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妈妈,我现在理解你了儿子突然来电,先对他妈妈讲了一个笑话:一个年轻的父亲为了锻炼八岁的儿子,让他独自下楼到所在小区小卖部买冰淇淋。哪知小家伙竟然走迷失了,不见回来,也找不着。结果,惊动了双方的老人、亲友、满城的大妈以及警察。最后,儿子突然来了一句:“妈妈,我现在理解你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们的教子方式。那时我们年轻、混沌,书上怎么说的我们就怎么做,有时甚至是想当然的。 儿子出生后,我被调到了山里小学。早早晚晚和节假日,学校里仅有我们一家人。接触小伙伴少,因而小时候胆子很小。一次,他妈妈看见别的孩子蹦上蹦下的,就怂恿他也去蹦。他不敢,他妈妈竟然将他扔了下去。别的孩子攀爬多功能运动架。他不敢,他妈妈就拿了竹梢子逼他往上爬。 儿子三岁多的时候就开始读书了。除了第一次是他妈妈带他之外,此后从来都没有接送过。节假日,他妈妈让他独自步行回奶奶家。要走两三公里马路,还要上竹排过潜水河。撑竹排的是我的同姓孙辈,喜欢逗他。儿子就和他斗嘴,竟然在他面前摆起叔叔的谱来。 儿子七岁多的时候,我调到了山外。这时离老家更远了,有时我们忙就让他乘车回去代我们尽孝,中途还要转车。他妈妈在校门外开一个小店,有时忙不过来,就让他单独到十几公里之外的县城批货。一次回来,竟然告诫他妈妈:“批雪糕可要讲价钱……” 当然,那时候我们家治安还不错。但,车祸、小孩溺水事故也时有发生,小孩被拐卖的事也曾风闻。最令人害怕的还是,别的家长不是那样对待孩子的。相比之下,儿子心中不免有点失落,甚至怨恨。这些积累多了,也会毁掉孩子的。 有时候,或者下雨,或者身体不怎么舒服,儿子望着那些坐在家长的摩托车后面上学的孩子发呆。觉得没有指望之后,还是一个人背着书包闷闷不乐地上学去了。这时候,我们应该接送一下。 另外,当孩子面对困难之前,我们应该去激励他,而不是强迫他;孩子战胜困难后,我们应该鼓励,而不能视为理所当然。 总之,教育孩子要循序渐进,讲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