什么,想家了?”李萍笑着。
    “想家倒好一点,现在不像跟在肖书记后面了,行动自由些,过年回家也可以早一点。只是春节这个关,我这个做党政办主任的不好过啊。”金一铭露出一脸苦相。
    见李萍还是没反应过来,金一铭转向李元勇:“小李啊,咱们城关镇以前给县里领导拜年的单子办公室有么?”
    李元勇和李萍一脸诧异,似乎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难道以前冯政法在党政办的时候没搞过这些?”金一铭更是满脸诧异。
    “金主任,给上面领导拜年的事情我们小办事员儿哪里晓得啊,就算知道也都不会让我们参与的,何况我们根本不晓得还有这回事。”李萍答道。
    金一铭点了点头:“也对,这些事情你们现在还不需要接触太早。不过以后你们就慢慢知道了,在行政上工作,表面上风风光光,其实,还有很多无可奈何的事情啊,但是这个难过的关就有好几个,你们现在还没有这个感觉,等到到达一定位置的时候就要经历了。”
    李元勇来了兴趣:“什么关啊,金主任给我们拣两个最难过的说说啊,传授一点经验,老实说,我对行政上的工作是一窍不通啊。”
    “小李也学会谦虚啦!”李萍笑了笑,也表现出想听的样子。
    金一铭于是清了清嗓子:“这第一个就是过年过节的年关、节关。从前穷人过年如过关,意思是指每到过年,不但没有钱买年货,讨债的还会上门逼债,年不好过。现在这样的情况应该没有了,即使有人穷一些,每到过年,咱们政府也会关心关心、安排慰问,不至于过年如过关。但是现在倒是出现了领导过年过节如过关的怪现象,逢年过节送红包收红包,有着巧妙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平时送礼太惹眼,难免让人觉得有权钱交易的意味,过年过节送礼,可以冠冕堂皇地说是纯属正常交往,打上传统文化的幌子,这样领导在推辞方面就难了,而且每当这个时候领导的警惕性极易在节日的欢乐中放松,腐败之门极容易被打开,很多领导搞到最后灾难临头,因此这些年领导们都学聪明了,但是聪明了,自然就觉得这样的年和节难过了。其实我觉得吧,这当领导也挺难的,连过年过节都像过关一样。
    再有,我觉得唯一能跟年关、节关相同等的,还有一个,人情关!我是学中文的,就先从字面上跟你们说说,人情人情,人就是人与人,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是高等动物的本能。人与情一结合,就叫人情,我们老家那边叫“人味”,还有诸如以前一些古代小说,有一种叫世情小说,也就是关于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系的小说,因为人组成了人世,所以,人情也叫世情。所以,我们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说哪个哪个不懂人情世故,也就是类似的意思。总之一句话吧,人情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生存关系,我们生在这个人世,没有人情就不可能生存下去。领导们当然更是这样,本来普通人,需要面对的人情会很少,但是一旦当了领导,七里八乡的人都会通过各种渠道跟你攀上关系,这样一来,你个做领导的,有身边人托你帮忙,如果只是一味的正派,不顾及这些人情,表面上看是你身子正,实际上长此以往,会让人对你的评价越来越负面化,最终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年关、节关和人情关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造成很多领导早早衰老、甚至于不慎落马的重要原因啊。”
    听到金一铭的这一番话,二李都感叹不已。
    “真是想不通,当官压力那么大,怎么那么多人都为了那个位子争来争去啊,搞得打压别人,又折磨自己。”李萍说道。
    “萍姐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以前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说‘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咱们公务员工资待遇低,唯一最胜于其他行业的也仅仅是养老方面。如果那些人不想办法当官,不掌权,他们岂不是真的‘两袖清风,袋内空空’了?只有当官掌权,他们才会有灰色收入,才能赚到钱啊。”李元勇似乎非常自信地说着。
    “小李说得不是没有道理,目前国家在灰色收入的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去制止,某些当官的会说,‘过年他来我家拜年,给个红包,就一点钱,也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这个也能算行贿受贿了?’确实没办法算啊!但是就像咱们这样的小公务员,也没人给我们红包啊,给,是因为有求于对方,还是变相的权钱交易,这就显示了灰色收入的不合理和不应该。”金一铭喝了口水继续说道:“但是,大家求官也不只是因为钱,地位也很重要,咱们国家几千年的价值评判标准——‘当大官,光宗耀祖’,这是很难在人们心中抹去的,人们一边骂那些当官的,一边又巴不得自己能够当官或者是跟自己关系密切的人能够当官,这也是社会的悲哀呀。”
    “金主任你说领导怕过年,那你怎么也怕啦?”李萍笑着。
    “我自己虽然不用担心这些,但是现在身为城关镇的党政办主任,就不得不为我们镇的发展考虑,以城关镇的名义给上面的领导送礼,那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对城关镇也可以多多照顾啊,没法子,这是社会现实,谁都逃不了。”金一铭叹了口气。
    李元勇和李萍默默无语。
    “小李,我出去一下,办公室有什么事情你和你萍姐看着办,实在有麻烦打电话给我就行。”金一铭说着,往外走去。
    “小金,噢,金主任,难得有空啊,到我这儿有什么事?”政法委员冯玉林笑着从办公桌旁站起来。
    “冯主任,我有事要向你请教啊!”
