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卫民导学稿 于 2012-4-8 10:54 编辑
第十三篇 一对惊恐的大眼睛 我看见门口站着一位胖胖的、脸蛋红扑扑的老太太。她是一个乞丐,脸上露出阳光灿烂的笑容,与当时夕阳西下的景色十分和谐。 乞丐的启示 说到幸福,怎样才算幸福呢?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与感受。这是一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很难用用语言描述。 我给你讲一件事,或许这件事能把我心中对于幸福的感觉说的清楚一些。大概四五年吧,在一个夏天黄昏里,太阳快落山了,我听到有人敲门,就走到院里把门打开。我看见门口站着一位胖胖的、脸蛋红扑扑的老太太。她是一个乞丐,脸上露出来是阳光灿烂的笑容,与当时夕阳西下的景色十分和谐。当时我想,乞丐一般都是脏兮兮的,穿的很破烂,而且呢,即使不想愁眉苦脸,也要装出愁眉苦脸的样子。可是眼前这位老太太,穿得干干净净,满面红光,那种快乐的神情实在让我有些奇怪。 我就问她了:您身体这么好,为什么不去劳动而要出来讨饭呢?她笑着说:安徽发大财啦!她的话让我一时反应不过来。正在我苦思冥想她这是什么意思的时候,突然,那位老太太,她放声大笑起来,边笑边说:啊呀!你看我你看我……我把"发大水"说成"发大财"了!她的话也让我哈哈大笑……笑声中,我给他端来满满一碗大米,然后,向那张在夕阳西下的辉映中发着光亮、充满快乐的胖脸道了一声再见。 她走了以后,我还在笑。一个人,咧着嘴巴……而且还不知不觉唱起歌来。边干活边唱。当我发现自己唱歌的时候,已经唱了老半天了。 在那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我活得很幸福。我的幸福居然是……一位伸出手来向我乞求施舍的老太太给的!而且,那位施舍给我幸福的老太太比我生活得艰难许多,但是她的心中,幸福的含量肯定要比我多出许多…… 幸福的概念 这件事能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的幸福不幸福,并不是取决于他有多少财富,过着多么奢侈的生活,而在于他的内心有没有酿造幸福的工厂,有没有对于"幸福"这个概念的准确的理解与把握,有没有获取幸福的智慧。就是说,作为人,他能不能认识幸福?知道什么才是幸福?如何获取这样的幸福?要是没有这种能力,亿万富翁也会彻夜难眠,要是有了这样的能力,乞丐也会唱着歌儿讨饭。你说是不是这样呢?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了这种能力,就会幸福,相反,他就不会幸福。如果一个人觉得不幸福,你能说一个钱很多,或者官很大的人是个"成功人士"?所以,我觉得,人生的根本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以及怎样活着。 人活着为了成功,成功呢?为了幸福?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幸福?我的观点是,成功,是内心的成功,幸福,是内心的感觉。这就是我对于成功对于幸福的概念。 当然,对于个人而言,我们不能对于事业、追求,金钱不闻不问,人活在世上离不开物质的支撑。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将物质的追求建立在精神的追求之上,那么我们极有可能追到的只是痛苦。追求幸福的正确态度是以超然的心态做事,而超然心态的形成是以树立正确价值观作为前提的。 一个人如果活得不幸福,不但失去了活着的价值,也很难取得成功;即使成功了,那也只是别人眼里的成功而不是他内心的成功。再说,一个不幸福的孩子就不会拥有幸福的父母;孩子、父母都不幸福了,这个家庭也就不幸福了;不幸福的家庭多了,整个国家、整个人类的幸福水准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人类生活在不幸福之中,尽管文明非常发达,你能说这就是我们人类需要的文明? 我认为,现在的文明,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物质的文明罢了。在精神层面上,人类可以说正在倒退。人从"动物"圈里面跳出来,称为人,主要是在精神方面。如果人类只追求物质而忽略精神的话,那与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我们的审问,应该审问到"现在的文明是不是文明、我们应该需要什么样的文明"这样的层面。 