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063|回复: 8

飞瀑一脉相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7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飞瀑一脉相承
天柱山大峡谷,被天柱山主景区拥抱于怀,却又以“峡谷上下落差200多米,石崖陡、水湍急,大小瀑布跌落成群……堪称华东一绝”卓尔不群。该景区乃天柱山镇茶庄村土生土长农民兄弟合股创建,目前所有领导加员工只有8人,架构“瘦身”堪称与时俱进。
过去几次试图游览大峡谷,结果都因为据说走一趟要数小时太累而作罢。14日下午县文联一行文人来采风,即便我自诩“双枪”,毕竟端组织“饭碗”,便“入乡随俗”了。
毗邻天柱山主峰景区的天柱大峡谷,介于三祖寺与佛光寺景区之间,是天柱山秀丽水景的集中展示,峡谷全长3.5公里,行程确实要2小时左右。我们由下而上,虽然没有什么讲究,但隐隐有一股“逆水行舟”的感觉,这感觉驱使双脚要不停的动。一路上飞瀑轰鸣,像是激励、催促的告白。
众多水潭形状各异,那是芸芸众生心绪杂糅的写照;“雄狮面石”虎视眈眈,不知是惊了一身汗,还是素日运动过少的缘故。总之,我记住了雄狮的狰狞、可爱。都说虎入平川遭犬欺,这首屈一指的虎之大哥从辽阔的非洲草原窜来天柱山大峡谷,仅仅只是仿若“迷途羔羊”么?
“大佛听涛”,实在有点委屈“阿弥陀佛”。这似乎很纠结、很矛盾,一味静谧,听觉上自然真真切切,可我们景区的原创人,面对无字剧本可要发愣——无“一剧之本”,焉能唱响农民办旅游的时代大戏!至于“猿人戏水”,是返璞归真呢,还是近乎对当下PM2.5喧嚣的戏弄,我说不清道不明。
最青睐的数“接力飞瀑”,这是我想象取的景名。因为瀑布先几乎笔直飞下,然后一扭脖子转向了左边。近看,瀑布相依相恋,远看意念上好像有一双手在传递……景名毕竟只是一个代号,是形而上的产物;优美的景名能让人瞬间记住,但“丑媳妇终要见婆婆的面”,货真价实还得由景观亮嗓。
忽地想到,瀑布受地形、巨石和崖壁的掌控,不得已违心每每变换姿势,原本与龚自珍所唏嘘的“病梅”境况毫无二致。也许是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使瀑布由乞丐一下子演变成大富翁了吧。
说到底,瀑布是厚重的水分子互相牵拉着手,一股脑儿从上游制高点轰然倾滑下去。瀑布的根,是冰雪是清泉是雾霭;与瀑布一脉相承的,是璀璨阳光是峻秀高山是漫无边际的湿地……
有了一脉相承的瀑布,景区内满目的苍松翠竹、似锦繁花,就会令人爽心悦目、心旷神怡。有这样的氛围,无论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还是“ 直挂云帆济沧海”,游人的心都会如奔溪崆明澄澈,尽享亲水的乐趣。
逆行上到桃源湖畔,虽然没有了瀑布的激越;可透过湖中的倒影,我发现稀疏抑或缠绕着的白云,依旧是瀑布的化身,有它的影子。我突发奇想:若检测白云DNA,查到瀑布的基因才有意思。

潭畔休闲.jpg
欣赏接力飞瀑 霍建明 摄.jpg
秀美桃源湖 霍建明 摄.jpg
溪从云中来 霍建明 摄.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9-17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老师美文美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不配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桃源湖畔喜欢老先生的和蔼的微笑,精细入微的摄影技术和追求,又见老先生的美文。幸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突发奇想:若检测白云DNA,查到瀑布的基因才有意思。真乃奇思妙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景好漂亮啊啊啊啊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图美文,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1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无论是褒奖还是非议,都难能可贵——至少您读了,这远比漠不关心好哇。
     一气呵成创作,边游览边拍照,通常出佳作不易,只能以此为基础,有机会再创作。譬如:拍瀑布最好要带三角架,我将拙稿修改了一下,觉得更舒畅些。
      还是有请各位读者老师评头论足吧。再次由衷表示感谢!(附二稿拙文)



