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646|回复: 40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系列十七 用阳光化掉乌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5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卫民导学稿 于 2012-4-10 07:57 编辑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而婴幼儿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开始。
也是因为孩子的出生让我搜集了好多婴幼儿教育专家的教育思想,特编辑了这本电子书,这里奉献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这里十分感谢如教育专家李跃儿、中央电视台七巧板栏目等提供育儿、家庭教育知识的专家们!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目录
第一篇...................... 柔情如钢
第二篇................ 棍棒之下出逆子
第三篇............ 智慧的爱与愚味的爱
第四篇...................... 驯养儿子
第五篇..................... 爱的里程碑
第六篇....................... 鸡毛掸子
第七篇................. 回头一瞥的时刻
第八篇.............. 本·拉登是人才吗
第九篇............... 审问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篇....................... 漏网之鱼
第十一篇...........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第十二篇..................... 六重苦难
第十三篇............. 一对惊恐的大眼睛
第十四篇............. 孩子七岁在偷"情"
第十五篇....... 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
第十六篇................... 把心带回家
第十七篇............... 用阳光化掉乌云
第十八篇............... 摧残,还是拯救
第十九篇................. 与大师约会去
第二十篇................. 幸福的小篮子
第二十一篇...... 不要将孩子塑造成你的模样
第二十二篇................... 感悟童心
第二十三篇............. 家有傻妻李跃儿

家长和孩子一同快乐成长.chm

876.52 KB, 下载次数: 104, 下载积分: 潜币 -10 潜

教育是永恒的命题,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篇    柔情如钢
  

那天接“打工”的儿子的时候,看见儿子系着花围裙坐在一只小板凳上剥葱,路上我问他剥了多少根葱,他说36根,还有一根没有剥完妈妈就来接了,我晕了……



柔情如钢

  以前的我就是这个样子,可以这样说吧,以前,所有老师、父母能犯的错误我都犯过,那个时候,虽然我的态度是兢兢业业,但是从孩子眼里面发出的不是受到爱的光芒,而是摧残过的黑暗。对儿子我也这样。我把教育搞到目前这种地步,都与我犯的错误有关。我的教育就是在我的错误里面生长出来的,是我一步步反思出来的。

  就说儿子……我曾是位糟糕的母亲,因不懂儿童的世界,不懂教育,因而与学校的老师一起对他实行折磨……

  记得有一次,我跟先生一起把儿子赶出家门,说不要他了。儿子两手死死拉着门把手,到现在我脑海里还在时不时地浮现出儿子绝望的眼神。我们两人一个拉,一个把他的手往开抠,直到把他推到门外为止。

  原因是学习不好,老师告状了,叫我俩去学校挨训,回来问他为什么不好好学习,为什么不做作业,怎么问都不啃声。我说算了算了,不要这个孩子了,朝他大喊大叫,往外推。我儿子先天身体就不太好,六岁时就像四岁的孩子一样。

  儿子从上幼儿园起老师就开始告状,说他上课不听讲,自己不穿衣服。其实那时儿子正是到了执拗敏感期,我们不知道,不懂,就折磨他。

  现在想起来是幼儿园老师做得不对,中午他们让孩子脱了衣服睡觉,怕把被子弄脏了,其实3岁的孩子脱了衣服再穿是很麻烦的,老师告状说他不穿衣服,我就觉得丢人,觉得他故意撒懒,我就对他喊:你为什么不穿衣服?为什么?孩子浑身发抖,两只眼睛瞪着我,他被吓坏了……

  后来有一次,幼儿园老师说我儿子上课不看黑板,怎么说也不听,让我到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脑子有没有问题。我绝望得不得了,骑车子回家差一点让汽车撞了。回到家我抓住他的胳膊边摇边喊,问他为什么上课不看黑板,他说老师不让动糖。现在想起来那个老师太差了,他根本不懂得儿童的特点。幼儿园午睡起来要发吃的,那天发了两块糖,平时在家里我们一般不让孩子吃糖,怕吃坏了牙,所以他觉得糖很珍贵。这个老师呢?不让孩子吃完糖了再上课,而是让孩子上完课后再吃糖。还不让动,三岁半的孩子哪能忍得住呢。幼儿园桌子并不像学校那样摆着,要是儿子看黑板,桌子就在他的身子背后,这样,常常听完课后他的糖会被其他孩子拿走了。既然老师不让动,他就用眼睛盯着。这其实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当时我意识不到,还打他。

  我想,我与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是爱我的儿子的,我心中并不是没有作为母亲的柔情,但是我的柔情是以一种钢铁一样的形式显示出来的,我以为这样就能把儿子教育得很优秀,直到把儿子折磨成小木头人。比如有次接他回来,削了个苹果放在他的腿上,他说妈妈,我的腿臭。我突然想到是不是拉裤子了?用手一摸,硬硬的一块!从幼儿园到家,那么长的一段路,又是冬天,儿子坐在自行车的后架上面,屎在屁股底下该多难受啊。一个4岁的孩子,遭了这么大罪都不敢啃声,你能够想象到孩子成了什么样子了。

儿子的打工生涯  

  上小学以后,老师告状告得更厉害了。有一天我彻底失去了控制,喊:干脆用钢筋把你我都捅死,我们都不要活了!我是把儿子对于学习的兴趣给破坏了,但我不知道,更想不到检查一下自身的原因。

  现在我为什么要把教育家长看得要比教育孩子还要重要,就因为我有这个体会,我是从那个误区里走出来的。我知道孩子的状态就是父母的状态,孩子的原因就是父母的原因。

  可那时我不懂得这个道理,不知道善待孩子才能有利他的成长。怀他时不懂得优育知识,使他先天不足,生下后又不了解儿童的成长机制,完全按自己的无知的方式教他。

  那时候,每天写作业总坐在旁边盯着,越盯毛病越多。书包杂乱无章,本子没一个是好的,考试成绩老是全班倒数第一。由于先天不足,他的手指一点力气都没有,反着能弯到腕部,象面条,所以写的字很淡,几乎看不见。因为无法正确握笔,无法保持速度,所以常常被老师留在班里写没写完的作业。有时候,老师会派学生把我的儿子送回家来,说不让他上学了。要是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把儿子折磨一通。