    “金主任年轻有为,还有什么事难住你,让你找我这个老家伙啊,尽管说,我知无不言。”
    金一铭知道,冯玉林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干部,只是碰到的领导不好,没有办法,自己应该对他抱有足够的尊重。于是金一铭摆出亲近的姿态把冯玉林扶到椅子上坐下,然后从门口搬了个小凳子坐在他旁边,说道:“您还是喊我小金吧,马上春节要到了,关于拜年的事情我想跟前辈您请教哇,我刚刚到城关镇不久,不知道以往每一年春节的时候我们镇给县里哪些领导拜年的?”
    冯玉林笑了笑,似乎是对金一铭的态度又意外又惊喜:“金主任,拜年不能只给领导哇,还有县里几个重要的部门,他们对我们镇的发展都是有影响的。领导嘛,县里11个常委是肯定要到的,然后就是人大的常务副主任、几个副县长;部门的话,县里一些重要的科局也要到,像财政局,那肯定是排第一的,再有就是交通局、国土局、住建局、环保局等等,对了,还有咱们老镇长柳春江现在所在的水利局,我一时说不全,等会我列一个单子给你,把送的东西标准也列出来,你拿给王镇长批,对了,我的个人建议,王镇长批之前,你得先给程书记看看,他同意了你才能拿到王镇长那里去,原因我不用多说,这些发生在我身上的悲剧,不能在你这样一个年轻人身上重演啊……”冯玉林显然是对金一铭印象有了大转弯了,跟他又说了一些掏心窝子的话,也难怪,冯玉林在城关镇的领导干部当中,本来就是最老实本分,待人最和善,对工作最尽心的,他看到金一铭来到城关镇后的一系列作为,也是从内心里感到高兴。
    金一铭对冯玉林的态度很是感激,两人继续寒暄了一会之后,金一铭微笑着拿着冯玉林写的清单离开了对方的办公室,开始着手准备春节的拜年事宜。
(3044字)

求评分、求顶贴、求推荐哪!!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1-11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更多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衫司马 于 2012-11-19 21:41 编辑

《党政办主任》剩下全文章节

第七章  
新年期待新气象
第一节  忙碌的管家
第二节  书记的指示
第三节  母亲的担心
第四节  初尝爱情味
第八章  新年必有新动作
第一节  酒杯碰撞中试探
第二节  一个好汉三个帮
第三节  包含心思的拜年
第四节  不再沉默的管家
第九章  你不知道的基层一
第一节  直选背景下的农村
第二节  新型农民的经济观
第三节  农业文化的大变革
第四节  城乡统筹后的担忧
第十章  你不知道的基层二
第一节  乡镇政权是个什么
第二节  酒精考验的土八路
第三节  无休止的上访案件
第四节  基层的快活与煎熬
第十一章  新陈奂生上城
第一节  体会领导的无奈
第二节  神奇的官场太极
第三节  热爱家乡的商人
第四节  政商合作如是说
第十二章  爱情在春天萌芽
第一节  天上掉下个尹妹妹
第二节  治疗伤疤的好方法
第三节  爱情不要社会糟粕
第四节  官场改变每一个人
第十三章  村委换届风波
第一节  不正常的正常
第二节  沉默后的爆发
第三节  操心的大管家
第四节  平地下的地雷
第十四章  大于马的活骆驼
第一节  所谓党委研究
第二节  镇里的新博弈
第三节  文明人的诅咒
第四节  虚惊仅是虚惊
第十五章  官场中的急转弯
第一节  金一铭的选择
第二节  程殿峰的预感
第三节  成熟的代镇长
第四节  肖远山的隐忍
第十六章  变味的驻京办主任
第一节  皇帝的新装
第二节  李萍的态度
第三节  利益大于情
第四节  驻京办主任
第十七章  引火烧身
第一节  招商引资
第二节  贵族生活
