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740|回复: 9

潜山地名的文化传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8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地名是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也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
  潜山的众多地名,有体现自然风貌的,如天柱山、水吼、逆水、云峰等;有寄托思想感情的,如天宁寨、求知、时思、印龙等;更多的是记述人文历史的,包括居民族姓史迹事件人物传说。这些地名,看似平淡无奇,却道不尽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每一个地名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梅城———梅花小姐捐资筑城
  潜山县城所在地“梅城”,因何而名,史志尚无准确定论,说法有四。
  一说这里有“梅河”,城依河建,故称梅城;一说古时这里梅树殊多,“家藏修竹千竿里,人坐梅花两树间。”“出邑西郭,经田野间,民居多植竹为篱,孤梅横出篱外,花开正繁。”(明·邢址《游山谷记》)这两种说法,均与地理、风物有关。
  另外两种说法,就与历史人物有联系了。一说三国时期曹操亲率83万兵马驱兵南下,遇上天旱,沿途缺水,士卒口渴难忍。快到潜山地段,曹操灵机一动,对士卒说,前面有梅树林,到那里可食梅子解渴。士卒听说有梅子吃,加快了行军速度,生出口水,也就不那么渴了。成语“望梅止渴”指的就是这件事;一说明朝某年,洪水冲垮河堤,城池有灭顶之灾。有一大家闺秀———“梅花小姐”毅然捐资,修筑城墙,解除水患。为纪念梅花小姐的慷慨之举,后人将县城称为“梅城”。旧县志有梅花小姐墓地的记载。乾隆二年(1737)典史刘维嵩立碑,题曰:“墓灵祭诚,相继宋明,悠悠舆论,贞烈留名,梅花遗世,千载余生。”梅花小姐的地名,至今还在沿用。有鉴于此,笔者还是倾向这一说法的。
  野寨———义士抗元安营扎寨
  潜山县城向西北9公里处,原名谷口,依山傍水,为天柱山南大门。
  咸淳元年(1265),元兵大举南下,南宋半壁河山岌岌可危,朝廷号召各地有识之土起兵勤王。刘源与张德兴、傅高举义旗于淮西,力抗元兵。
  刘源,字叔清,南宋淮南西路同安郡(今潜山彭岭)人,为人慷慨爽直,识大体明大义,以勇敢多谋闻名乡里。
  当时有汉奸慑于元兵嚣张气焰,散布“蒙人绿眼白眉,修身长腿,跃马腾空,所向无敌”的流言,一时人心惶惶。刘源不畏所惧,针锋相对,自称“野人”,说蒙人只有骑马射箭的伎俩,野人有猱进鸷击的特长。于是乎,“蒙人没有野人强,野人要做蒙人王”的民谣到处传唱。
  刘源以峻峭险绝的天柱山为大本营,在谷口扎寨,自任寨长,为“野人寨”。他分兵屯田,春则出耕,冬则入寨,出奇制胜,与元兵抗衡十五年之久。后被叛徒出卖,元军从后山绕道攻破山寨,刘源战死,头被割下拿去邀功请赏。当地山民将遗骸装了个假首,葬北关寨下的百花崖,称“大王坟”。明宣德七年(1432),宣宗封刘源为“护地大王”。成化三年(1467),于彭岭建“大王庙”,每年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当地百姓自发举行春秋庙会,纪念这位抗元英雄。
  后人有诗赞刘源:“千峰绝一英雄,兵马堂堂百战功。护地丹心终不死,刚风长吼是王风。”
  牌楼———明代太监立有牌坊
  牌楼,是王家牌楼的简称。这里在明代出了个太监王俭。老人们口传,王俭是为皇上养马的,人称“御马太监”。
  牌楼街东侧的牛形山麓,原有古墓,当地人称“太监坟”,青石垒成,立有高大石碑,气势不凡。“文革”时期破“四旧”,首当其冲被毁。原牌楼上街头王家祠堂门前建有石牌坊,为王俭出资所建。牌坊全系汉白玉结构,巍峨高耸,很是气派。笔者儿时常在牌坊下玩耍,隐隐约约记得上面有字,可惜于大跃进年代拆除,祠堂也成了牌楼粮站。今牌坊虽不存,“牌楼”这个地名却留了下来。
  高楼———清武举人光宗建造
  从高界线岭头站下去,再走两公里简易公路,就到了高楼,这个远近有些名气的村庄。
