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在丧葬改革即将全面推行之际,作者推出《安庆地区独特的丧葬风俗》此文,应该说有其积极一面,掌戳之人钤以“精华”戳,推广此文,扩大阅读面,也有其用心。不管文中观点正确如否,对人们破除习俗迷信是有一定作用的。文中没有对人死后是否有灵魂,做任何否定,甚至还在做进一步的强化,这无妨,只要人们认识到风俗并非“金科玉律”,触犯不得就行了。既然“厝基”是一种风俗,那么“土葬”也该是一种风俗了。不好的风俗就该破除。如果你在文中一味的强调“人死如灯灭”,哪来什么魂?看什么风水?找什么“龙穴凤窝”?一把火烧掉算了!试想,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祖先崇拜,你三言两语就把老百姓打发了? 某一习俗的形成,肯定有其某一历史渊源,这个渊源在当其时肯定也有其一定的道理和情感因素。而领风气之先往往是上层社会乃至于当其时的宫廷。像女人裹足的恶俗,就滥觞于南唐后主李煜。李煜是位滥情之人、唯美主义者,视“步步生莲”轻盈、挺拔唯美。现在我们看来简直不可理喻!其实不然,我们只看到了那变形的不堪入目的小脚,而不曾想到“它”曾舞出过——“芭蕾舞”。几千年的因袭,正说明了它存在的道理。只有砸烂腐朽的封建统治,才破除了这一戕害广大妇女的恶俗。 最后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个非常年轻人。厝基砌以几块水泥砖,搭以几片石棉瓦,是近些年的事。农村条件好起来了,这样做能免去年年换草之繁琐。用草包裹棺木之厝基,只怕作者连看都没看见过,能说不年轻?文中出现令人看了都起鸡皮疙瘩“蚕基”的字样,也就不难怪了。再者,开头就“厝基”一小段的描写文字,与后面大段文字,简直判若两人,以我的武断,后面是“捡”来的。我为我此说还是有点担心,大家都熟悉的《红楼梦》,自胡适、俞平伯说后四十为高鹗所续,大家就相信了,为什么呢?就我等之人也似乎能看出前后的文字上优劣之分。不过,俞平伯临终时说:“高鹗续《红楼梦》有功,胡适、俞平伯腰斩《红楼梦》有罪。”言下之意是说:续得好,没有什么区别,很可能就是曹公一人手笔。大教授都临终反悔了,我能对自己的武断不担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