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故乡de云 于 2012-7-16 13:09 编辑
读书,是一种享受;看书,是一种幸福。高尔基曾经这样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我向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走到更好的理想的境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了。” 近日阅读了两期《天柱山文艺》,每一次的阅读,内心都是怀着特殊的情感。虽然不能说是无比激动的,确实又是欣喜十分的。甚至是给我带来了一份小小的惊喜,那就是能够在书中看到家乡在校学子的文采,这种怀旧纳新的思路着实令人欣赏。 心细的读者应该不难看出,《天柱山文艺》不仅内容丰满,风格清新。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更是皖南文化中逐渐亮丽起来的一抹新绿。在这里我看到了地方文化发展步伐的飞越,本土文艺、文学情感的蓬勃,以及艺术生命源泉的延伸。 我们都知道,地方文艺是当地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是地域文化的积淀和艺术的灵魂。 正因如此,《天柱山文艺》首先挖掘出皖南古镇的灵魂,然后树立起天柱山的旗帜。为皖西南文化艺术的传承,搭起一座扎根于肥沃土壤的舞台;更兼具了古皖文化艺术灵魂的窗口,将我们古风依旧的乡土气息托举到世人面前。 在网络科技枝繁茂盛的当下,《天柱山文艺》不输潮流,开创了网络电子版,为家乡儿女精心营造的是紧跟时代脚步的网络艺术园地。 可以说弘扬地方文艺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工作。因此,地方文艺不仅要靠文化部门去做工作,也需要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乡土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说明越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就越有其吸引力和生命力。 我衷心的祝愿《天柱山文艺》越走越好,越办越新。把我们天柱山人的精神风貌展示到更广阔的天地间。
2012.7.9.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