第三节  及时行乐
第四节  落荒而逃
第十八章  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节  新的官场协议书
第二节  天上掉下个馅饼
第三节  又一党政办主任
第四节  王鑫的独具匠心
第十九章  黎明前的黑暗
第一节  关于肖远山的传说
第二节  朝中无人做官不易
第三节  非秘密的秘密会议
第四节  集体上访的老百姓
第二十章  城关镇的曙光
第一节  小城的网络丑闻
第二节  愚蠢的举报材料
第三节  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四节  城关镇迎来曙光
后  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衫司马 于 2012-11-19 21:55 编辑

第七章  新年期待新气象
第一节  忙碌的管家
    东山县民间的拜年传统,一般来说,正月初一初二是到最亲的人家,初三才开始陆陆续续前往各个亲戚处拜年,而整个拜年活动必须在正月十五之前结束,这是延续很久很久的民俗了,至今未曾改变。为了配合民间的拜年传统,东山县的官场上也渐渐形成了一个拜年潜规则:给重要领导拜年,必须抢在农历腊月三十之前,最迟不过三十当天中午;到其他人家或是单位,最好安排在正月初八到十五之间,起点放在初八,是考虑到机关和事业单位普遍都是在这一天进行节后报到。金一铭过去春节前后也曾跟随肖远山书记到部分省市领导处拜访,大致了解了一些关于这方面活动的规矩,尽管如此,独自操心整个单位的拜年工作,金一铭还是第一次,难免感到自顾不暇,因此,年终城关镇里的一些无关痛痒的大小事务,他便交由办公室的二李去做了,自己则一门心思的扑在拜年工作上。
    “程书记,这是我整理好的,预备今年过年拜访的领导和单位名录,跟您汇报一下,您看可有什么需要增删的?”金一铭假装恭恭敬敬地将自己从冯玉林那里借鉴后打好的拜年清单交到程殿峰的跟前,因为他知道,对方最享受的,就是城关镇其他的工作人员对自己的绝对服从和绝对崇敬。
    “你坐一会,我看看。”程殿峰没有抬头,淡淡的说了一句后就只是伸手接过清单,放在桌上看起来。
    金一铭对程殿峰的态度自然有些不悦,不过现在的他也不能表现出来什么,于是就随便找了个椅子坐在程的桌前。
    “金主任,这个清单你哪里弄来的?”程殿峰问道。
    金一铭愣了一下,不知道程书记话里的意味,于是只得老实地回答:“噢,忘了跟书记汇报了,我刚刚到镇里不久,很多以前的具体工作和涉及到的人事还不是太熟悉,这一次是从冯政法那里取经的,书记是不是觉得哪里不合适,我来改。”
    “嗯,不错!金主任做事很灵活,不像老冯,呆板!党政办主任嘛,就是要会处理各种情况,像他那样不主动学会懂人事的人,怎么能当我们堂堂城关大镇的管家呀!你列清单的总体不错,只是少了几个对象啊:县直重要科局方面,像水利局柳局长,他是我们城关镇的老领导,现在的位置对我们也很重要,不能不去;人大和政协的主任、主席们那里也要跑跑,明年县里要开两会了,说不定他们就有对城关镇有利的议案、提案出来,临时抱佛脚不行,我们得提前做工作;还有,今年要适当扩大县直部门的拜访范围,有的科局虽然表面上看来不重要,但关键时刻他们手中还是有那么一票的,我们就算不能保证他们全都支持城关镇,也不可以把他们拱手让给别人啊。”程殿峰一口气说了三个方面的问题,这让金一铭从内心里感到佩服,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在行政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其高超的官场交际能力是自己短时间内难以超越的。
    “都记下了,那程书记,在具体的礼物方面,您有没有什么要求?都按照怎样的标准去办啊?”