  我到学校接他时,只要遇见他班的同学,就说:阿姨,你家徐冰可又被老师打了。或者:阿姨,我没打你家徐冰可。最好的是:今天老师没有骂徐冰可。

  有天早上,我发现儿子的课堂作业本还在家里,问他怎么回事,他显出一幅犯了错误的样子。再三盘问,才承认课堂作业根本没写。我和先生马上带着他去问老师,老师都在苦笑,搞得我俩非常狼狈。一气之下,便将他领回家,说不让他上学了,以后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去。我俩想着他应该害怕才对,因为我们一路上把前因后果都向他讲明白了。

  第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看完电视就看闲书,过得十分自在。第二天仍在看电视。到中午我一看不对,就将书和天线全都收了起来,放到他够不着的柜子顶上。于是他便在屋里转来转去,直到无聊得想起看看课本,又被先生骂了一顿,说学都不用上了,看课本有什么用?晚上回来,看见他满院子找蚂蚁玩。我跟先生说:这样不行,得再想办法。先生愁得,说干脆送他去打工吧,于是联系一家熟人开的小饭馆,私下里给老板说明了情况,讲定不能有丝毫的怜悯,早晨送去,晚上接回。

  去接时看见他系着花围裙坐在一只小板橙上剥葱,路上我问他剥了多少根葱,他说三十六根,还有一根没有剥完妈妈就来接了,要是再有一回儿就能把那根葱剥完。这句话让我的心全凉了。心想求老天保佑,千万别让他一辈子剥葱。

  这就是我儿子的打工生涯,那年他才八岁。

  我说这样不行,还得另想办法。什么办法呢?就是把儿子领到捡垃圾的人住的破屋土里,指着臭气冲天的院子说:从明天开始,要把你送到这里当学徒,吃在这里住在这里,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太阳落山才能休息。而且,一个星期只能回家一次,每次只能呆上一个小时。从此以后,你就当个捡垃圾的吧,反正你也不愿读书。

  他也确实很难受,一幅很愁的样子。可在回来的路上却问:捡垃圾是走着去还是坐车去?我们说当然走着去了。他又问;在那里住宿能不能带上自己的被子?因为他们的被子太脏了。

  我俩一听,差一点没晕过去……

  现在我才明白,这就是孩子呀。这样的年龄他是听不进道理的,因为他不会把"现在"与"将来"联系起来考虑。他没有这种体验。没有体验,道理就不会变成经验,

爸爸,我想对你说

  在对待儿子上,先生的做法更为过分,动辄打骂不说,而且,他的打骂现在想起来是一种典型的精神折磨。比如他让儿子自己解开裤子,把屁股露出来,他再用苍蝇拍子打,打得又红又肿。

  所以儿子对他一点感情也没有,离家多少天也不想他。他们两个就像仇人似的,儿子当面不敢说,就在作文里面骂他。有次他见门后垃圾筒里有个揉皱了的纸团,展开一看,是儿子的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爸爸》:我的爸有两撇小胡子,爱穿牛仔服,成天喊着瞌睡的、嗑睡的,好吃懒作,爱打呼噜,吵得我妈不跟他睡了,这个人品质不好!

  他当下炸了,把儿子叫到跟前,质问:你怎么拿这种眼光看爸爸?爸爸难道就是这种品质的人吗?爸爸每天工作到深夜,所以白天才睡觉。这是爸爸的工作习惯,你怎么认为品质不好?

  他开始检查儿子的作文,看看都写了什么,结果有一篇"爸爸,我对你说",他看了,半天没有啃气。

  这之后,他开始到外地做事,好多天没回过家,我带着儿子去看他,发现他对儿子的态度完全变了,变得温和了,关爱了,在我的记忆当中,他第一次跟儿子开起了玩笑,并且闹到了一起,还在地上爬来爬去地让儿子当马骑,用椅子推着儿子满地跑,第一次两个人玩得嘎嘎直笑。回来后,儿子第一次说想爸爸了。

  我很奇怪,问他怎么回事,才知道,这个阶段他调查了一个案件,结果吓坏了他,也惊醒了他。

  这就是轰动全国的宁夏银川“‘4.20’特大袭警案”案,开始的时候他是冲着案件本身去的,查着查着,渐渐地,案件背后的事情引起了他的关注,他发现,案中的犯罪之所以沦为罪犯,几乎全与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有关。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偷走了孩子的幸福系列二 棍棒之下出逆子

