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75|回复: 5

重读《故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1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海天阔 于 2015-10-9 16:23 编辑

重读《故乡》
文艺评论界有一句行话叫“形象大于思想”,是说艺术家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的意义往往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又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下面,我就从鲁迅在《故乡》中所创立的艺术形象,谈谈我个人对它的理解。
首先,里面反映了“人权天赋”的观念。人类的“自由的要求和他人自由要求的尊重,要求平等和平等待人,渴望得到关爱和关爱他人”这些属性都是天生的;而要保持这种天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生命权和财产权”。这有一点像孟子的性善说,只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缺少自由、博爱尤其是平等的观念,因而没能将它充分地展开。文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就是自由的象征。少年闰土和我、宏儿和水生的关系则象征着“人权天赋”。为什么闰土“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水生那么怕生,而见宏儿相招“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正如我们俗语所云“娃和娃好,贼和扒手好”。这是为什么呢?恐怕就因为他们之间比较容易地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前者是外型上,面对一个庞然大物,本能地就觉得很难和他平等;后者是基于道德上的,“乌龟莫笑鳖,都在泥里歇”。前者又让人想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美国准许私人拥有枪支,大块头反倒没有优势了,中弹的几率反倒要大一些呢。
其次,作品反映了“生命权和财产权”在人权中的决定性作用。生命首先是自由的。植物自由的生长,动物自由的奔跑。人类还有一个自由,就是思想的自由。在同一类生命中又必须是平等的和博爱的。否则,生命就不会生生不息。可是,为什么竟“一山不容二虎”呢?因为一座山上的资源只够一只老虎活命。所以,生命权和财产权在人权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自由的平等的博爱的闰土,变成了木偶人,文静的美丽的杨二嫂变成了悍妇的原因。当然,在这当中,封建等级制度与资源的分配不公起到了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作用。正如老虎,长期的一山不容二虎,即使资源不成问题,两只老虎走到一起还是保持着争斗的习性。
最后,作者在思索中国的出路。民国建立都十年了,怎么中国还是那样子呢?中国到底能不能民主呢?可以肯定的说,作者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民主之路产生了怀疑。中国到底该走哪条呢?作者当时也没有答案。
《故乡》是一场悲剧。是中国社会的悲剧,几千年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轮回。是中国人的悲剧,被封建等级制度压得喘不过气了,未老先衰。也是人类的悲剧,生老病死总是免不了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怎么了?违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6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出新意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6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6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6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我的读法比较接近鲁迅,至于教参上的意义倒是后来人出于某种目的强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2-3 09:55 , Processed in 0.084002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