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还嫌来不及呢,何谈得罪了?从你点出的引用的这些,可以猜想到你很年轻,不然就不会热奉这些人了。这也不是故作高深老成,年龄使然。时下年轻人追捧明星,树其为偶像,已是通病。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批评之声常见于报纸、电视。记得,在电视上得知这样一件事,陕西一个尚不足二十的女孩,痴迷上了刘德华,还算她明智,只要求见上一面。家里又非常的穷,一时凑不了车旅费,一味地在家单相思,身体一天天的虚弱下去,弄得上不了学,似乎到了奄奄一息的程度。她父亲为了救女儿的命,满足她的心愿,只得变卖家产。而刘德华是个十足的大明星,东奔西颠地忙着演出,她父亲领她去哪儿找?瘦弱得也快要倒下去的父亲跪着向记者哀求,帮她女儿了却心愿。故事无需再讲下去了,我就想不通这个女孩怎么就痴迷上了刘德华?为爱而弄得奄奄一息,本也无可厚非,甚至还有殉情的称道。像梁山伯祝英台他们有着三年的相知而相爱呀!你是单凭他那副“破嗓子”而痴迷?未免太浅陋无知了吧?
作为本贴的楼主,说这些个,似乎脱离主题,其实不然,文学是件无比高雅的事,不管程度的高低水平的上下知识的多少,只要你爱上了,你就爱上了“高”,爱上了“雅”。音乐我想它该是文学的附庸品,它是把字词句按照一定旋律节奏朗诵出来,文学家不一定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这就必须付诸好嗓者去“朗诵”,而文学家们心中自有旋律和节奏,也可以这么来说,音乐是文学的一连串的语气词。音乐家必然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否则他就成不了一个真正的音乐家。当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天籁】与其深厚的文学内涵相结合时,他【她】就是歌唱家了。一个文学家深蕴的内涵只有靠这些歌唱家们歌之于喉,以浓厚的感情色彩传递出来,让大众【甚至不识字者】接受熏陶。能在诗联发帖的人,在文学修养上应该要略高大众一筹,不就更应该要接受高雅熏陶了?这么一说,我也就不偏题旨了。
我这首小诗算不上好诗,遣词造句、意境上都平平,思想上尚能站到一定高度。若说诗词重在情感发抒上,没错!思想是思出来的,是想出来的,是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而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就是情感的作用。没有情感的思想是不存在的。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文学有着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个性。自从遥远的古代,各民族就分居在地球的不同位置,自然环境迥异,反映自然【反应社会、反映生活,归根到底还是在反映自然客观】的文学也是千姿百态,只要其反映得真实都是好的。这里我不妨又要说上音乐,那个美声唱法,是捏着嗓子拿腔作势忸怩出来的,到了中国就忸怩更不成个样子了,算不得“天籁”。中国有位美声歌唱家叫戴玉祥,吼着嗓子唱【似动物发声——低级】,能感动我的地方不多,能感动处,他就变成了阎维文,还是民族性在作用。我从不把这归于浅薄,坚信本民族的东西高贵。
至于乐器,我还想讨论一下,有人会想到,它仅是个工具,为什么也能感动我?大凡乐器都得有人来操持,它的情感来自人,人有民族性,乐器也就自然有其民族性了。不过乐器永远也比不过人的声带,胡琴落于庸辈之手,就会蛇皮味十足。毛泽东晚年,很想听用二胡来演奏的京剧,中央召来上海一位二胡演奏家【忘了姓名】,成立一个班子,专门研究二胡拟人声发音法。可见人声音无与伦比。
人都有一个过程,对低俗的追捧,往往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名之为时髦。看过你写的东西,比如对古器的喜爱,且颇有一番认真,以此就可认为你不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