本帖最后由 卫民导学稿 于 2012-4-5 13:29 编辑

第二篇                                      
棍棒之下出逆子

  杨辉到现在仍然害怕看见星星,他说就是到夏天,也觉得星星像是被冰冻住似的……

大案背后
  事情是这样的,1999年4月20日凌晨,银川"110"指挥中心接到一个电话,说在银川化肥厂附近有个出租车司机被人杀了。当四位民警赶到出事地点时,预先埋设好的炸药突然暴炸,三位当场身亡,有一位没死,却被歹徒连捅22刀……
  破案之后人们才知道,这几个罪犯本来想抢运钞车,因为没有武器,便设下了这个圈套夺枪。
  这个案子当时可轰动了,但是人们大都关注它的表面,比如罪犯的残忍、民警的生命等等,我家先生发现了案件背后的东西,他说背后要比表面更令人震惊……
  就说主犯杨杰,小时候其实非常优秀,也很有天赋,爱歌唱,爱写诗,会拉小提琴,还是个二级鼓手。在他第一次进监狱时还得过全国劳改系统罪犯小提琴比赛一等奖。人品也不错,爱帮助人、同情人,是个很招人喜欢的孩子。
  但是后来,不仅杨杰,就连他的大弟也成了杀人恶魔,兄弟两人判处死刑,小弟杨辉和他们的父亲因为包庇罪也被判刑。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使这三个孩子变成这个样子的呢?
  答案是:错误的家教方式。
  对于这一点,当父亲到现在还不醒悟,他说:人们都说是我把三个儿子教成了这样,冤死我了,我在儿子身上花的心血只有我自己知道!
  问他怎样教育儿子的,他说:为了把杨杰教育成一个听话的孩子,有次我一边洗脚一边跟他说话,他顶了一下,我就把半盆洗脚水连同脚盆一起扣在他的头上。我觉着游泳太危险,禁止他又不听,我就在他往水边走时偷偷跟在后面,然后扑到跟前把头按在水里使劲淹他。
  杨辉说:小时候只要我爸不在,哥儿几个快乐得就跟过年一样又唱又跳。尤其是大哥,从地上跳到沙发上,再从沙发上跳到床上。只要我爸一回来,哥儿几个全都吓得没了声音。听见"爸回来了"就像听见"狼来了"似的。
  有一年过年包饺子,杨辉擀饺子皮。擀着擀着,突发奇想把两张饺子皮摞起来擀,他想这样可能会更结实,结果也被痛打一顿。
  到了上学的年龄,挨打更是成了家常便饭,字写不好了打,分考不高了也打,打来打去,打得他一点创造性都没有了。本来,他对学习就像擀饺子皮一样爱试验,后来不敢了。脑子越来越笨,比如解题,老师说最好要用两种以上的方法,可他怎么也想不出另一种方法。
  还在杨辉上幼儿园时,有一次父亲指着挂历上一个字问他:这是个啥字?杨辉说这个字老师没教过,但我认识,这个字叫"年"。父亲没有赞扬,竟给了一记耳光。
  至今杨辉仍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打他。老师没教他会念,按理应该得到赞扬才是,为什么就打呢?
  我想他的父亲以后想给儿子一个解释也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因为伤心过度,他已患了严重的心脏病,能不能活着出狱还是问题。而杨辉,他的儿子,却这样说:我恨死我爸了!要是他死了,我想我会无所谓的,连一滴眼泪也不会掉……
  有一年冬天,父亲酒后回家,当时已经快半夜了,一进门就骂人,砸东西,掀翻桌子。屋里鸦雀无声,三个儿子跟他们的母亲缩在被窝里吓得发抖,大气不敢出一下。然后,父亲来到了床边。母亲担心丈夫要打孩子,就扑上前去,用身子挡在丈夫与孩子之间。父母打了起来,孩子放声大哭。
  最后的结果是被赶出家门……杨辉到现在仍然害怕看见星星,他说就是到了夏天,也觉得星星像是被冰冻住似的。
  所以,后来杨杰尽管成了一个没有人性的恶魔,在他的身上可以说汇集了人类所有的恶习,但唯独不会喝酒。他恨死酒了,到死都滴酒不沾。

棍棒之下出逆子
  人常说"棍棒之下出孝子",在这位父亲那里,却成了"逆子"。
  这样的打骂等于给孩子心中制造了一座能量极大的火山,只等着有一天喷发。就拿杨杰来说,还不到能够抗争的年龄就跃跃欲试地开始了他的反叛。15岁那年,在一次父亲打母亲时,杨杰冲上去对着父亲大打出手,父亲一开始没反应过来,楞了楞,等他明白怎么回事时,便怒不可遏。他这一生可能设想过许多事情的发展,惟独没有想到亲生儿子打他。他喊:老天爷,你竟敢打你老子?你再打一下看看?他似乎不相信这是真的,好象要重新验证似地把脑袋伸到儿子的面前,叫儿子打。
  结果,杨杰又是一拳。
  这一拳把老爹打糊涂了,也气糊涂了。他嚷着他不活了,用头撞墙,要喝毒药……
  有位国外的儿童教育专家从十八个方面讲了孩子生活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对应性影响,她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嫉妒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上面是从负面影响说的。下面是说的正面影响: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我认为还应加上一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暴力之中、地狱之中的话,他就会成为魔鬼。
  所有的家长应该问问自己了:我的孩子到底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心理学家指出:杀人犯大多都是在暴力的、缺乏爱的环境里培育与成长起来的。人们可以从这样的环境里分离出上万条恶因,但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爱的缺失。
  大卫梭罗断言:爱是一种永远无法消除的饥渴。医生与精神病学家早就认识到爱与缺爱都将对身心疾病形成重大影响。蒙太古说:把一个杀人犯、一个不可救药的刑事犯、一个行为不良的青少年、一个精神变态者、或一个冷血的家伙弄到我这儿来,在几乎每一种情况里,我都能让你看到童年没有得到适当的爱所造成的悲剧。
  美国监狱提供的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中指出:85%的刑事犯,是因其对于爱的基本需要和个人尊严的感情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犯罪的。爱是人的一种本能,它是盲目的;但是,爱的缺失会产生惊人的摧毁力,招来诸多苦恼,甚至引发战争。
  完全可以说,当通向爱的渠道受到阻隔而处于干涸状态时,反作用力就会象沉睡的火山那样喷发出并演变成暴力。暴力,是爱受到挫折的结果。父母若不能给自己的孩子充分的爱,其结果或迟或早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谁发动了二次世界大战
  历史学家罗伯特怀特在他的著作《精神变态者之神》中,对希特勒的性格形成进行了极为深入的分析。希特勒的父亲是个嗜酒如命而又性格暴躁的人,他常常在酗酒之后当着孩子的面痛打自己的妻子,希特勒也常常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童年的希特勒最主要的情感体验是焦虑、紧张与残暴。他似乎生活在永无尽头的恶梦恐惧之中,形成了既不信任、也不同情、直至仇视人类的个性。本来,他对父亲打母亲的行为非常痛恨,可是当他长到15岁时,竟然鬼使神差地对母亲使用暴力。这一点与杨杰有些相似,两人都是在15岁的年龄开始暴发,只不过,杨杰的对象是父亲,希特勒的对象是母亲。
  再后来,希特勒便在世界范围内大打出手了,他这种不健全的人格使全世界付出了千百万条生命的代价。所以有人便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是谁发动了二次世界大战?
  就是说,二战的起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希特勒的内在秉性,而他的秉性又来自于他的父亲的秉性。
  同样,我们也有理由这样来问:是谁制造了"4.20"大案?是那些直接参与的罪犯呢,还是他们的父母?