    “镇长是管财的,具体到这一方面的事情你去和他商量,不过对于县里的主要领导,我得定一个标准,红包嘛,每个人不得少于五千,烟酒的话,你看着办,档次高一点的就行。”
    “好,我过两天就把与王镇长商量好的方案报给您批,那我先回办公室了?”金一铭合起文件夹准备离开,这时程殿峰又说道:“对了,还有一件事,你替我准备一些明信片,以我的名义打好祝福语,给他们拜年的时候顺便放在烟酒盒里,这事就不用跟王镇长提了,你知道吧?”“好的!书记放心!”
    已经是寒冬腊月了,金一铭从书记办公室里走出来回到党政办的时候脸上却还带着若隐若现的汗珠。这短短的一刻钟,金一铭从程殿峰那里获得的信息量太大,大到他忽然间明白城关镇为何多年来都是由程殿峰一人执掌全局——如此心机、如此精明,程殿峰的官场经,在基层政坛中,恐怕实在少有人学到。
    “程书记现在就开始为自己今后的归宿铺路了,原来他还是不满足于‘老死’在城关镇哪!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这个几年前他就可以得到的位子,一定要等到自己拥有了东山官场中与自己同龄的其他人所不能获得的利益之后才去从容上任,真是让人听来瞠目结舌!”金一铭心里想着,不禁为自己在城关镇的未来发展担忧,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肖远山书记交代的任务,如果不能赶在程殿峰安全着陆之前完成,一旦他进入了县人大,就不好再深挖下去了,毕竟是人都有老的时候,官场中强调“得饶人处且饶人”,程殿峰都已经退到后方了,再穷追猛打,难免招来他人闲话。
    一直到大年三十的上午,金一铭才陆陆续续跑完了先前清单上所列出的一些重要单位和县领导的住所,拜年行程的最后一站是水利局,金一铭照例是带着礼物去往一把手局长的家里,与其他单位不同的是,金一铭在柳春江那里感受到的,是真正的朋友之情。
    柳春江对收到程殿峰的明信片感到很意外,但很快又流露出十分理解的表情:“这个老程,还是那个样子,算计的东西太多,都多大年纪了,还没有自知之明,老想着进步、进步,也不看看自己的水平,混到今天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看来柳局长对程书记的态度还是没改变哪!”金一铭听柳春江这么说,不禁笑道。
    “让金老弟你见笑啦,我可不是那么一个小心眼的人,刚刚也只是说了一些实话啊。跟你说,我从城关镇出来后,反而释然了,现在在水利局,我是一把手,车子、票子如何用,饭局、娱乐活动如何安排都是我说了算,这比在城关镇当那个窝囊的镇长要好多了。另外啊,我跟程殿峰那个家伙也没什么隔阂了,现在都不在一起工作,还老是那么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过不得的,没有意思,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你不知道吧,我到水利局工作之后,还常常跟你的程书记一起打牌呢!彼此都无所谓了,毕竟没有直接的矛盾嘛!”
    金一铭听着柳春江的笑谈,不禁再次感慨:官场中人的交往,是真的类似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想当初自己亲眼所见,城关镇的书记与镇长之争“如火如荼”,到如今却被双方一笑了之了,可见从前的程殿峰与柳春江,只是为了彼此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而争,而并非在根本上存在矛盾啊。想到这里,金一铭陷入了沉思:自己跟东山官场众人的关系呢,是否也同程柳二人一样,靠某种利益在维系着?“肖远山”、“柳春江”、“王鑫”、“程殿峰”……这一个个官场角色的姓名,在金一铭的脑海里一一闪过。
    忙碌了整个年终的城关镇大管家,就这样被自己所设计的怪圈给套住了,不过他很快调整过来:对于肖远山,自己同他的关系早已经超越了官场,如果说单纯靠利益维系,那肖远山最初根本没有必要将自己这样一个小人物带在身边细细教导,他们俩,更多的应该还是老乡的情分和师兄弟的友谊,以及在行政这条道路上共同的理想与抱负。对于柳春江和王鑫,他们只不过是自己在城关镇这个舞台上演出时偶然出现的配角,是否存在、如何存在都不会对整部戏产生大的影响,唯一值得一取的是,这两个人在工作态度和做事风格上,与自己有着或多或少的共同点,至少他们都不是只吃饭不做事的主儿,心里还是装着一点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本地区的发展进步的。
    过去的一年,金一铭经历了太多,先是在肖远山书记的身边,见识到了领导的领导给领导带来的压力,最终连肖书记本人也不得不将自己的秘书提前下放到基层,充当上级领导政治斗争的工具。再后来,金一铭所到的城关镇,其政坛的水深,甚至不亚于东山一县,好在城关镇的换届风波因金一铭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得以尘埃落定,然而,其他的怪事还是随着金一铭逐渐融入城关镇而一一被发现:镇长被挪、书记一言堂、干部两极分化、群众问题增多……这之中的每一件事都是金一铭未曾感受至深的。
