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我家幸运的猫我好长时间想不通这个问题:妻子喜欢花花草草的,讨厌小动物。而我却相反,特别喜欢小猫小狗的。 吃什么就会喜欢什么,根据我们祖先的这个特点推断,或许她的祖先是农耕民族而我的祖先是游牧民族吧,也只能这样解释了。 儿时的记忆总是这样的:弟弟又一蹦一跳的跟着妈妈,沿着潜水河边的小路出门了。小狗也跟着跑了,把看家的责任完全推给我。我一个人留在家里,在门前的空地上写写画画的。用树枝画一个圆圈,再在四周添上几笔,然后在旁边写上“某某某大王八小狗日”。 一会儿,猪栏里的猪不耐烦了,不停地哼哼,把栅栏打得轰轰。我知道它是饿了,可我没有办法。一会儿,鸡也叫了,我知道是因为下了蛋,要主人慰劳它。这个我能做到,随便找一点谷子什么的,就能将它打发。一瓢秕谷洒下来,只见鸭子一摇一摆地,母鸡一颠一颠地都来了。母鸡啄鸭子一下,鸭子钻母鸡一下。只有公鸡还讲一点风度,似乎是让母鸡先吃饱。 母鸡吃饱之后,把墙根下的黄土掘得老高,然后孵在上面。觉得不合适似的,又起来掘几下。妈妈说过,这是母鸡想孵小鸡啦。可是,它下的蛋,已经被人拿走了。 小朋友们啊,那时我们住的可不是楼房,连红砖房都不是,而是土砖的平方。土墙上面的石灰涂料都剥落了,露出了黄土。上面有许多圆圆的小洞,黄蜂抱着一条虫子,钻进去,一会又爬出来。 接近墙根的部分沾上了许多牛屎粑,就是把牛的新鲜粪便做成粑砸到上面的。干燥后,可以烧饭,可以做肥料。 牛栏里的牛叫了,可能是要喝水,因为干草就架在牛栏上面,它伸嘴就可以吃到,所以不应该是饿了。这点忙我能帮的,于是,打了一点水倒入牛的食槽里。牛太庞大,我那时太小,不敢过分与它亲近的。只敢远远地看着他吃草,喝水。 公鸡叫了,叫什么呢?“哥啊哥啊,要烧中饭锅!” 一会儿,我玩得腻了,无趣了,也饿了,就呆坐在门槛上望着天柱山发呆。猪栏里的猪闹得更凶了,我有点害怕。 只要小狗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又出现在我的跟前摇尾巴,我就知道妈妈和弟弟快要回来了。 记忆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只小猫。可能是它太小,活动能力有限,所以全天候的陪伴着我。 全白的,在太阳底下,在黑土地上,白得耀眼。我有事时,它就独自追着自己的尾巴玩。有时,我拿了一条线系了一个棉球逗它。开始它用小小的爪子,轻快地试探两下,然后突然扑过去。又退回来,做出要扑的架势,然后又扑上去。我忙把小球拽上来,它就跳起来扑。太高了扑不着,就头颅跟着小球摇,眼睛跟着小球转。 吃饭时,她就跳到我的腿上。毛茸茸的,软绵绵的,暖呼呼的。圆圆的黑眼珠盯着我的嘴,红红的小嘴巴朝我叫唤,像小妹妹撒娇一样。如果这时我还不理会她,她就要自己爬上桌子不见外了。她会和我抢,还会自己翻碗柜。晚上她还会钻进我的被窝。 于是,我每天都到门前的小河沟里摸几条小鱼喂她。一次,她等不及我把鱼放到地上她就扑了上来,慌乱中把我的手指咬了一口,痛得我直流泪。从此,我就疏远她了…… 陪伴我度过孤寂的童年时光的这些小玩伴,后来几乎一个一个地都成了我们的盘中餐。那时,我们的食物奇缺,尤其缺乏的是动物蛋白。所以,只要有蛋白的东西就被盯上了。 杀鸡请客。妈妈边杀边口中念念有词:“鸡哟鸡哟莫哭泣,脱掉毛衣换布衣……” 杀猪过年。猪被抓住了嚎叫,妈妈呼唤着猪,妈妈流泪了。 名曰杀猪过年,可是猪肉全卖了,只留下猪头、猪脚和猪内脏,还是留了招待客人的。我们兄弟几个馋啊,怎么办? 牛是不能乱杀的。那时候,杀猪要经过村里批准。每年每家要上交一头“任务猪”,第二头才能自家杀了吃或者买。杀牛还要经过乡里批准,证实那条牛真的没有劳动能力了,才准杀。否则,不光是没收或者罚款的事,而且还会坐牢。 于是,首当其冲的就是狗了。那时候我们就是馋,狗肉就是香。个个都抢着吃,根本没有想到它刚才还在朝我摇尾巴呢,刚才还在咬着我的库管逗我乐呢…… 现在想想,这些真是不应该哟。可是,我现在仍然不能做到素食主义。怎么办呢?还是听从孟子的:“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睹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也就是说,君子要躲屠宰场远远的! 无论杀什么妈妈都不让我们看,说是“看了打猛,将来读不出书来”。可能是要我们谨记圣人的教训,要有一点“不忍”之心吧,可是我们那时候哪有一点不忍之心呢?听说要屠宰什么了,个个都欢呼雀耀:“有肉吃了!” 家里的猪病了,我们都暗暗地高兴呢。因为如果兽医救不活,会请杀猪佬宰上一刀,然后卖钱。虽然是卖钱,总还剩下一点油水吧。如果杀猪佬不肯杀,那就更好了。等猪死了之后,家里刮刮,盐淹了,烟熏了,自家慢慢吃…… 唯独那只小猫是自己寿终正寝的。因为我们家对猫是很敬畏的,有“七个秀才变个猫”的说法。把猫弄死了是有罪过的,下一代永远考不上秀才。猫死后要天葬,就是挂在杨树杈上。 不过,流浪猫在我们家却并不受欢迎,流浪猪也不受欢迎,而流浪狗却大受欢迎。我们家说“猪来穷,狗来富,猫来三尺白老布”。是说流浪猫自己跑到人家去,人家就有老人要去世,要戴孝的。所以又说“猫要买,狗要拐”。 虽然我们没有吃猫,可是小时候挨打之后,朝猫撒气的事还是有过的,就是“踢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