灵魂的逃亡
  再比如另一个名叫张文龙的罪犯,他的父亲也像杨杰的父亲一样因为包庇儿子被判入狱,他也认为儿子变成这样没有作父亲的责任,因为他尽过力了。他举了两个例子说明他并不是没有教育儿子,第一个例子是:小时候张文龙有一次夜不归宿,被他提起来摔到墙上摔昏;第二个例子是:儿子大一点时到歌厅唱歌,被他打得半个月不能起床。在他的观念当中,教育就是打就是骂,而不是说服,更不是沟通。
  结果,他的儿子小学三年级时就开始逃学,初中没有毕业就缀学游荡,与女孩同居,打架,偷盗,差不多偷遍了镇上的所有商店。还抹上口红,戴上耳环、胸罩,以"小姐"身份到歌厅坐台。他是这桩大案里年龄最小、心肠最毒的一个,抢炸药的主意就是他出的,临刑时还不到20岁。
  还有那个名叫王丽的女孩,她说:我走到今天这一步与我爸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我知道我爸是为我好,想让我做个好孩子、好学生。可是他的方法让我太难接受了,非打即骂不说,为了监控是不是在外面干了坏事,常常偷看我的日记。有一次,他发现我在看一本小说很愤怒,一气之下,不但撕了小说,还撕了作业。
  她说她多少次都想对父亲大喊,求他把女儿往好里想。她说自己初中之前一直是个好学生,因为父亲的粗暴,干脆破罐子破摔。后来有一次,父亲打她打得太厉害了,妹妹怕把她被打死,向"110"求助,她便趁机逃出家门。
  这一走再也没有回来,当家人得知她的消息时,她已进了监狱。王丽说,最让她感到难受的是审判那天她的母亲、妹妹拍打囚车车窗又哭又喊的样子,她说她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个情景。
  还有陆文林,有一次被父亲吊在房梁上几乎打死。
  这里面,只有郭永涛的父亲在儿子尸体运回去之后总算有所省悟,他说:我儿子走到今天这种地步全都怨我,怨我这个当父亲的没有好脾气,光知道打,打得孩子事事躲我,不跟我说心里话。
  有一年春节郭永涛回家,他的父亲劝他到煤矿上班,郭永涛不同意,他操起一根棍子狠狠打了儿子一顿,这一打郭永涛再也没回来。
  这简直是在逃亡,是不是?灵魂的逃亡!棍棒之下,这些孩子除了逃亡还能有其它的选择吗?
  所以,杨杰临刑前,看守所的工作人员要他跟父亲见最后一面,他坚决不见,他说这辈子最恨的就是父亲,已经好多年不跟他说话。
  难道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子吗?他是太想让儿子成才了,但做法错误,才把儿子逼成了这样逼成了仇人。当他看清大儿子杨杰不再回头时,绝望之下,又把心思全部用在二儿子杨军身上。那时候杨军还很优秀,勤快、节俭、体贴家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儿子他也没能保住。
  有一次,因为买厕所阀门,他叫杨军买一种四川出的什么牌子,杨军听卖货人说这种牌子不如另外一种牌子好,就买了那种。父亲不干了,他认为儿子没有听他的话,就开始大声辱骂。杨军一气之下,搬到厂里去住。
  之后,他又把希望寄托到最后一个儿子,小儿子杨辉身上,那时杨辉正上中学,他发誓要把这个儿子培养成大学生。每天天不亮起床,给杨辉做早饭,每顿都有荷包蛋。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了好几年。做为一个父亲,这样做算是很了不起了,但是,他那种望子成龙的眼神压得杨辉喘不过气来,结果学习越来越糟,成绩一直排在后面。(待续)
发表于 2012-4-5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话要短说
发表于 2012-4-5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篇    智慧的爱与愚昧的爱
  

有一天,当杨杰对着镜子刮脸,突然发现自己的长相也越来越象父亲时,他非常震惊与绝望。



浪子为何不回头

  即便这样,弟兄三人并没有从情感上完全与父亲割舍,其内心并不是非要作对到底。只要有可能,他们随时准备与父亲言归于好,但是这样的结果并没有成为现实。如果我们把他们称作"浪子",这几个浪子为何不回头呢?

  杨辉说:我们兄弟特别羡慕人家的父子关系,有一次上楼,我们看见邻居家父子两个从门里出来,儿子搀着老爸又说又笑,我们眼馋得不得了,进屋之后谁也不说话,都坐在沙发上叹气。我爸回来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跟他聊天。谁知没谈上三句话,他又教训起我了,我一下控制不住,跟他大吵大闹。

  他说就是现在,尽管这样恨我爸,但是只要他能摸摸我的头,向我说声对不起,我想我肯定会掉泪、再恨不起来了。

  杨杰也是这样,据他的妻子讲,杨杰其实对他的父亲感情非常复杂。一方面,他痛恨父亲,另一方面,又可怜父亲。有一次他一个人在屋里唉声叹气,妻子问他出了什么事,他说他觉得老爸其实非常可怜。问怎么可怜,他不再往下说了,只是叹气,然后叫妻子买些东西给父亲送去,并强调不能让父亲知道是他让买的。等到再见面,还像以前一样对父亲发狠,大吵大闹。吵完了又让妻子买东西送去……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其实他特别想跟父亲缓和关系,恢复正常的父子关系。可是作父亲的从来不给儿子这样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很有可能缓解他仇恨的漫延,使他精神的发展道路尽可能趋于正确,使一个心灵的"浪子"回头。后来杨杰对父亲彻底绝望了,彻底仇恨了,就连自己长的越来越象父亲也万分苦恼。有一天,当杨杰对着镜子刮脸,突然发现自己的长相也越来越象父亲时,他非常震惊与绝望。

  可以说,杨杰弟兄就是在这样的绝望当中一步步沦为罪犯的。他们没有一个精神上的家园。我们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这些浪子并不是没有回头的可能,但作父亲总是一次次错失良机,直到孩子走向不归之路。听监狱的工作人员讲,最后见面那一次,他们的母亲,把两只手分别递给两个即将临刑的儿子,贪婪地抚摸着儿子的脸,那种景象真像一位双目失明的母亲在抚摸失散了几十年的孩子。她似乎想用自己的双手留住什么,但她能留住什么呢?她能做到什么呢?唯一能做到的,只能伸出一双苍老的手,只能抚摸那两块毕竟属于自己的肉了,但是,没有人也没有办法让犯了重罪的儿子重获新生……

  我想,面对此情此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的感叹真是太不着边际了!



