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我们要为学生的心灵保驾护航(外一篇)
一个人发现有几个人在一个隐秘之所躲避黑帮的追杀。那几个人热情地招待了他,希望他替他们保守秘密。可是,他一回来就告诉了黑帮,并且为黑帮带路…… 由于之前通常免不了有一段背景介绍,我做学生读《桃花源记》一文时,就对文中的渔人反感,认为他就是那么一个人。 我当老师教这一课时,发现《教师用书》中竟然说“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似乎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借助政府的力量。那前提必须是,政府深得民心。这明显与编者自己的意图相矛盾。 我想,那或许是长期因袭造成的吧:我们要批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我们要讨论的是作品的艺术性和作者的社会理想。再说,作者把他写得那么有仙缘,有雅兴,怎么可能是小人呢? 我认为作者就是把渔人当成小人的。因为这样理解,后文的“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才有着落。进一步认为,作者或许还有借助渔人的卑劣来衬托桃花源人的淳朴善良的意思。 当然,我们应该提倡有不同的见解,但起码也要能自圆其说吧。那就要求见者的心智是成熟的,心灵是自由的。而对于学生这群不成熟的,有点依赖惯了的,甚至被扭曲了的心灵,我们还是要做一点正确的引导。 我们要为他们的心灵保驾护航,让他们的心灵走向成熟和自由。 无为与自由年轻的时候我很看不上老子“无为”的思想。尤其瞧不起庄子的学说,认为它简直整个的就是为了证明一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等到头上的亲人一一离去之后,我才发现活着是多么重要。 窗外的小树在微风中摇曳着,小鸟似乎在与汽笛声争夺发言权,小孩当然更是不甘示弱。一切都在自然的或人类建立的规则中,自由奔放地活着,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吧。 庄子有这么一则故事:庄子在濮水上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来传达他的意思道:“希望将楚国的国事烦累先生。”庄子手拿钓竿,头也不回地道:“听说楚国有只神龟,三千年前就死掉了,被包装得好好的,供奉在庙堂上。你们说,它是愿意像这样成为一副死骨头和甲壳受供奉呢?还是宁愿活着拖起尾巴在泥里爬?”“可能会愿意活着在泥里爬罢。”两位大夫回答。“那么,两位请回吧。”庄子道:“让我拖起尾巴在泥里爬吧。” “好死不如赖活着”也就是自由地活着。事实上,假如每个人都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个世界也就太平了。官员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贪腐,暴徒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作案,也就不会有一部分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冒着生命危险去剥夺另一部分人的生命。 这则故事不但表明了庄子自己的个人意向,也表明了他的政治态度:与其穷折腾,不如让人在一定的规则内自由自在地活着。 庄子是从个人的角度阐释了无为而治的意义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