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文峰文人 于 2012-5-28 10:53 编辑
一年一度的毕业、升学又将来临,牵动的是成千上万人的心。谁都想将孩子送进好一点的学校,但是大部分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难为了许多家长,也难为了那些优质资源的学校领导们。这一切都是“择校”惹的祸。 上海的熊丙奇在《新华每日电讯》5月7日上说,江苏如东已经实现了“零择校”。必须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三点:愿不愿加大投入,因为改变薄弱学校条件,建新校舍。配备教学设施,实现教师轮换,都需要经费;2、主管部门愿不愿意放弃手中的资源。因为,学校间,不均衡,教育部门就越吃香。为了择校,条子就会满天飞。还有一点就是家长愿不愿接受。许多家长虽然受择校之累,但是他们担心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会影响本地教育质量,影响孩子未来上大学。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教育部门能向自己的利益开刀。推进均衡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一是、在如东,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公务员;乡村教师的收入,高于城镇学校教师的收入,这得益于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的重视。 二是、推进教师轮换制。每所学校的教师每年轮换30%,现在已经轮换了两年。轮换比例已经高达60%,,由于有薪酬体系做保障,所以轮换工作推进得比较顺利。 3、对所有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民办学校都实行转制,在这个阶段,如东没有一所民办学校。全部是公办。这一做法,给了教育部门做到“零择校”的底气。 4、基于以上工作,如东实现学生“就近免试入学”,因此,在这个县的乡村,没有校车问题。这是他们此前推进均衡所没有想到的一个效益。如东的教育教学质量,并没有因推进均衡发展而下降。事实证明,治理择校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关键是放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