智慧的爱与愚味的爱

  我们说,杨杰的父亲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子,但结果不是导致爱而是导致憎恨呢?原因是他的爱出了问题。

  我们说爱是教育的前提,指的是不管父母对孩子付出如何多,要是没有爱,或者说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那么他所有的努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效。但这只说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只有爱是不够的,他的爱必须是智慧的而不是愚昧的。

  智慧的爱能使孩子优秀,愚味的爱只能毁灭孩子。在杨杰家里,父爱跟智慧毫不沾边,不幸的是,母爱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形,他们的母亲,虽然爱自己的孩子,但却陷入了另一种极端,也是一种愚昧的爱而不是智慧的爱。

  用杨辉的话说:现在想起来,我爸的教育方式当然很糟,但我妈也有不对的地方。比如我大哥有许多毛病,好吃懒做呀,贪图享受呀等等,都是我妈惯出来的,我大哥直到六岁还在吃奶,从这一点你就知道我妈是怎样惯着他了。采访时,他的父亲,也愤愤不平地一再提起妻子对杨杰过分的溺爱和放纵,说是妻子的溺爱害了孩子。

  但是,母亲把爱变成了溺爱、愚昧的爱,很大程度由丈夫造成的,丈夫的凶暴使她的爱变了形。她就像身处危境中的母鸡那样,一边护着小鸡一边盯着天上的老鹰,时时提心吊胆,准备最后一搏,以至发展到事非不分、听任放纵的地步。而孩子呢,只能在慈母与凶父的夹缝中残喘,在火与冰的对恃中蜕变……

  渐渐地,作母亲的对丈夫也越来越粗暴,夫妻二人常常大打出手,杨杰弟兄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到了成年。

  杨杰在监狱里说,他这一生最痛苦的事情还不是父亲对他的粗暴,而是看着父亲打母亲时他无能为力。为此,兄弟三人曾经窜缀母亲与父亲离婚,由于没有离成,便大失所望。

  一位合格的母亲首先要分清"慈爱"与"溺爱"的界限,慈爱是蜜糖,溺爱是毒药;慈爱是智慧之爱,溺爱是愚味之爱。溺爱最容易发生在母亲身上。合格的母亲能让她的慈爱化作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强大动力,溺爱只能使缺少辨别能力的母亲们丧失理智,从而毁了孩子。

  母亲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爱,对于爱不加适度控制,就会发展成溺爱和纵容,过分顺从孩子的意愿、包庇孩子的缺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会全部包揽。这样一来,母亲的慈祥就会成为无条件的妥协和软弱,孩子受其影响,也会在思想及行为上表现出同样的妥协性与软弱性。杨杰成年后曾经干过许多行业,但干一行砸一行,每遇困难就退缩,我想,除了父亲对他的摧残之外,母亲的溺爱也有很大关系。

  有的父母担心给孩子慈爱可能会使他们丧失斗志,其实,慈爱与坚强并不矛盾,调查发现,一个从小得到充分爱的孩子长大之后面对困境时会显得更为坚强。但得有个前提:父母在慈爱的同时也须具有坚强的性格,要在慈爱中赋予孩子坚强的品质。大量事实表明,这样的父母既能给予孩子亲情的温馨,又能教会孩子勇敢地面对生活。



希特勒的成因

  希特勒也有着类似的情况,他虽然常常受到父亲粗暴的对待,但在母亲那里却是个宝贝。她赞美、纵容儿子,从不惩罚;她认为儿子做什么都不会错。她将所有的关怀、兴趣与喜好全都集中在儿子身上。因而养成了希特勒的自恋和消极被动的性格。在他心中,什么努力都不用就可以成为了不起的孩子,什么事不做,因为母亲事事都替他做了。由于父亲很少在家,就更加强了这样的趋势,男性权威所能提供的良好的平衡,他一概缺乏。

  当他6岁的时候,这种天堂般的生活突然中断了:他的父亲退休回家,让他上学。他发现自己的生活突然之间被局限在一个狭窄的活动圈子里,要求他负责任,守纪律。他第一次受到有系统的、坚定的强迫,要他跟别人一致,这让他难以适应,因为在他感觉中,"自由"就是不负责任、没有约束、意味着控制别人。

  希特勒喜欢游手好闲,逃避艰辛,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已经有了一个确定的发现,就是这种行为是受母亲溺爱的孩子常有的现象。受母亲溺爱的孩子无意识里总是期望母亲把什么事都替他们做好,就像他们在婴儿时期一样。他们觉得他们不必做什么积极的努力,不用保持整洁,他们可以把东西随处乱丢,自有母亲帮他们收拾。他们生活在一种"乐园"里,在那里,他们什么事都不必做,什么事都有别人替他安排。

  而他父亲的凶暴的性格又从另一个极端影响着他,使他严重畸变。

  对破坏性的抑制希特勒有两种办法:一是合理化借口;二是反向行为。心理学临床治疗上有一个已经确立的事实:一个人为了压抑他的某些欲求,会发展出与这些欲求正好相反的特征,这就是反向行为。