  人以地传,地以人传。“高楼”的名气,全在于清乾隆壬申(1752)年间,这里出了武举人徐安国。后人保存的家谱上,赫然记载着他中举后,授“少傅少保宣武大夫”,为“游击将军”。夫人也夫荣妻贵,封“三品诰命夫人”。至于他的仕途政绩,则不甚了了。不过,老屋门前留存的两个硕大旗鼓,证明说法不谬。旗鼓为八方形,棱角分明,由纯白的石头凿成。旗鼓上“乾隆壬申年  恩科举人徐安国立”的字样,仍可分辨。老人们清楚地记得,米斗那么粗的旗杆几丈高,以前孩子们常爬到旗杆顶端。徐安国发达后,为光宗耀祖,在家乡大兴土木,营建了这个庄子,还盖有一幢做工考究供打更用的三层楼房,为方圆几十里罕见,村人以有此楼为荣,衍为村名。
  三层楼房遭到蚁蛀,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拆除,明五暗七、五门朝外的形制仍保留着神韵。从基脚方方正正的麻石条,缝隙严密的青砖墙,可想见昔日的器宇轩昂。
  痘姆———痘姆娘娘为民除痘
  “痘姆”乡的名字,源于当地的“痘姆庵”。在经批准恢复的痘姆庵,6岁出家的释常平老人讲述了“痘姆”的来由。
  很早以前,这一带的孩子出天花不治,夭折的儿童,坟茔一座接一座,像农田里“炒烟包”(增加肥力,灭害虫的方法,用稻草裹上干牛粪,点着后再用成块的田土盖住,让烟慢慢熏土块)一样。后从很远的地方来了一位老奶奶,用单方制服了天花,百姓深感其德。她故去后,人们称她为“痘姆娘娘”,并在“城西十五里,始由叶姓施建,继由僧尼募化,地方捐资”,建了痘姆庵,世代供奉。
  割肚———周老相公割肚洗腹
  但凡第一次到潜岳交界的深山区“割肚”的人,都会纳闷,这里怎么叫“割肚”这个名字。
  “割肚”地名的来历,版本很多,当地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早些时候,岳西、潜山同属一个县,岳西为潜山的后北乡。元末,周老相公屯兵天堂,号令潜山各寨抗元。眼见元军势大力众,白云寨寨主王诗元经不起威胁利诱,决计献寨降元,于是假意邀请周老相公来商兵事,借机设宴用毒酒毒死他。周老相公不知是计,欣然赴宴。席间,王用一种“转壶”斟酒,自己喝的是好酒,周老相公盅盅饮的都是毒酒。他饮酒后到各寨巡视,行至今岳西头陀头痛河,感到头痛难忍。至塔竺岭冷水坑口发干,喝了几口清泉。到了响肠河,肠道里发出咕咕响声。至割肚,药力发作,不能行走,他知自己已中毒,只好用随身携带的宝剑将腹部切开,用河水冲洗毒汁。尔后,周老相公忍着剧痛,返回天堂与王诗元决战,一箭射死王诗元,保住了天堂寨。
  人们为了纪念周老相公的抗元功绩,将冷水坑泉水池用石块嵌成方井状,旁边立一块镌刻有“原泉池”的石碑。在割肚,周老相公洗腹的河边,后人刻楷书阴文“洗腹溪”三字,以志不忘。响肠、割肚,因此得名。说来令人称奇,当年周老相公洗腹的水潭,如今仍是一边清水,一边浑水,泾渭分明。河边,草丛里的石板上“洗腹溪”的字样,还隐约可见。  
  作者:黄骏骑  本文转自安庆晚报

发表于 2012-6-1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楼呢。。。。。。。
发表于 2012-6-18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6-1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长见识了。
发表于 2012-6-18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小姐的地名,至今还在沿用。
发表于 2012-9-23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油坝呢???
发表于 2012-9-23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9-23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4-4 07: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铺是怎么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7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黄书记给我们提供的史料,也感谢楼主的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12-23 15:40 , Processed in 0.090292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