                                                          大峡谷飞瀑


     险峻、奇妙的大峡谷,被天柱山主景区拥抱于怀,却又以“峡谷上下落差200多米,石崖陡、水湍急,大小瀑布跌落成群……堪称华东一绝”卓尔不群。大峡谷景区,虽依托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安徽天柱山作为“靠山”,但毕竟是由潜山县天柱山镇茶庄村土生土长农民兄弟合股创建的,目前经理加员工只有8人,“瘦身”堪称了得。
     几次曾试图游览大峡谷,结果都因为据说走一趟要数小时太累而作罢。近日朋友相邀走一遭,后悔相见恨晚——大峡谷的瀑布,冲碎了我心头的迷惘、徘徊,令人遐思、回味不尽。
     天柱大峡谷,位于天柱山东南麓,九井河与琼阳川流域交汇处,峡谷全长约4km,介于中国汉族地区重点开放寺院三祖寺与佛光寺景区之间,天柱山秀丽水景在这里潇洒集中“亮相”。我们由南门自下而上,表面上看平平常常,可隐隐有一股“逆水行舟”的感觉,这感觉驱使双脚不停的动;一路上飞瀑轰鸣,更像是激励、催促的告白!
     众多瀑布营造的水潭形状各异,似是芸芸众生心绪杂糅的写照。瀑布对面的“雄狮石”虎视眈眈,诠释大峡谷“野”性未改;雄狮仰面朝天、凝固不动,则说明它或许大腹便便。都说虎入平川遭犬欺,这首屈一指的虎之大哥从辽阔的非洲草原窜来大峡谷,仅仅只是仿若“迷途羔羊”么?
     “大佛听涛”,实在有点委屈“阿弥陀佛”。横卧的大佛与瀑布日夜厮守,好像榫头对接模式欠妥导致很纠结、很矛盾:一味静谧,听觉上自然真真切切,可我们景区的原创人手握无字剧本,焉能唱响农民办旅游的时代大戏!至于“猿人戏水”,是返璞归真呢,还是近乎对当下类似PM2.5喧嚣的戏弄,猜不透这奥秘的谜语。
     “接力飞瀑”,是我想象取的景名。因为瀑布先几乎笔直飞下,然后一扭脖子转向了左边。近看,瀑布相依相恋,远看意念上好像有双手在传递……景名终归只是一个代号,是形而上的产物;优美的景名能让人瞬间记住,但“丑媳妇终要见婆婆的面”,货真价实还得由景观亮嗓。
      忽地想到,瀑布受地形、巨石和崖壁的掌控,不得已违心每每变换姿势,原本与龚自珍所唏嘘的“病梅”境况毫无二致。也许是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使瀑布好像由乞丐一下子演变成大富翁了吧。
     说到底,瀑布是厚重的水分子互相牵拉着手,一股脑儿从上游制高点轰然倾滑下去。瀑布的根,是冰雪是清泉是雾霭;与瀑布一脉相承的,是璀璨阳光是峻秀高山是漫无边际的湿地。
      有了绵绵、洁白无瑕的瀑布,景区内满目的苍松翠竹、似锦繁花,就会令人爽心悦目、心旷神怡。有这样的氛围,无论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还是“ 直挂云帆济沧海”,游人的心都会如奔溪崆明澄澈,尽享亲水的乐趣。大峡谷,作为天柱山主景区的重要补充,独具魅力,别有风味。夏秋季节,倘若您嫌气温高而内心燥热,不妨来此与瀑布相会。届时,瀑布豪爽释放的负氧离子,碧绿潭水倾吐的丝丝清凉,准会使您大呼过瘾……
    上到桃源湖或曰水库边缘,就要到北大门了,此处离天柱山游客换乘中心相隔也只有数百米。虽然没有了瀑布的激越,可透过湖中的倒影,我发现稀疏抑或缠绕着的白云,依旧是瀑布的化身、有它栩栩如生的影子。我突发奇想:若检测白云DNA,查到大峡谷瀑布的基因才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2-3 03:02 , Processed in 0.089720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