  他的性格中另有三个互相密切相关的特征,就是他的自恋、退缩态度和情感的缺乏。希特勒可以说是一个没有任何爱、温暖或同情的人,这样的人只能算作恶魔。

  另外,鉴赏力跟性格是分不开的;一个残忍、原始、无情如希特勒的人,鉴赏力必定是浅薄的,因为除了对于他有用东西之外,对别的他全然视而不见,他在心智上是一个瞎子。我为什么在教育中特别注重提升孩子的鉴赏能力,原因就在这里。一个具有了真正鉴赏能力的人也就具有了判断是非的条件,才能分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这就是道德认知。只有具有了道德的认知,才能实施道德的行为。所以,对于有鉴赏力的人来说,干坏事反而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希特勒内在没有任何中心,没有任何真正的原则、价值或信念,杨杰等人也是这样。

  从广义的角度看,因为家庭或学校教育的原因,在我们中间肯定潜伏着许许多多希特勒式的人物,只要历史的时机到来,他们便会现出真实的面目。从本质上看,"4.20"案中的这些人就是一个个小希特勒,只不过希特勒杀的人多,他们杀的人少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篇             驯养儿子


  你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如果你驯养我,那该会有多么美好啊!金黄色的麦子会让我想起你,我也会喜欢听风在麦穗间吹拂的声音……



穿越精神的时空邃道

  这个案子把我家先生吓着了,也醒悟了,对我也是这样,很受震动,影响可以说非常巨大,使我对于孩子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不光儿子,对学生也是。

  而且那个时候,我们也正好遇到了蒙特梭利教育,开始接触儿童心理学,儿童成长规律,接触真正的教育。认识到儿子心灵受伤太深,得彻底治疗了。于是当即立断,决定让他休学一年,调整好了再上学。

  具体怎样做呢?就是让他返回童年。因为我们是从三岁开始折磨他的,所以就让他返回到那个时期。这就像穿越了精神的时空邃道,到达他开始受伤的那个端点,然后,一步步回到现在的年龄。

  这在一般人来说似乎是天方夜谭,其实并不难做到。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爱、自由、宽松的环境,就能做到。那段时间我俩腾出时间专门和孩子一起交流,一起疯玩,一起打闹,孩子需要的都满足他,给他充分的自由与尊重,他一下幸福得不得了。一个13岁的孩子,也算大半个小伙子了,竟然开始喜欢婴儿的玩具,看婴儿的书籍,撒娇撒得满地乱爬,嘴里发出奇奇怪怪的声音。让他用体觉呀、味觉呀、口觉呀、手的触摸呀、脚的探索呀等等自由地体验,让他把以前本该应该经历的敏感期全都经历一遍,这样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会一点一点恢复到现在的年龄。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太短,一年后再上学时只恢复到10岁左右的状态,要是再有几个月时间就能完全恢复,但没办法,因为那样还得停学一年。有位搞蒙式教育的朋友告诉我:受过伤害的孩子如果重新得到爱与自由之后就会出现一个胡闹期,你要有所准备。我问能闹到什么地步,她说把蛋糕砸到天花板上,把沙发拉倒,闹得你简直无法忍受。出现这种症状说明你的儿子有救了。我说只要不杀人不放火,任何事情我都可以忍受,我已为此做好了准备。

  等呀等呀,这样的症状一直没有出现,等到的只是撒娇,简直没完没了,腻得实在难以忍受。个头快跟我俩一样高了,两只手耷拉着学小狗,问他话的时候从不用语言回答,用狗的叫声回答,汪汪表示高兴,拐几个弯就是不满意,要是发出"吱吱"的声音就表示心里很难受了,就像小狗挨了打一样。到最后干脆就在地上爬了,不用腿走路了,完全退化到婴儿的状态。

  开头还强忍着,后来不免有些担心,因为等待的胡闹一直没有出现,出现了这样的症状。所以就对他说:你要是再这样下去就会变成女孩,变成娘娘腔的,却毫无缓解的迹象。

  有一天偶尔翻开《倾听你的孩子》,上面说道:如果孩子想要吃一块饼干,要是他正常地说"妈妈我要吃饼干",这就是饿了;如果哼哼唧唧地说,就不是饿而是需要爱了。这个时候母亲要抱上他,一边抖一边说:我们来吃饼干,我们来吃饼干,直到他自己下地为止,这是6岁之前孩子情况。

  我一下恍然大悟,想到这大概就是我儿子的"胡闹",他是以另外一种形式表现胡闹的。他是以这样的方式赢得我们的爱,进行心灵创伤的修复。我便立刻采取对策,两个月下来,他就好了许多。

  每当他撒娇时候,我就把他揽在怀里,亲他,抚摸他的脊背,边抚摸边跟他说话,直到他安静为止。我与老师一道迫害了儿子10年,说什么也要把他挽救过来。从3岁开始只要往我身上贴我就会把他推开,从未很好地给予相应的爱抚,因为我妈妈老说那样做会把孩子惯坏的。

  后来有一天,儿子一人在家,我打电话回来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在撒娇。我很奇怪,问给谁撒娇,他说给自己。我说为什么自己给自己撒娇呢?他说等妈妈回来之前把娇撒完,妈妈就不烦了。我听了很难过,心想儿子心里还是没有彻底放松,还想着他的撒娇会让我们不舒服。于是我就打消他的这种顾虑,告诉他可以撒娇,多厉害都行。这一下才算完全放开,渐渐地,撒娇的症状开始减缓,到后来,进展到只是偶尔撒一下、或者喊一声就算完事。



一只等待爱的小狐狸

  儿子重新上学之后,我家先生有次去书店,发现了《小王子》这本书,看了之后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那本书我也看了,我跟他关注的内容不一样。我关注的是蘑菇与猴面包树的问题,他关注是小王子驯养狐狸的问题。

  小王子从他的星球来到地球之后非常孤独,一个人在沙漠边缘走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小狐狸。他很想和狐狸玩,被狐狸拒绝。小王子想知道原因,狐狸说:因为你还没有驯养我。问它驯养是什么意思,狐狸说:驯养就是"建立关系"。

