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新华网合肥12月14日电(宋卫义 朱玲玲)改革开放40年来,安徽始终立改革潮头、领风气之先,为全国贡献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样板:农业农村改革、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林长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 与此同时,安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新华网安徽频道12月13日从 “辉煌40年—安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安徽已实现由低收入水平跃上中等收入水平的行列。 安徽经济增长近50倍,跨入中等收入地区行列 1978年,全省生产总值仅114亿元,2017年达270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49.8倍,年均增长10.6%,增幅高于同期全国1.1个百分点。人均GDP在2017年达到43401元(折合6428美元),比1978年增长36.9倍、年均增长9.8%。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安徽省已由低收入水平跃上中等收入水平的行列。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省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22.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4857.6亿元,增长214.9倍、年均增长14.8%;财政支出由18.2亿元增加到6203.8亿元,增长339.9倍、年均增长16.1%,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能力显著增强。 通过加快发展,安徽省主要指标占全国份额稳中趋升、位次前移。GDP占全国份额由1978年的3.1%提高到2017年的3.3%,保持居全国第13位;人均GDP相当于全国比例由63.4%提高到72.7%,居全国位次由第27位前移到第24位;财政收入占比由2%提高到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居全国位次由第15位前移到第13位;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由1.9%提高到4.6%,由居第21位前移到第10位;进出口总额占比由0.05%提高到1.3%,由居第22位前移到第14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全国比例由84.8%提高到95%,由居第24位前移到第16位;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全国比例由1985年的85.8%提高到86.9%,由居第26位前移到第14位。 产业结构从“一二三”到“二三一”,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基本确立
40年来,安徽省坚持深化改革、强化顶层设计,不断探索适合的工业发展路径。1978年至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由47.2∶35.5∶17.3调整为9.6∶47.5∶42.9,二、三产占比明显提高。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41倍、年均增长13.6%,工业增加值居全国位次由1978年的第18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11位,工业化率由31.8%提高到40.4%,工业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创新驱动力大幅跃升,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2017年,全省科技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2.09%,居全国第9位。2017年登记科技成果377项,授权专利58213件,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49.6亿元,比1991年增长355.7倍。十八大以来,在热核聚变、量子通信、铁基超导和智能语音等前沿领域,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转变。2012—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8%、比规模以上工业高3.6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2011年的34.4%提高到2017年的63.5%。 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已经形成 40年来,安徽铁路营业里程由978公里增加到4275公里,增长3.4倍,合肥成为全国19个铁路综合枢纽之一,“米”字形高铁网络基本形成,公路里程由2.4万公里增加到20.3万公里,增长7.5倍,“四纵八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电力、油气管网覆盖面大幅提高,“宽带安徽”建设成果丰硕,水利建设成绩卓著,建成各类堤防3.5万公里,水库5947个,节水灌溉面积97.6万公顷,形成了具有灌溉、发电、供水、渔业等多功能水利设施体系。 从封闭到开放,内陆开放新高地加快打造 40年来,安徽省紧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机遇,向东积极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向西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紧抓承接产业转移重要历史机遇,加快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与沪苏浙共建产业园区等,形成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全省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1062万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536.4亿美元,其中出口由1062万美元增加到304.8亿美元、年均增长22.6%,对外贸易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从贫穷到小康,正向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 居民收入节节攀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1年的425元增加到2017年的3164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46元增加到12758元,分别增长73倍和51倍。贫困人口显著减少,生活质量空前改善,201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192.6亿元、是1978年的234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81年的60.5%、61%下降到2017年的32.1%和33.5%。医疗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卫生机构数由1978年的6466个增加到2017年的24484个,卫生机构人员数由11.8万人增加到40.8万人,目前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2.1万人、注册护士13.8万人,每万人口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达50.1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全省就业人员由1978年的1873.4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4377.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2017年参保人数分别为809.2万人和754.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653.7万人、参合率达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