    “新的一年,城关镇会不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呢?”金一铭坐在长途客车上闭目养神。这一天,在结束了对柳春江的拜访之后,交代好春节假期值班的事宜,金一铭终于踏上了过年返乡的路途。 (3058字)

求评分、求顶贴、求推荐哪!!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1-22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衫司马 于 2012-11-23 09:35 编辑

第二节   书记的指示
    金一铭的老家青城县,位于楚江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是一座总人口不超过40万的小县城,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楚江省地图上毫不起眼的地方,2010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16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将近8500元。青城县所在的青城市,也算是楚江省所有地级市中最小的一个,但其各项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水平均位于全省前列。
    或许人们会问,是什么原因促使青城地区发展如此迅速?客观的说,人和是根本,地利是基础。
    青城地区有着丰富的铜矿资源,早在商周时期便是长江流域重要的青铜器生产基地,到了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商贸的活跃更使得青城铜矿在整个楚江乃至华东地区都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以至于当地的城市名称也因铜的颜色而命名为“青城”。
    说到人和,自然首先要讲讲青城的老百姓,与楚江省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青城地区的老百姓大部分都是世代从商的,当然,这里所说的“从商”并非都是指“富商巨贾”,也有相当一部分挑着“货郎担”奔赴楚江全省各地的小买卖家。但无论大小,商人的头脑总是充满着利益和为获得利益而特有的思维的,这就与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不仅推动了青城地区经济的发展,青城市委市政府所推出的一系列新政策、所采取的一系列新措施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他地市相比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操作起来就顺利多了。地区的发展除了老百姓的支持更离不开党委科学的决策和政府务实的执行力,在这两点上,青城的老百姓也是很幸运的,改革开放之初,几届市委书记和市政府市长都是踏实肯干的少壮派,最终也都提拔到了省里不同的领导岗位上,以至于三十多年里,陆陆续续来到青城任职的各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都不自觉地秉承了这一传统,互相配合,共同为青城的发展决策献力,青城市的发展在全省树立了一个典型,甚至在某些方面引起了中央的注意。近两年来,涉及到行政机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改革等很多方面的工作,中央都选择在楚江省青城地区首先试点,这便是对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肯定之一。
    青城地区独特的氛围对生于斯长于斯的金一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上初中开始,因为中考政治的需要金一铭就经常阅读父亲从单位带回来的各类党政报刊杂志,加之父亲经常给他讲从前在基层工作时与老百姓之间发生的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故事,使得金一铭从小便对政治很感兴趣,或者准确一点说,是对青城地区特有的良好政治氛围感兴趣,这其实也不自觉地为今后他自己走上行政这条路做了很好的铺垫,工作以后的金一铭,给领导和下属最直观的就是一个“做人谦虚、做事踏实”的年轻干部形象。
    金一铭的父亲原先一直在青城市的城郊新区区委工作,按照惯例他们一家是可以住在区委大院的,但用金清风的话说,他没想到青城地区的官场中人也已经在日益充斥着金钱、利益、浮华的社会里慢慢变得失去良知了,对整个青城官场,他感到失望甚至是厌恶,不想再与他们有任何瓜葛。如此一来,金一铭一家就搬回了位于青城县农村的金氏祖宅,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简单生活,金一铭起初不忍父母委屈,但想到农村的自然环境优于城市,对父亲的恢复和母亲的身体都有好处,也就没有提反对意见了。
