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164|回复: 1

徽饶古道~缕缕茶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5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徽饶古道~缕缕茶香
                  
    瑶里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许多慕名来瑶里人好去处是在是太多太多——高岭、绕南、东埠、汪湖等等,这些景点有的胜在古朴厚重,有的妙在神秘悠远,有的呈现给人最朴实的自然景观,鸟鸣山林间,茶香缕缕来。总之来瑶里,渴望回归的心、向往自然的心都能满载而归。
只是有一点,瑶里众多的风景区里,很少有人会特意去看一看徽饶古道。
穿过农田,绕过村庄,垫着石头过河,徽饶古道的入口映入眼帘。处处裂痕的青石板上,除了缝隙里长出了许多不知名的植物,就连石板上也隐隐可见暗绿色的苔藓,这就是古时养活了无数种茶、制瓷之人的茶马古道。如果说曾经邂逅高岭留给我最深的印象除了白土还有横行霸道可怖的大虫子,那么徽饶古道刺激我们感官的就是它原生态的驿站,树干搭成的棚子,不足5平方米棚内几个石凳,这一点生于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生活舒适方便时代的我们实在是想象不到。熟悉徽饶古道的同行者介绍说,这些驿站都是早些时候遗留下来的,一路上有许多处,那时候的人们从这里运茶叶、瓷器出去营生,长途重担总要落脚休息。
自古以来,浮梁茶茗天下。尤其是瑶里五华山地处北纬30度左右,在无数的古籍中都说,在神农时代这里就有茶。行在徽饶古道上,我们得以目睹生长着得浮梁茶。这让我想一件事来,前几日同事获赠一包浮梁茶,同事是爱茶之人,一进办公室总要先泡杯浓茶,不管冬夏。他手上的这包打着浮梁瑶里名号的茶叶并无精美华丽的包装,整一斤,他说,就是这样一包茶叶市场价已经上千了,而且不是卖价最贵的茶。
浮梁茶卖价好并不是“前无古人”的,早在唐朝,就有“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的记载,当时浮梁就已形成了热闹的茶叶集市,云集南北的茶叶商人,是当时东南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宋代时期,浮梁茶开始成为供奉朝庭的贡茶;明朝汤显祖《浮梁县新作讲堂赋》记载:“今夫浮梁之茗,冠于天下,帷清帷馨”,和他同时代的张谦《茶经》中也有“饶池之仙芝”的古语。
关于浮梁茶有一点是要明确的,瑶里当地人熟知,其实宋代以来,浮梁“仙芝”贡茶主要来源于瑶里,供奉朝庭的贡茶,大多就是瑶里的茶叶。当时,由于买卖茶叶集市主要集中于古浮梁县城,且被奉为皇家贡茶,高贵、淡雅、婉约,大众消费市场相对匮乏,所以瑶里茶也只得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名。
当然,浮梁茶有今日的名气,唐代白居易功不可没。“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这两句诗让浮梁茶变得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后人一提及浮梁茶,甚至浮梁都会以这两句佐证浮梁茶、浮梁县在历史上的名气。说到底浮梁的茶农们真要好好谢谢白大诗人。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酒再好,要养活一大批人还是要有好的路径运出去卖的,这就又回到了徽饶古道上的青石板上了。
无论如何,我相信这个古时的茶马古代,一度名声显赫,因为许多家庭的生机维系在它身上,所以它必然萦绕在许多人的梦间。她的夫君随村里的男丁一道出去卖茶,一走已经有些时日,却迟迟未归,她倚门相盼,心理百般猜想,又一一否定,唯有默念“他在道上了”自我安慰;他在驿站里歇息,明天太阳一出来他就能继续赶路,他想,她一定担心了,也许也在久久不能入睡等他归来。第二天,也许她的他出现在村口,落出雪白的牙齿笑得憨厚;也许她心理等着念着过了一天,又一天,直到镜中青丝换白发,才恍然醒悟,他不在道上,他从未归来。世事无常长,那个时代来来去去生生死死的事情谁又说的定呢,这样一条路,究竟曾在何人梦里,何人在出梦呓谁又能知晓呢?
熟悉古道的人告诉我们,若是你愿意,大可以沿着古道,一路行至安徽休宁。行罢一段落,沿途景色秀丽别致,同行人提议拍照留念,然后打道回府。



1.jpg

发表于 2012-4-5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4-4 10:52 , Processed in 0.074517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