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红楼听雨 于 2016-12-18 21:40 编辑
美哉!平峰
美哉!平峰 来潜山游山玩水,不到官庄是一种遗憾;到了官庄,不玩平峰也是一种遗憾。 名曰“平——峰”,其实平峰的山一点也不“平”,最能代表平峰的雄奇,当数香山了。从金紫山一路逶迤而来的余脉,经过短暂的温顺后,在小文坳下方陡然改变:一柱山峰似一支高香直插苍穹,远远看去,其山际曲线一如股市大盘走势,直线雄起。这便是香山主峰了。 香山,是平峰村标志性山峰,海拔1200余米,与金紫山遥遥相望。省级重点文保单位香山寺就在其脚下。香山原本是一个行政村,后与平峰、横河二村合并成为平峰村。据平峰村村情概况介绍: “(合并的)平峰村人口达3296人,户数906户,村民组44个,村域面积15.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78亩,山场面积16728亩。滩头、水域、荒地等合计5129亩)。地理位置:潜山县城向北偏东,官庄镇区向南偏西。东临金城村、光华村,西抵金紫山、板仓,南连塔畈乡、杏花村,北望官庄村、坛畈村。距县城67公里、镇区2.6公里。 村内基础条件逐年向好。交通:大塔路、平香路构成全村交通骨架,沿骨架衍生支路基本上通达各个较大村庄,支路当中硬化路达36.5公里。水电:全村现有小一型水库一座,即香山水库。香山水库落差理想,灌溉、饮用基本能惠及全村。沿河滆堰35道,当家塘29口,自来水厂1个,水电站3座。公共设施:便民服务大厅已建成投入使用,卫生室、小学、育儿园设置合理,电信、有线、宽带基本实现全覆盖。” 平峰的美,在于不加雕琢。这里的山,没有被破坏,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这里的水,没有被污染,是一眼可见游鱼的清;这里的人,没有被市侩,是一眼可看穿的纯。 平峰村曾经是经商样板: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林家冲纸槽成为当时个体经济风景线,至今很多出类拔萃的平峰企业家,都是从造纸作坊历练出来的商业精英。如今,这些精英致富不忘桑梓,纷纷投资家乡,围绕生态立村各展才华。 平峰村曾经是红色摇篮:这方热土至今遍布着钟大湖、桂林西、杨启文、刘昌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平峰村曾经是人文典范:独角戏《苦媳妇自叹》,是由余庭和、余根培自导自演的民间小调,后来发育成为黄梅戏的源头,得到了黄梅音乐泰斗时白林的充分肯定。余家花屋、施家老屋、横河公母牌坊……既有实物遗存,又有典故传说,集中反映了平峰的悠久历史。原国民党安徽代理省长余宜密的故居,就是现今的王庄。虽然余宜密的老屋已经坍塌,但随着全县全域旅游的推动,这栋昔时的“风水宝庄”,只要稍加修葺保护,必将成为旅游新卖点。 提到横河的公母牌坊,还有一个精典传说呢。 在横河至塔畈的公路边,有一块石碑靠着土坎斜放在那里,栉风沐雨不知多少年,很少被人注意。 当地人却知道这块碑的来历。据说很久以前,这里居住着施姓人家。家族中,一个叫施代禄的儒士英年早逝,其妻徐氏风华正茂,远近追求者纷至沓来。可是,无论人家给出什么条件,徐氏都不为所动。守寡很多年,也没有半点闲言碎语被坊间传扬。族人看在眼里,甚为感动。主事者与族人商议,决定上奏朝廷给徐氏立贞节牌坊。 就在朝廷恩准而牌坊刚刚立好,树牌坊的时候,对面山上正在砍林,随着高大树木一 一倒地,猛然间,露出一个酷似帅小伙的巨石,巨石有鼻有眼,正朝着徐氏牌坊看呢! 族人好奇心起,争着奔向对面巨石看个究竟。谁知走向跟前,巨石上帅小伙的轮廓渐渐消失,倒是峭壁上呈现了若有若无的一行文字,任凭怎么辨识,谁也不认识,但与对面徐氏牌坊的那块石碑之上的文字字数大体相当。于是有人信口说了句:这是成对的牌坊,那边是母牌坊,这边是公牌坊。此言一出,族人都表示赞同。 于是,公母牌坊就这样世代相传。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河对面的所谓公牌坊,只是像意而非真有文字记载。而“母”牌坊碑刻至今历历在目,上面记载很完整。 题曰:旌表节孝故儒士施代禄之妻徐氏 款曰:皇清道光十四年岁在甲午孟冬月谷旦 “佛国三千大世界,天下禅林第一家”。省级重点保护单位香山寺,是平峰村旅游第一亮点。寺内奉有大小神像百十尊,万名钟更是在华东六省一市名闻遐迩。平峰村紧挨塔畈板仓,又毗连省级森林资源保护区金紫山,是潜山县北部山区旅游的黄金线路。平峰村两委一班人已经达成共识:扶贫稳村、生态立村、旅游兴村,是接下来村级发展“新常态”,平峰村将利用现有资源,以香山寺禅宗文化和山水风光为切入点,以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布局谋篇,打造一个符合山区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农村。愿平峰村的经济文化一如香山主峰,永远雄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