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周六,外婆到好姐妹家里做客,午饭过后准备回家,姐妹却坚持要送外婆上车。那天的风特别大,公交站前,两位老人伸着老长的脖子,等着车来。
外婆刚想唠叨这破天气,只见,眼角余光霎时闪过一团黑漆漆的东西。扭头一看,正巧撞见自己的姐妹弯着腰,捡地上吹落的假发套。
外婆立马扭头,假装什么也没看见,等估量着差不多的时候才缓慢回身。只见好姐妹淡定自若,假发完美无偏差地戴上了,仿佛刚才“惊险”的一幕不曾发生。
听到这,我已是笑得上气不接下气,问外婆:“你当时笑了吗?”
外婆这样回答:“再想笑也得忍着,与人相处,这时得装点傻,别显得自己太聪明,不然可伤感情了。”
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显示自己的聪明,善意的糊涂才是人生的智慧。
2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一家知名企业的CEO,小时候曾跟外祖父母驱车外出,为了显摆自己,想尽法子也要找机会表现。
正巧,外祖母在一旁抽烟,他灵机一动,想到一句广告台词:“每吸一口烟,寿命就会减少两分钟。”
于是,他默默在心里算好了一组数字,得意地拍拍外祖母说:“祖母,你若每天抽烟两分钟,就会少活九年。”
他原本以为外祖母会夸奖自己,可没想到,车里瞬间安静了下来。没一会儿,祖母的脸上已是老泪纵横。
外祖父沉默许久,停下车子,郑重地对他说:“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的糊涂比聪明更难。”
一位小说家曾说: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虚荣心、你的炫耀欲,和你时刻想要冲出来、想要出风头的小聪明。
一个人可以很出色,也可以很聪明,但你不能太炫耀、太卖弄自己的出色与聪明,因为别人未必喜欢。
3
一位知乎网友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写了道超级难题,一时间忘了怎么解,为了缓冲时间,理个思路,她就想让学生先起来回答。
结果吧,同桌站起来,无比自信地说:“老师,这题很简单的,该不会…是你不会做吧?”
老师一听,脸都绿了,吼道:“怎么可能不会,我这是在检查你们有没有认真听讲!”
接着,同桌还想进一步揭穿,便自鸣得意地扬了扬手中的草稿本,说:“那老师你在黑板上把这题做完,看是不是和我的答案一样。”
说完,老师当场就懵了。
学生的“一语道破”变成了“一语暴击”,伤了感情,师生关系也容易闹僵。
有人说,就好比一只纸灯笼,明白是其中燃烧的灯火,而这难得的糊涂就是灯笼外层的保护纸。与其摆出一副“我比你聪明”的优越感,不如装个糊涂,留给别人一些面子。看透不说透,反而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睿智。
4
莎士比亚也曾说:与其做愚蠢的聪明人,不如做聪明的笨人。
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事难得糊涂。只有让自己在别人自以为聪明的时候糊涂,在自己将要糊涂的时候聪明,这才是“难得糊涂”的最高境界。
《红楼梦》中有一回讲到,鸳鸯与王熙凤为了讨好贾母,故意捉弄刘姥姥。
事后,俩人向刘姥姥道歉,刘姥姥却这样说道:“姑娘说哪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刘姥姥这番话,高明之处就在于“难得糊涂”。
仔细想想,这世间总有一些不得已的事情,无力改变,真要较真起来,反而使情况更糟。所以,有时候,藏起你的聪明,不张扬,不嘚瑟,就像越是成熟的稻子,越是垂下穗子。
而太过精明,太过算计,往往会错失很多东西。
5
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一处这样的细小情节。
傻傻憨憨的陈鹏拿着雕刻好的印花,飞奔着跑去找王敏佳,却撞见李想握着王敏佳细嫩的胳膊,俩人坐在那里深情对望。
陈鹏炙热的心,在看到这一幕后,瞬间崩塌,先是本能地愣了几秒,随即扭头就跑。
其实,陈鹏并不知道,王敏佳正在亲手教李想怎么针灸,拿自己的胳膊给李想做实验。而这一幕多少让人误会。
回去后,王敏佳主动找陈鹏,撅着小嘴,嘟囔地说:“这几天你怎么都不理我?是我做错了什么,惹你不开心了吗?”陈鹏借工作为由,故意说:“保密工作,上面不给说。”
这时,站在陈鹏背后的王敏佳,脸上又绽开了那灿烂如花的笑容,她的焦虑被陈鹏的一句话就给化解了。
其实,陈鹏比谁心里都清楚,三人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为了维护它,我愿意做那个默不吭声、假装糊涂的人。
模糊处理生活中的小事,装一时糊涂,恰恰是最明智的选择。
不懂得装傻,凡事过于精明,只会让感情耗散在聪明过头的算计中。即便发现了真相,戳穿了谎言,其实对自己也并没有什么好处。
人生不必每分每秒都活得太清醒,事情也不必每时每刻都看得太通透。否则,既难为了别人,也困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