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羽毛球双打为了避开自己人故意求输,国内舆论一片哗然。新华社也罕见地批评:丢人丢到家了!
羽毛球队出类似的新闻,不是第一次了。且不说延续了近一年的林丹退赛事件,为了保住男单的第三个名额,中国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李永波为此做出的回应是,丢了金牌,全国人民不答应!
我一直在想,这个全国人民是个什么概念,我当然没有糊涂到认为这个词语应该一个不少地覆盖所有中国公民,这样简单的逻辑我还是明白的。不过,李总的这番话是不是能够代表主流的中国民意,还是要思量一番。
不能否认,中国人是有金牌情结的。与西方普遍的英雄崇拜不同,我们更多的是把体育的胜利与国家的强盛联系在一起。“为国争光”,这个词语在体育界似乎成了第一要义。于是乎,吴景彪丢了金牌,有了“十鞠躬”以谢国人,上届朱启南决赛丢金,反复忏悔“对不起国家”。可喜的是,并没有很多“国人”真的在乎那块牌子,他们丢了应得的金牌,“全国人民”也似乎没有“不答应”。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对于体育比赛的胜利,是有另一番阐释的。在国力孱弱的年代,赛场上的胜利无异于一针强心剂,会激发国人的信心。大家会不自觉地做植入式的体验:既然女排可以登上世界顶峰,那我们其他行业为什么不能?应该说,这种胜利效应对于激发国民的进取心,是有巨大的鼓舞作用的。不过这种作用是有递减效应的,如果以此来掩盖其他方面的不足,可能作用会走向反面。冷战时代的多届奥运会,前苏联和东德一直稳居三甲,请问,他们现在在哪里?
这一届奥运会前,我留意了一下报纸,像上几届那样,热衷于计算金牌数和排名位置的文章少了,对于运动员个人的个性化报导多了。热门项目,譬如进前8都难的男篮,可能是最受关注的队伍,不拿牌甚至是输球,只要打出了气势,我们照样欢呼;至于靠“举国体制”培育出的一些项目,以专业身份与业余选手同场竞技还要弄出一些狗血剧来,这才会让全国人民真的“不答应”。 回到羽毛球比赛上来,不可否认,这是中国的一支梦之队,本来可以以堂堂之师执牛耳以傲天下,就算偶尔失利也不会千夫所指。可是李永波们偏偏有一个臆想,那就是绝对不能输,输了就会对不起国人。回眸中国军团奥运史,跳水队输过,体操男团输过,乒乓球也输过,并没有遭到铺天盖地的指责。而且,他们的输球还多在民智未开的前微博时代,那时人民都能宽容,更何况在大众心理更加健全思维方式更加全球化的今天。
有关这件事情的另一条消息是,国际羽联可能会处罚中国队,有同样行径的还有强队韩国队。说实话,近两年来中国羽毛球队做得确实太过了,公然践踏公平竞赛的宗旨,更对不起买票观赛的观众。体育对于运动员是“游戏”,但对于买票的人来说,则是另一种形式的“表演”,从合同法上看,是有尽心尽力的义务的。
我喜欢金牌,欢呼胜利,但是,我反对龌龊的手段,更何况是一眼就可以看穿的伎俩。如果以后还要拿“全国人民”说事,请把我这个资深体育迷排除开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