  建立关系又是什么呢?狐狸说:建立关系就是……比如现在对我而言,你只不过是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只狐狸,就跟其它千万只狐狸一样。然而,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将会彼此需要,对我而言,你将是宇宙间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我的生活很单调乏味。我捕捉鸡,而人又捕捉我。所有的鸡全都一样,所有的人也都一样。我已经很厌烦了。但是如果你驯养我,那我的生命就会充满阳光,你的脚步声会变得跟其他人的不一样了。其他人的脚步声会让我迅速躲到地底下,而你的脚步声则会像音乐一样,把我召唤出洞穴。

  然后,狐狸指着旁边说:你看到那边的麦田了吗?我不吃面包,麦子对我来说一点意义也没有,麦田无法让我产生联想。但是,你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如果你驯养我,那该会有多么美好啊!金黄色的麦子会让我想起你,我也会喜欢听风在麦穗间吹拂的声音。

  先生看了这段感动得不得了,尤其是当他看到小狐狸反复说"求你驯养我吧"时,感动得……他说跃儿,我觉得我们的儿子就是一只等待爱的小狐狸,咱要彻彻底底地驯养他……



驯养儿子

  就这样,先生开始了驯养儿子的行动,前后大概三、四个月什么也不干,一门心思做这件事。儿子从学校回来就跟他一道玩呀、聊天呀,一去学校,他就把这些事记录下来。他记的时候事无巨细,一边记一边反思,常常记录到半夜,最长一次记到凌晨四点多钟。那些天,他每天早晨爬起来给儿子做早餐。结婚二十年了,我常常求他起来给我做一次早餐,让我享受一次躺在床上闻到厨房飘来早餐味道的快乐他也没有做到。

  吃完早餐,还把儿子送到门口,拥抱告别。儿子娇娇地用脚后跟倒着假装不会走路,一摇一摆地下楼,到楼的中间还要再喊一声"娇",他的爸爸在上面等着,这时候也回应一声。有时候,干脆送儿子到楼下或者小区门口,再送过马路。有一次儿子走出好远了,他喊儿子,儿子没听见,儿子回来后就把这事告诉他。结果第二天,送到小区门口时儿子故意慢慢走路,故意不掉脸,准备爸爸喊了之后好掉过脸来。过了马路,先生喊了一声他的名字,儿子赶忙掉过脸来看了一眼,便撒腿向学校跑去。

  你看,两个人情意绵绵到这种程度,有点煸情了,有点可笑是吧?这在别人看来是做作的,不真实的,但这又是个必然的过程。现在,当然再也不用把儿子送到大门口了,也不用喊"娇"了,因为父子现在完全心与心融到了一起,成了铁哥们了。

  驯养不光是跟儿子玩,这个驯养有很多内容,比如每天的创意比赛,一起读书、讨论等等,谈论儿子喜欢的话题。儿子数学很差,没有一点兴趣,他就跟儿子一起做题。做题的时候故意做错,让儿子做对,然后让儿子把他当马在地上骑一圈,下一次,找一道难题,他再做对,然后与儿子争论到底谁对谁错,如果儿子错了,他就把儿子当马骑一圈。

  这是在建立一种平等的人格关系,如果光让儿子骑他,就不平等了,也没有竞争。这就像一群鹿,没有狼的追赶就会变得软弱无力。所以,只有在这种有平等、有竞争的状态中儿子才会逐渐坚强起来,才能形成一种正常的、平等的伙伴关系,但要有个前提,就是建立在爱的基础地上,是智慧的爱而不是愚昧的爱。这很重要,不然会出问题。后来的家长沙龙上我也讲到这件事,怎样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怎样在拉近距离的时候能够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的人格关系?这里面学问大了。

  后来也有这样的情况:他也朝儿子喊叫,好象他重又回到了过去,但本质是不一样的――以前的喊叫是胡乱发火,现在的喊叫是坚持原则;以前喊叫时儿子也会喊叫,父子俩对上铆了,现在喊叫时儿子十分顺从。就是周弘说的"铁哥们之间的争吵",他们关系的性质完全变了。

  儿子小的时候总是缠我,恨他爸恨得,看电视时发现有个人长得像他就要赶紧关电视。现在呢,儿子根本就不缠我了,放学回来要是爸爸不在,就心慌意乱,在屋里转来转去,等不到爸爸回来。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好笑。有一次我俩出去办事,儿子一人在家。回到小区,我俩开始上楼,我对先生说:我们把脚步踩得响一点,看看能不能把你的小狐狸引出洞来。我家住在6楼,结果,当我们走到大约3楼的时候听到上面传来开门的声音,接着楼道的灯也亮了。我悄悄说:还真准,狐狸确实出洞了。(大笑)

  话音刚落,听见上面"娇"了一声,我俩下面也"娇"了一声……(待续)




发表于 2012-4-5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憋了一口气读完,期待续集
发表于 2012-4-5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篇                        爱的里程碑




女人为什么要长奶糕糕

  先是"4.20"案件,再是儿子的转变,还有蒙特棱利,等等,给了我相当大的启示,使我对于爱的概念更加明确了,这就是,爱,一定是智慧的而不是愚昧的,这样的爱才有价值,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从这个方向切入,往深走,就会思考:我们爱孩子,用智慧的爱来爱孩子,难道仅仅"为了爱"吗?我们爱应该有一个更为崇高的目的,那就是要孩子学会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人,爱所有美好的东西,这就是爱的交互,也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作为教育者,心中一定要有这样的目的,你的爱才会真正具有价值。用各种契机影响……比如有一次,我给他们欣赏高更在塔希提岛上画的画,画面上有一个端着盘子的土著女人,孩子们立刻大叫:老师,这是黄色的!这个女人没有穿衣服,露着奶糕糕!

