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凉亭镇枫驿村的王氏宗祠。图一:王氏宗祠全景
枫驿村位于宿松县北大门,地处太宿两县交界处,因古时候有驿站建于枫驿街而得名。因地处一零五国道,交通非常的便利。图二:清朝末年皖西南百姓生活场景
王氏宗祠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凉亭镇枫驿村一处平原地带,原有三进,两面有厢房、祠院,原建筑已毁,现建筑在原建筑附近重建而成。图三:民国时期宿松县第贰区第二十七保难民证
现王氏宗祠,面积约五、六百平方米。祠堂系砖木结构,两侧做有现代的仿古山墙,青砖小瓦,采用现代的三柁五架,大柱支枋,彩绘斗拱,每进之间有天井,通天井的后进设有神坛,是典型的现代仿古建筑。图四:王氏宗祠标识
中平元年(184年),王氏二十七世祖王祥出生于山东临沂今孝友村,该系周灵王太子、晋公、秦大将军王翦、王离、元公、汉谏义大夫王吉之后,祖父王仁、汉青州刺史、父王融、汉即丘令避不就。图五:王氏宗祠大门
王祥自幼聪颖可爱,勤学苦读,童年时知书识礼,尊老爱幼、孝顺可嘉、惜好景不长,母薛氏早逝,王祥过早担起了家务,为父分忧。后父娶朱氏,王祥对继母十分孝顺。图六:清朝末年皖西南百姓生活场景
汉末之际,曹魏专权,天下大乱,为避汉乱,王祥一手扶着母朱氏,一手牵着三岁的弟弟王览陪同父亲一路南下,来到一个叫“庐江府”西南松兹的地方歇了下来,这里就是今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龙湖之滨的王祥上湾、下湾。也就是历史上孝友村扶母携弟迁皖松的真实历史写照。图七:民国时期新闻稿
宿松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中下游北岸、水陆交通便利,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东与安庆市望江县共抱泊湖;西与湖北省黄岗地区黄梅县、蕲春县毗邻;东与安庆市太湖县接壤;南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彭泽县隔江相望;图八:王氏宗祠一角
宿松县三省交界,为皖西南门户,是安徽文明古老县份之一,鱼米之乡,成为皖西南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祖王祥、王览就是在这里隐居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步入仕途。图九:清朝末年宿松文献
汉末王祥“卧冰求鱼”、兄弟“孝悌传名”,在我国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张网捕雀”典故的由来,如今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西南一个叫王祥上湾、下湾的地方还留有两个地名“鲤鱼山”和“雀坡岭”,就是人们为纪念王祥行孝而取的地名沿袭至今。图十:清朝末年皖西南百姓生活场景
迁居宿松时王览与妻子阮氏与嫂嫂妯娌和睦、相互礼让,孝悌美名传遍四乡八郡。王祥娶何氏生二子,后入仕途再娶妻室生三子代代繁衍,至今已传到六十六世,人口上万人。图十一:宿劳报
王览,悌知名,光绿大夫,娶阮氏生六子,至今已传五十八世,据统计宿松县王氏有四万多人,览公后裔占有大半数。王祥、王览兄弟以孝悌传天下,亦感动朝廷。图十二:清朝末年皖西南百姓生活场景
在“孝治天下”的封建时代,官府多次召唤祥公衙门赴任,可是王祥以继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需要照顾为由拒绝上任,直到母亲去世,45岁时才应吕虔之召出任徐州刺史别驾,协助刺史安靖区域。图十三:王氏宗祠
王氏宗祠,就是为纪念先祖王祥、王览兄弟,秉承忠孝传家,宽厚为人,清廉为官,从严约束子孙,家无遗产,后世清贫,是几千年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道德楷模,故该宗祠具有非常教育意义。图十四:宿松县民国时期记录
王祥公留给后世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有遗言如此:“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子孙应奉而行之。”当今社会,河清海晏,政治清明,社会和谐,全国上下均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图十五:清朝末年皖西南百姓生活场景
王氏宗祠是王氏后裔相聚临沂王祥故里,就是为了弘扬先祖的忠孝悌廉之美德而建;宿松王氏后裔成立王祥文化研究会,并创建王祥文化纪念馆。图十六:王氏宗祠
王氏宗祠旨在团结王氏后裔,传承、挖掘王祥文化,以四圣为代表的历代先祖,树立了崇高的人格风范,让子孙后代终生受用,世代传承,以慰先人,以振家声,也为琅琊王氏一处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图十七:民国时期百姓生活场景
[size=0.83em]145.jpg (302.4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1 分钟前 上传
(本篇完)
201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