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文峰文人 于 2011-3-15 13:00 编辑
谈到阻碍相对问题,莫过于物理学中愣次定理了。这是一条用以判断感生电流的磁场方向的定理。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注意:“阻碍”不是“相反”,原磁通量增大时方向相反,原磁通量减小时方向相同;“阻碍”也不是阻止,电路中的磁通量还是变化的。当一个条形磁铁靠近或者离开闭合的线圈时,我们总能测出这闭合线圈中感生电流的方向:感生电流产生的磁场“阻碍”条形磁铁的相对改变:磁铁靠近时推斥,磁铁离开时又“留恋”。真的是很奇妙。
大家都知道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即与其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这是“阻碍”而不是“阻止”。用以解释运动的自行车,前后轮的摩擦力方向就很容易:我们用动力驱动的是自行车的后轮,往后踩,阻力的方向“阻碍”变化,所以方向是向前的。而前轮是被动的推向前进,用“阻碍”的观点,前轮摩擦力的方向就是向后的。对于物质而言,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当分子无限靠近时,斥力占主导。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保持了各自的相对独立。而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引力“阻碍”分子的无限扩散。在适当的距离时,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 其实在人文世界也是如此,人和人之间都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当这一空间受到侵犯时,就会引起防范。在狭小的电梯中,许多人不自觉地仰望天花板就是这个原因。有人感慨:拥有时不觉珍惜,当失去时却是倍感珍贵吗?用“阻碍” 相对问题解释容易的。十分有趣的是,如果这种情况充斥一个人的生活那就是悲哀了。试想一想什么事情都有逆反心理、什么时候都偏执。这种人的生活肯定要多糟糕有多糟糕。这肯定是病态。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进行精神治疗了。即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言语、表情、举止等行为来改变病人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和异常行为,使病人某些偏离正常的生理参数恢复到正常范围的一种治疗方法。你看看,同样是自然问题,结果绝然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