    对于儿子大学毕业以后考回到青城县的公务员队伍,金清风自始至终都是持反对态度的,这自然与他自己在青城的惨痛经历有关,他不想儿子也陷入到官场的泥潭之中,于是不只一次的动员儿子继续考试,争取早日离开青城。不想金一铭在乡镇一待就是五年,其间没有遇到一次合适的考试机会,同时,由于他本人身上与父亲相同的直率性格,加之唯一的靠山——青城市政协主席肖云天又在金一铭工作的头一年就光荣退休,人走茶凉,本就属于冷衙门的政协机关,根本帮不了困在乡镇的金一铭什么忙,这些因素导致金一铭在青城乡镇的五年岁月可谓是如同坐牢一般。等到五年后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金一铭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并且过关斩将,一路“杀”进了楚江省委办公厅,被父亲笑称是鲤鱼跃过了龙门。而一向对金一铭冷淡的乡镇领导,也如变脸戏子一般,让金一铭时刻感觉对方似乎是自己的下属,甚至连青城县委县政府也将“关怀群众”的“触角”伸到了远在农村的金氏父母处。对这些官场中的丑恶嘴脸以及他们虚伪的、抱有目的的行为,金一铭没有像从前一样,表现出任何反感,因为自从得知自己被省委办公厅录取的那一刻开始,他便对过去五年的经历做了一个深刻的反省,仿佛一夜之间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或许有人会产生疑问,只是走进了省委办公厅而已,级别上还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办事员,金一铭值得青城县的各级领导们这样捧托么?其实,不用说一个公务员身份的办事员,就连省里机关单位的司机甚至是看门老,在基层的干部看来也是巴不得全要结交的,更何况是省委办公厅这个楚江省最大的衙门,即便是最底层的办事员,只要是衙门里的人,与任何基层干部相比那都毫无疑问是更容易进入省委领导视野范围内的。金一铭是重点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又有着五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被哪个主要领导赏识,安排为贴身秘书,退一步说,就算不跟领导,金一铭跟青城县的这些土干部们相比,找省委办公厅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办事那也简单得多,关系网一环套着一环,说不定就对青城县未来的某个项目上马或者政治的需要有所帮助。这样看来,金一铭对于青城县各级领导干部的意义就不一样了,金父金母的特殊待遇也好理解,虽然,这不公平……
    习惯了儿子每年过年提前一两天就回来的金清风此时见到匆匆忙忙,赶在傍晚之前才回到家里的金一铭,一脸的不悦,不过见到妻子瞪着自己,他很快调整过来露出笑容:“儿子,怎么搞的,弄这样迟才回来啊,是不是路上耽误了?你妈还指望你回来一起包汤圆呢!这下搞得她一个人忙坏了。”
    “老爸,我今天上午才忙完镇里的事情,中午才坐上回家的车子,差一点就没赶上了。”金一铭放下东西,边换鞋边答道。
    “都过年了还有什么忙的啊,虽然是一个乡镇的管家,总不至于年都不让你过好吧?!”金清风似乎很不能理解。
    “儿子一回来你就唠唠叨叨,什么时候变得跟女人一样了,他有他的事情,我们做老人的管那么多干什么,儿子又不是小孩了。”金一铭母亲护犊子的声音从厨房里传来。
    “妈,谁说你们是老人了,还没抱孙子呢。爸他不知道,现在的乡镇跟他们那个年代不一样了。”
    金一铭简单收拾好后,就接着跟两位讲起了自己连续几天的拜年经历。“爸,尤其是我现在所在的那个东山县,这种风气远远比咱们青城县要厉害,我整个人都跑伤了,本来准备安排办公室另外两个人分担一点任务,又怕他们没搞过给我捅娄子,所以那么多领导和单位都是我一个人跑的。”
    “老金,我怎么说的,外面不一定都比青城好,你还不相信,眼界就放在这个小地方是不照的,唉,儿子你本来在省里好好的,一定要再下去干什么嘛。”
    “你懂什么啊,我们党的干部,不管以后到哪个位置,都少不了要在基层待的,你看电视里、报纸上那些中央领导的简历,哪一个不是上过山下过乡的。”金清风似乎又来了精神,的确,对于他这样一个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太久的人,不对政治敏感,还能怎样呢?
    “爸,我可不期望自己当多大领导,能够安安稳稳度过一生就行了,当大领导压力也大,还要时时刻刻提防着别人,累啊!”
    “你小子别瞎说!既然这样那你一开始还考公务员干什么!?告诉你,当大官不只是为了求名誉,很多事情,很多好事,只有官越大才能做得越多,你当官不是为了你自己,更不是为了我和你妈,你要对得起‘人民公仆’四个字可知道?”金清风一激动就忍不住从轮椅上站起来,没注意,晃了一下。
    “哎哟爸,慢一点,别搞摔倒了,我都听您的还不行嘛!”金一铭吓得赶紧跑到父亲身边扶住他。
    “儿子,别怪妈啰嗦,你们爷俩就知道谈政治,懂点人情不?”
    “什么意思啊妈?”
