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996|回复: 1

加大投入整合资源 潜山县红红火火办“大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9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2009年6月,天柱山国际网联女子巡回赛激情上演;9月,“庆祝国庆、放歌潜山”文艺调演精彩呈现;11月,“皖人唱黄梅游皖山”登山节隆重举行……潜山县把文化建设列入民生工程,加大资金投入,挖掘地方特色,整合文化资源,走出了一条办“大”文化的新路子。

  该县逐年提高宣传文化工作投入,先后筹资4000多万元,建好“三馆一中心”、县体育运动场,重新修缮县黄梅戏剧院,为开展宣传文化活动搭建了良好平台。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延伸文化触角,建设了一批集图书阅览、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乡镇文化站及行政村“二室一栏”(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宣传栏)。目前,全县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16个乡镇“乡乡有文化站”,70%以上行政村建成“农家书屋”,其中省级“农家书屋”70余家,配备图书1500册,报刊30种,科教光碟100种。

  挖掘地方特色,整合古皖文化资源,对“石牛古洞摩崖石刻”、“杨家祠堂”、“程长庚故居”等多处文化景点进行维修复原,发挥其历史传统教育主阵地作用。保护文化遗产,“薛家岗遗址”、“张恨水文化园”等4个建设项目已列入省“861”计划,“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潜山弹腔”等6项进入国家或省非遗名录,文化部门对非遗传承人采取了抢救性保护措施。培育民间文化,创建农民业余剧团、民间菩佬戏剧社等10余个活跃在乡村的“农字号”文化队伍。如今该县70%以上的乡村、社区、机关、学校,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常年不停演的火红的文化现象。

  为创新活动形式,激活文化主体,该县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不断送电影、送戏下乡。展现新农村新风貌,开展“种文化”、“民歌会”等活动,采用“农民唱,唱农民,农村唱,唱农村”的形式,利用流动舞台车,为农民搭建展示艺术才艺的平台,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新村,传承一批优秀传统的乡土文化。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两年来共放映故事片3000余场、科教片2100余场,送戏下乡150余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演出千余场次。(储北平)
发表于 2010-4-18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4-4 08:58 , Processed in 0.06712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