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桐城市双港镇练潭村的练潭老街,是桐城西南乡一处人文历史缩影。整座老街呈半月形,依水而建,通往南方的官道穿贯其中,今天卒子继续向大家介绍这里的一窗、一石刻与一碑。 练潭河柔姿妩媚,堤岸杨柳依依,河中白帆点点。若逢月夜,看水天相接,树帆对立、月色朦胧、渔灯点缀、桥坊静穆浑然,引得无数士人商贾兴起愁思。老街的前世今生,蕴藏着许多古老的故事和动人的传说。长不足一公里的老街,曾经充溢着宗教文化的氛围。最有趣的现象是,佛道并存,街上有锡泉庵、南阳庙、火神庙、水府庙、龙潭庵、大仙楼等多所庙宇和道观,可惜大多毁圮。仅火神庙修复如初,大仙楼也只留下唯一一块石刻,让人徒增岁月无情和人世沧桑的感喟。下图为在大仙楼遗址处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仓库厂房,小时候卒子到县政府的时候总怀念那时的铜门拉手。 练潭在大龙山北麓,松湖(菜子湖、嬉子湖)西岸,传说汉武帝南巡至此曾作《盛唐之歌》。杨溪桥至练潭驿公路两侧,古官道中、湖光山色,人文蔚起。这片土地上自曾留下了状元刘若宰、龙汝言身影;乡间阡陌回响过清初的诗人潘江、潘田诗文的吟哦;民国潘赞化、潘玉良的传奇故事让乡亲父老至今津津乐道,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山歌小调曾在空谷回响,学者汪少伦、严耕望的少年足印踏遍每一块田地。历史上的练潭老街,免不了战火燃烧,从清朝的太平军火烧大仙楼为终。从老街上走过,留在一角的一扇老窗,印证了当年的繁华。 练潭是桐城西南有名的鱼米之乡,老街也因此一度成为了方圆百里的商贸中心。那时侯,老街的街道两边全是店铺,百货,杂货,食品,水产等等,方圆二十几里的人们生活中所需要的东西,都是上这儿来购买。练潭的繁盛始于800年前。早在南宋嘉定元年,练潭镇就是桐城九镇之一,明初又与桐城境内枞阳、汤沟、孔城、北峡四镇齐名,明清到民国初年,这里曾是通往郡府安庆官道上的驿、铺和客舍。清代以来沿革多变,但旧时练潭舟楫往来,渔歌互答,驿马嘶鸣,铺兵疾走,繁华喧闹胜于它乡。练潭始终以其商业的繁华、水运的特色、人文的厚重而成为桐城西南的重镇。 在老街的一角,卒子与橘子等网友发现一块刻有重修大仙楼碑记。大仙楼,原座落在老街火神庙附近,据老乡介绍原建筑在二米高的高台上。台四周垒着一道一米高的低花格子墙,实际是一座殿阁,四个檐角向上跃起,形成飞檐,木拱结构,琉璃瓦盖顶,金碧辉煌,十分壮观。如今,在火神庙内,仅存一块大仙楼石刻,石刻为一文官像,生动如初。 火神庙遗址位于老街一头,原庙毁于清咸丰至同治时期的太平天国战火。清咸丰三年(1853)六月,太平军由天京朔长江西征,先后攻占了芜湖、池州、安庆等地。为巩固安庆,翼王石达开命春官正丞相胡以晃率部攻占桐城。咸丰三年九月十四日,胡以晃部自安庆挥师北进,十月十二日攻占桐城西南重镇练潭,驻练潭镇的清参将松安丢盔弃甲逃遁。十月十四日,胡以晃率太平军抵达桐城县城外,向守城清军发起猛烈攻击,击毙守城清军一千余人,终于攻克了素有“铁打桐城”之称的桐城县城。二十八日,太平军继续挥师北进,攻占了北峡关,击毙清户部主事朱麟祺。 胡以晃(1816~1856年)广西平南人。太平天国初期著名军事统帅。地主出身。天国官员中唯一的武秀才(文秀才为何震川)。早年参加拜上帝会。1851年12月,在永安任春官正丞相。1853年6月,过芜湖,占安庆。 自咸丰三年十月至十一年九月,太平军与清军多次在桐城境内展开大战。七月二日,第一次枞阳会议后,太平军与清军秦定三、郑魁士部大战于县城东郊乌石岗,一举击败秦、郑二部,获桐城大捷。十年初,清军多隆阿、湘军李续宜部共十万余人在桐城老林铺、龙河、麻子岭、青草塥、小河沿等地安营扎寨。咸丰十一年七月,太平军陈玉成、捻军张乐行部号称三十万大军设营于范家岗、老梅树街、庙岗、棋盘岭一线,后移营天林庄、香铺、金神墩、东河口,直抵鸭子湖、横山、练潭一带,双方交战月余,太平军失利后退守桐城县城。次年,在著名的安庆保卫战期间,太平军曾先后五次自桐城发兵增援,县内挂车河流域是增援反增援的激战中心。 由于清军拼死狙击,太平军五次增援均告失败。陈玉成、杨辅清率部再度退守县城。九月,安庆陷落后,清军遂大举围攻桐城县城,他们凭藉县城西山,居高临下,猛烈攻城。太平军经顽强抵抗后,终因寡不敌众而弃城突围,自此离开桐城县境。离开桐城练潭一带时,太平军火烧大仙楼,楼去人空。 如今的大仙楼只剩下一块碑记,上记载大仙楼为光绪年间修建,民国三十七年重修。碑记上记载双港扣钱十万,张宣德等当地富商捐款十万元,大家注意,民国三十七年应为1948年,为解放前一年,此时碑记上使用的“万”字并不是“萬”而是“万”,说明简化字从民国时期已经有了小范围的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