人类的价值观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如果在这个基础上重建我们的价值观的话,就算用世俗的观点,往广说,就会大大减少由于过分不择手段拼命争斗的情形,而使整个社会越来越朝着良性的方面发展;往小里说,比如个体的人,超然心态等于为他提供了极好的心灵保护,使他避免被过分焦虑之类的情绪伤害。 这对教育、对孩子尤其重要了,要是我们的教育者,老师,家长,能够站在这个角度看问题的话,我们的孩子就会比目前这样的状态幸福许多。 一对惊恐的大眼睛 有年暑期,我正在上课,二画室的老师来找我,说李老师,有个新来的女孩叫白梦吟,有些不大对劲。我问怎么不对劲?他说眼睛不敢看人,目光散散的,从来不说话。 他带我来到班里,把孩子指给我看。我说白梦吟--,就见小身子抖了一下,两只眼睛直勾勾望着我。那是一对怎样的眼睛啊!我敢说,那是我见过的最让我难忘眼睛了--美丽,却又充满惊恐。那种感觉就像是看见了一头待宰的小鹿……我想不论是谁,见了这对眼睛都会为之伤心的! 当时啊,我觉得……我觉得就像是我的儿子面临危险,有一种不顾一切地、想保护她的冲动使我朝她走去! 我来到她的面前,慢慢蹲下来,两手轻轻地扶着她的上臂。可是,就在我的手掌与她的身体接触的那一瞬,白梦吟浑身猛地哆嗦一下。我立刻明白怎么回事了:这孩子肯定被大人吓坏了。我心里隐隐作痛,我拿开手,试探性地,轻声慢气地与她说话,可是,无论说什么、怎么说,她都不吭一声。在我向她说话的时候,那对美丽的眼睛自始至终都像待宰的小鹿一般,目光滑过我的肩头,看着远处。 我立即打电话,把她的父母叫来,问他俩谁主管孩子的教育,谁平时动不动向孩子大喊大叫?两人听了先是一楞,又迅速对望一眼。妻子说:李老师,我家孩子运气太不好了,在学校遇上那样的班主任。我问怎么回事?她说:孩子的班主任生活不顺,离婚了,心情不好,就把气全都撒到了孩子头上,全班的孩子都不能幸免。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比如有一次,白梦吟在学校得了感冒,回来的时候发着高烧,半夜醒来,爬起来要做作业,怎么都拦不住,说如果写不完作业明天她就怎么怎么,硬是起来把作业做了。 这时候,我看见那位丈夫用埋怨的目光迅速地瞥了妻子一眼,妻子毛了,说你这么看我干啥?好象都是我的责任!丈夫说:怎么没有你的责任?我看咱们的孩子变成这样,首先是被你吓的。妻子火得,爆跳如雷,你要是见了那张脸,就会明白她孩子的眼睛里为什么会有那样凄惨的光了。妻子吼叫说:你老说我对孩子如何如何的,你说!不这样行吗?如果按你的方法,咱家孩子不知还会变成什么样呢! 说到这儿,她大概觉得有些失态,就朝我勉强地笑了笑,说李老师,你不知道我家孩子有多么犟,一道题明明做错了,让她改死活不改,硬说老师就是那样讲的,怎么说都不听,你说气人不气人? 丈夫说:那也不能打嘛!妻子说:不打,不打能改吗? 我赶忙制止他们的争吵。我全明白了,但该如何让他们明白呢?我告诉那位糊涂的母亲:难道你还不明白白梦吟为什么半夜起来做作业?为什么明知错了还要坚持?她是被老师吓的呀。你的孩子太可怜了。在学校,她要承受苦难,在家里,你又雪上加霜。现在,她一见老师就惊恐万分,就像绵羊遇见了狮子!孩子处在这样的境况,连我们这些不是她的亲人的人都伤心得要命,做为孩子的母亲,你的心里难道就生不起丝毫的怜悯? 后来,我发现,白梦吟不光是得了严重的恐惧症,而且没有思维,她的大脑差不多一片空白! 请鲁迅走出坟墓 有些教育者,尤其是家长,之所以把孩子折腾成这幅模样,主要来自于他们对于教育的误解。 对于教育的误解来自于人才的误解,对人才的误解又来自于对于成功的误解,而对于成功的误解呢?来自于对于幸福的误解,是不是这样? 尤其是对于幸福的误解,许多的父母考虑不到,他们总认为他们的幸福就是孩子的幸福。他们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他们想象的幸福与孩子心中的幸福背道而驰。他们误解了孩子的幸福。 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吃好了穿好了,在物质上要什么给什么,孩子就幸福了。他们以为,只要孩子能考上高分,进行前几名,考上一个好学校,孩子就成功了。至于考上好学校,能不能真正成功,或者说取得了父母认为的成功而不是孩子内心的成功他们并不关注,而对于这样的成功会不会使孩子感到幸福就更无所谓了。 这种对于人性的忽视,使有个教育专家非常愤慨,他说:我们的教育,不把孩子折腾残废是誓不罢休的! 有时,我甚至想,要是请鲁迅走出坟墓,他会作何感想呢?他会忍也忍不住,再次呐喊"救救孩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