  我放下画,与他们一起讨论这个这个问题。画上的女人是不是心灵特别丑恶?大家注意看她的面部,她是不是故意露出上身让别人看?孩子说不是。我问为什么,孩子们说,因为她脸上的表情跟穿着衣服一样。那,她是丑的还是美的?我说。你们看,这一盘红红的樱桃,像红色的宝石;我们再看奶糕糕上面的红点点,简直就跟樱桃一样,要是吃奶的娃娃看见这样的红点点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们现在觉得奶糕糕上面的红点点美不美?孩子们说美。那么这个女人是黄色的吗?大部分孩子说不是,有几个仍然说是。

  讨论完之后再把话题引回来,我说:这个女人为什么不穿衣服而要露出奶糕糕呢?那是因为这个地方非常热,人们不穿衣服也能生存,所以就没有养成穿衣服的习惯,结果呢,任何人见了女人的奶糕糕就像我看见你们的脸一样。我看见你的脸会不会说"呀,你为什么不把脸捂起来呢?"我会这样喊吗?孩子说不会。我说:为什么我们这里的女人一旦露出上身大家就要吃惊呢?那是因为气候,不穿衣服冷得慌,只好穿上衣服,穿久了有些地方就再也不能露出来了,一旦露出来就害臊得不得了,而别人呢,一看见这个女人,眼睛就像电灯炮,不是看见这个女人,而是看见了奶糕糕!

  所有的孩子都笑得要命。我说奶糕糕是不是人长的?他们说是。我说是什么人长的?说女人长的。女人为什么要长奶糕糕?说要生娃娃。这就又扯到应该让女人生娃娃、还是让男人生娃娃的话题。



男人长的是鸡鸡

  我问孩子:为什么偏偏要让女人生娃娃而不让男人生娃娃呢?孩子们说:因为女人勤劳。我哭笑不得。我生过娃娃,内心有生娃娃的痛苦记忆,孩子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不知道生娃娃有多么痛苦。

  我说生娃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么痛苦的事情为什么非要让勤劳的人去承担呢?他们说老师,不是这样,因为娃娃都爱他们的妈妈,所以就让勤劳的人生了娃娃,再让娃娃爱她们。

  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最爱我的爸爸!我是我爸爸生的。另一个孩子马上反驳:爸爸不能生娃娃!为什么爸爸不能生娃娃呢?我问。他们说不好意思说。我说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有个孩子走到我跟前,悄悄说:老师,男人长的是鸡鸡!所以不能生。我拼命忍住笑,说鸡鸡是不是人长的?他说是。是不是所有的男人都长着?他说是。我问全班:是不是长了这个名叫鸡鸡的东西人都应该感到害臊呢?他们说不露出来就不害臊。我说假如当初所有的男人都不穿衣服,都把鸡鸡露出来,早已成为人类的一种习惯,现在我们会不会害臊?孩子们脸上表情很复杂,他们将自己做为这样的角色体验着那种情景,大多数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我说:现在,不露出来已经成了人类文明的象征,我们现在认为露出来是粗鲁的行为。但是,人的身体也是一种科学,如果作为科学来了解它用不用害臊?孩子说不用。

老师,我有个办法

  接着,我又将主题引回到为什么要让女人生娃娃上面,也就是生育的过程。我说:妈妈怀你的时候,天天都要呕吐,难受得不得了,就像把肠子都要吐出来似的。随着你在肚子里一天天长大,妈妈的肚皮也被撑得一天比一天薄。你们有时候多吃一口饭都很难受,可妈妈肚子里装着一个娃娃!

  这个娃娃足有好几斤重!你们谁能吃下几斤重的饭呢?到了生的时候,那个娃娃最小也得五斤六斤,大的要到七斤八斤。妈妈天天就挺着这么个肚子走路,上楼下楼,睡觉压得上不来气,吃饭只吃一点点。这些还算小事,到了生的时候,肚子痛得死去活来。

  我问:你们想象一下,把烙铁烧红放在身上烫与生娃娃相比哪一个更疼?孩子说肯定是火烫更疼。我说错!有人证明出来了,生娃娃更疼。他把人类所有的疼痛排上队,刀割、火烫、生娃娃,所有的疼痛中,生娃娃排在第一。

  听了这个,所有的孩子都特别吃惊。我说: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娃娃在出生时不致受到伤害,再痛也不会晕过去,妈妈生你的时候遭受的那种剧痛从头到尾她都知道。我讲了我生娃娃时的体验……孩子们听的,那些孩子也就五岁到六岁吧,全部静悄悄的,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突然,有个孩子举起手来,说老师,我有个办法。我说请讲。他说:想办法让娃娃只有针尖那么小,生的时候,给妈妈肚皮上戳个针眼,娃娃就会从针眼里掉出来,再到外面长大。

  我说好办法,但是人类已经进化成这样了,娃娃在妈妈的肚子里必须要长那么大,必须十月怀胎娃娃才能长成。

  又有孩子举手,还是替妈妈想办法……哎呀,孩子同情妈妈同情得不得了,说了好多同情妈妈的话,想了好多同情的办法,为怎么让妈妈生娃娃时不痛苦绞尽脑汁。

  我问他们:还有人认为让女人生娃娃是为了照顾女人吗?全不吭气了。我说:现在你们想让女人生娃娃还是男人生娃娃?有的说还让女人生,有的说让男人生,不管分歧如何,但有个观点是一致的--不管让谁生,都得想个让他们不疼的办法。



爱的里程碑

  课上到这个份儿上,就算达到了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对母亲的同情,重新去认识母亲,把对母亲的情感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再推及及人。把一个只能关注主观意识的心灵引向体验客观感受的层面。我敢说在那个班的20多个孩子中,起码有一大半没有经过这样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学会爱,爱别人。在他们心中竖起一座伟大情感的小里程碑。

  我发现,作为教育者,就是要灵敏地抓住了出现在你面前的每一个机会然后发展,最后回归到那个原点上面,这个点就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基本的爱。

  爱是教育的前提,可是在我们的教育里由于没有找到能够触动孩子心灵的对象、可供生长的土壤,所以,就无法真正在他们心中生长出来,于是只能成为表面的口号。而家长又只知自己去爱孩子,不知用自己的爱培植孩子的爱,所以,孩子不能够在内心深处形成爱的交互,不能认知爱。而学校教育中的"爱"大都是"爱国家""家集体"这类的内容,孩子对这些词无法产生切身的情感,不能有更深的体验。你看到了我是从孩子的妈妈开始,从相近的人开始,培植这种爱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11-30 18:52 , Processed in 0.083913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