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河北清理5.5万人,四川清理清退2.8万人,河南清理1.5万人,吉林清理8600余人……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四省已有10万余“吃空饷”者现形。 从边上学边领钱的“娃娃官”,到现在虽经几轮清退,但仍触目的数字,“官仓鼠”顽症曝出不少编制管理之乱,更成为侵蚀财政资金的“黑洞”,有的地方追缴资金动辄上亿元。人们关注整治“吃空饷”成绩单的同时,更期待问责能让背后的“操盘手”现形。 乱象 官员7年前获刑仍领工资 最新曝出的鹤岗市公安局原局长林胜先吃空饷案件,令人大跌眼镜。 他早在2007年4月就因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然而7年间,鹤岗市相关部门却以未收到判决书为由,一直保留其级别、工资待遇,导致其多得工资34.9万元。 一些干部利用手中职权安插还在上学的子女到自己单位“占位子、拿票子”,今年以来就有多名干部因此受到处理。如,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教体局局长的女儿在上学期间就端上“铁饭碗”;陕西渭南市大荔县副县长任教训在富平县任副县长期间为正在上学的儿子办理了工资关系;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财政局副局长罗世群儿子高中毕业后违规招工进入区财政局二级单位,而后上大学。 河北邯郸市磁县去年6月专项治理“吃空饷”后,三个月时间更清理出“吃空饷”人员188人,其中死亡人员147人,工作关系调出41人。 探因 滥权养大“财政毒瘤” “吃空饷”现象频现,已成为侵蚀财政资金的“黑洞”。2013年河南省治理“吃空饷”,清理出2.2万人,查纠违纪违规资金1.19亿元。河北省今年加大“吃空饷”资金追缴力度,截至7月底,共追缴回资金上亿元,占应追缴额的55.12%。 “倍增”的数字背后,是谁让“吃空饷”者有机可乘,让这颗“财政毒瘤”越长越大? “有‘吃空饷’者,就有‘发空饷’者。一个单位的编制人数、出勤状况、工资发放情况都有账可查,人事部门、财务部门还是单位相关领导,难道不知情?”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汤啸天认为,“吃空饷”问题频出的背后是“权力包养”在作祟。 “权力监管失范、查处不力、违规成本过低是主要原因。”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从以往情况看,对“吃空饷”行为查处重视不够,处理也往往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一些所谓严厉惩处不过是党内处分、收缴所得等,这种“保护性”问责难以起到震慑“后来者”的作用,容易导致“屡禁不止、屡治屡冒”。 治理 问责应让“操盘手”现形 治理“吃空饷”,一方面应公开编制人员、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让“吃空饷”没有办法玩“潜伏”;另一方面,应把整治清理“吃空饷”常态化,定期“大扫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说,要从严追究“以权为亲属熟人谋私者”责任,决不能让问责成为“橡皮筋”。 辛鸣认为,治理“吃空饷”从源头禁止“发空饷”更为重要。对于人事、财务等监督管理不力、失察渎职的相关责任人也要加大问责力度。 法律专家指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或侵吞公共财物,此类“吃空饷”行为,已涉嫌触犯刑法中的诈骗罪或贪污罪。治理“吃空饷”的关键,司法部门应介入惩处,让“操盘手”现形。 据新华社 事实+
治理吃空饷曾被指像“割韭菜” “吃空饷”又称吃空额,是指不上班但工资照领、福利照拿。其本质是利用公共权力满足私欲,是揩国家的油。在现实生活中,“旷工饷”、“病假饷”、“多头饷”、“冒名饷”……花样繁多的“吃空饷”屡见不鲜。 梳理过往报道后不难发现,有些地方“吃空饷”犹如种韭菜,割掉一茬又是一茬,虽被公众诟病已久,但顽疾依然难除。一方面,“吃空饷”在一些地方简单易行,简单到只需在单位挂个名;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在清理“吃空饷”现象时,往往流于形式,或是叫停了之,导致违规违法成本太低。 有评论指出,要根治“吃空饷”现象,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该既处理“吃空饷”的人,也要追究相关责任人,并做到一经发现就严惩不贷、绝不姑息。此外,“吃空饷”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体制内的特殊福利。因此长期来看,整治“吃空饷”,还应该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让职工的奖励、考核、竞聘、解聘制度突破传统的编制管理。(腾讯新闻综合京华时报、重庆日报等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