    “那个肖远山书记,你可计划什么时候给他拜年了?你说是他一直带着你的,对你很不错,如果忽略了是不是不应该啊!”
    “对啊!以前当他秘书,经常在一起就没有考虑这些,现在离开他身边也有一段时间了,还没有跟他再有过长时间的接触呢。”金一铭摸了摸头。
    “那就赶在这个正月,一定要去一次,人与人之间久了,关系就慢慢淡了,你爸和我没有什么能力,是你自己要走这条路的,好不容易有了这样一个赏识你的领导,不能搞到最后你自己丢了这层关系呀。”金一铭的母亲不知什么时候也对政治上的事情关心了起来,估计还是陪着丈夫走过每一段路,有过切身的体会吧。
    “嗯,今晚吃完饭我就先打个电话,到时候再看。”
    一家三口,中国现代家庭的标准配置,金一铭只有在这里才会有彻底安心的感觉。一个人,不论他在外面有多大的成就,没有谁不渴望常与家人团聚,金一铭亦是如此。窗外不断有焰火的闪烁,此刻金一铭和父亲母亲围坐在沙发上看着年年轮回的春晚,忽然一个人的名字从他的脑海里闪过:尹恩惠,她现在是否也在电视机前呢?金一铭拿起手机,准备拨出一个号码,不过这个号码刚输好,他又果断的删除,拨通了另一个人的手机。
    “喂!诶!肖书记,您接电话方便么?”
    “一铭啊,我在家呢,刚刚吃完饭,过年好哇,有什么事你说。”电话那头传来老领导肖远山富有长辈气息的声音,这一直是金一铭跟随他多年来倍感自豪的,因为肖远山并非对身边每个人都这样说话,更多的还都是带有领导的口吻,唯独对金一铭,他几乎没有摆过一次领导架子,这在如今的领导干部当中,也是少有的。
    “书记,正月哪天您在家不忙,我想去给您和阿姨拜年,对了,也想看看文萱啊,自从她上大学后我就很少见到她了。”
    “大过年的还让你跑这么远,那多不好啊,回头我们上班了,我让小萱去东山找你,你带她到几个比较好的景点转转。”
    “没事儿书记,其实我是想,我到城关镇那么久了,还没回您那儿详细汇报在城关镇的工作情况,正好借这个机会了。”
    “这样啊……那好,我初五之前也要到处走亲戚拜年,要不你初六来我家吧,只是陈师傅正月我给他放了假,不然让他去接你,县里到市区路虽然不多,但是怕正月坐车不方便哪。”
    陈师傅是肖远山的专职司机,像这样能在春节期间自由行动的司机,那在东山县的行政上也是很少见的了,原因自不必多说。
    “当然不能麻烦书记您操心啊,我这边能弄到车子,到时候一定准时到,书记放心。”又是简单的几句之后,两人挂断了电话。
    接下来的几天,金一铭过着近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家里,衣食住行总是母亲在操着心,不过能每天看到儿子,就是为人母最大的期望了,因此她丝毫没有感到累,反而劲头十足。
    好不容易,初六到了,一大早,金一铭就带着备好的礼物,开着从同学那里借来的车子往青城市区赶去,这个同学是经营汽贸店的,弄一辆车子自然不在话下。
    “小金啊,你来了,快进来,外面冷,小萱,拿一双暖鞋过来给你一铭哥穿。”给金一铭开门的是肖远山的妻子,他们家金一铭来过不少,也彼此都很熟悉,肖远山更是让自己的女儿肖文萱把金一铭当作学习的榜样。
    “谢谢阿姨啊,肖书记呢?怎么不在家呀?”金一铭随口问道。
    “噢,他去早市上买鱼了,说是你要来,让我给你烧一条新鲜的,家里的鱼都放了好几天了,不好吃。估计等会就回来了。”
    金一铭心里一暖,似乎外面已经不是寒冬腊月。说话间,外面响起了开门声,金一铭赶快忍住“鼻酸”,到门口等着。
    “肖书记!”
    “一铭啊!来,把鱼拿给你阿姨,我来换鞋。”肖远山向金一铭递过袋子,来不及多说就弯下腰脱鞋了。
    “爸,你快来看看,你的秘书给你带了不少东西呀!有秘书就是好!”肖文萱在沙发上坐着,似乎有些不高兴。
    金一铭心下想,坏了,忘记给这个小丫头带礼物,凭她的脾气肯定一时不肯罢休的。
    “丫头说什么啊,你一铭哥现在也是乡镇领导喽,怎么还能称作是我秘书啊。”肖远山笑道。
    “谁说他是我哥了,我没承认啊!”
