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这次从合肥回潜山绕道肥西,去看了三河古镇。 我是一个方向感极差的人,即使是在本城也常常会迷路;到了陌生的地方更是分不清东南西北。选择看点各人本就不尽相同,而我偏偏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我害怕失联而不喜欢集体组团去旅游,节假日我索性一个人出去玩,或者找一个同样不性急的人作伴,慢慢地玩。这次游三河古镇恰恰是一次集体活动,为了不与同伴走散,看什么,不看什么,就由不得我了。 刚一下车忽然就下起雨来,淅淅沥沥的秋雨。有人说,看三河古镇最好是下点小雨。我们这次算是遇到了好天气。
古镇街区的基本格局是沿河成街,因水得镇。水是三河的灵魂。有水,就有了桥,就有了长亭。有水,就有了船只,就有了码头。有水,就有了水边的人家,就有了河岸的商埠。是“水陆通衢”,才会“万商云集”,有水,就有了三河古镇。蒙蒙秋雨里,绿柳画桥,游船彩舫,亭台楼阁,茶楼酒肆,庙宇寺院,让我感觉分明就是进入了“烟雨江南”的意境之中。
最吸引我的是三河镇的老街,是三河镇的古巷。 古镇临街的建筑全是石灰拌着泥浆用小砖竖立砌成,白色的马头墙充满动感,硬山式屋顶铺满青瓦。很多房屋的砖上还有手印,这应该是制砖厂家特殊的商号印记。这种古朴清雅的格调迥异于江南的白色粉墙,也与北方厚重的清水墙大异其趣。房屋的建筑样式也综合了北方的合院形式和南方的天井院落。规模较大的民居中,上层设有环形走廊,有些还加上个庑殿顶,梁檩椽柱施些雕花彩绘,题材一般都很传统儒雅,这就显得很别致。官家的院子里,就像是花园,有池子,有假山,有古树,古树下还摆着些花盆,花香四溢,就好似晚清民国画家笔下的工笔山水。还可以看到一些用来防火的大水缸,像屋主一样坐立墙角,丝毫也不损伤画意。与江南水乡小家碧玉般的玲珑秀气相比,三河古镇的建筑物不论是从建构上分析还是从装饰风格上欣赏,都显得大气。 两家中间的巷道就像是古镇的毛细血管,大青石街道就像是古镇的动脉。血脉相连,沿着河岸伸展。一幢幢清晚徽式建筑鳞次栉比,门挨着门的各色商店,各种手工作坊,黑漆鎏金的商号匾额,满屋檐飞舞的店旗酒幌,两旁悬挂的写着姓氏的灯笼,尤其是特色浓郁的风味小吃,加上男女老少店家卖力的叫卖声,男女老少顾客的讨价还价声,构成了三河独有的市井文化。走在这样的街道上,时光仿佛一下子倒退了几百年。
奇怪的是,我们一样能在这里找到戴望舒的诗意。是因为古朴沧桑的的氛围,还是因为碰到了体会诗意的好天气?我一直偏爱在古老的街巷里徜徉,只为读过戴望舒那首《雨巷》。大青石街道路面光滑无比,岁月在上面留下了斑斑驳驳的痕迹。雨滴像断线的珠子,滴滴答答的从老屋的屋檐上滑落,青石板上是水花,是游人凌乱的影子。也有手持各种颜色雨伞的女子从身边走过。穿着高跟鞋的妙龄女子在雨中的姿态翩若惊鸿。阵阵暗香随着雨雾扑面而来。这样的古镇一定就是颠倒了时空,似了江南。
我在大家买三河特色点心的时候,拐进了一条窄窄的巷道,结果真的还是与大家走散了,转过来,转过去,来到了三河大战太平军指挥部英王府门前。由于是自由活动,没有导游,其他人并没有来到这里。 三河古镇从来都是各路英豪风云际会之地,名人旧居、故居很多。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多数古迹遭遇拆除和损坏,荡然无存。1991年夏季爆发特大洪水,庐江县同大镇新圩堤失守,千年古镇一片汪洋,幸存的历史古迹又遭天灾,面目全非。古镇里那些残垣断壁承载着三河太多的沧桑,不能不令我对她沉甸甸的历史唏嘘痛惜。 我们在三河镇停留的时间前后就两个多小时,虽然走马观花,所见无非浮光掠影,但三河古镇烟雨迷离的水乡特色和多姿多彩的市井文化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片据网编辑,扫二维码关注书香悄然】
2016.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