    “小萱,是我错了,你就消消气吧,回头补给你。肖书记,我忘了给小萱带新年礼物,她生我气呢。”金一铭红着脸说道。
    一旁厨房里的肖夫人也笑了:“一铭啊,别听小萱瞎说,都这么大的姑娘了,还像个孩子一样。”
    “那必须的啊,小萱在我们眼里永远都是孩子,”肖远山接过话,“小萱,快给你一铭哥泡杯茶,天冷好捂手。”
    “那好,下午让他陪我逛街去,这次是他不对,我就要得理不饶人一回,一铭哥,你说行不行?”
    “那我得听你爸爸安排呀,你说的,我可是他的秘书。”
    “爸!”
    “一铭,等会吃完饭我们坐一会,然后你就带她到市区转转吧,这孩子,脾气来了我也没办法。”肖远山无奈道。
    “好!小萱,等会上街再给你买礼物。”金一铭从肖远山眼睛里看到的,是一个父亲慈爱的眼神,丝毫没有工作中的那种威严。
    午饭后,肖远山的书房。
    “一铭,你说说你到城关镇这四个多月,都有什么收获啊?”肖远山靠在椅子上,点燃了一支烟。
    “收获嘛,我觉得在党政办主任这个岗位上工作与从前我在青城县的乡镇完全不同了,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基本上涵盖了整个城关镇的方方面面,确实学到不少东西。不过更重要的是,我对城关镇过去直到现在的一些人事方面的信息了解不少。”
    “恩,说说看!”
    “也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就拣两个最重要的人说吧。程殿峰书记,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全镇的重大事项决策和人员安排上往往是他一个人说了算,这是县里行政上不少人都知道的,甚至是见怪不怪了。但另外一个信息我觉得很重要,据我了解,程书记在个人作风和经济方面都有问题,不过我不确定,也不是太相信,毕竟现在关于行政干部的各种谣传都有。”
    “嗯,程殿峰的事情我多少了解一点,等会跟你说,你先谈谈城关镇两个镇长,已经走的柳春江和刚来的王鑫,对他们,说实话,我不是太清楚各自的情况。”
    “柳镇长嘛,说句没大没小的话,他是有一点不争气,本来我觉得柳镇长一直是个实干家的,最多也只是在职工福利方面有些缺陷,根本没想到后来会出那样的事情,真的很遗憾。王鑫镇长从目前来看也是挺不错的,做人做事都还比较正派务实,只是他与程书记的关系究竟怎样我暂时还不清楚。”
    “一铭成熟了啊,跟以前在我身边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观察人很到位。这个程殿峰,说实话,县里几个常委对他都比较反感,据说他倚仗凌文武书记,很少把东山的一些干部放在眼里,我是很早就想把他弄到闲职上了,但是你也知道,东山政坛的水太深了,没有合适的理由,根本不好操作。”肖远山对金一铭的汇报表示了肯定。
    “肖书记,关于程书记的问题,最近我找到了一个突破点,之前我从网上信箱看到了,现在城关镇的村干队伍中有不少存在问题,群众的反响很大,而城关镇的村居干部基本上是程书记定的,大都跟他联系紧密,我想马上到来的村两委换届可能会暴露出来不少问题,能不能利用这个情况来将程书记……”金一铭没有将后面的话说出来,因为他知道,作为程殿峰的下属,他不好在肖远山面前明说。
    肖远山沉默了一会,问道:“你对这个把握有多大?”
    “照目前我所了解的情况,出事情的可能性很大。”
    “那好,我们这样,”肖远山将抽了半截的烟摁灭,坐直身子说道,“你密切注意城关镇各个村的情况,最好是找机会多下去走走,一旦几个月后的村两委换届出现问题,你立马跟我汇报,我们就逮着这个事情不放,紧接着就让纪委参与,查他经济方面的问题。”
    “好,我一定按肖书记吩咐的做。”金一铭虽然嘴上表了个态,但心里还在犹豫,单凭这些是否能够对程殿峰产生不利影响,不过有肖书记做后盾,他也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了,毕竟共产党认真起来,是没有谁能够抵挡得住的。6099字)

求评分、求顶贴、求推荐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4-9 17:52 , Processed in 0.07303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