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公民的基本素养:《罗伯特议事规则》(袁天鹏博文摘要) 对于那些效率低下的会议来说,如果让你说说它们的效率低下表现在什么地方,你会想到什么呢?无论是不是第一个想到,有一点你一定不会漏掉,那就是:发言没有秩序。具体说来,下面这些现象非常普遍: a. 想发言的时候抢不上话,插不上嘴(除非你拔高音量,摆出强势的样子); b. 还没说完就被别人打断(除非你说得又快又不喘息); c. 能说的滔滔不绝,想打断都打断不了(除非你用粗鲁的语言发起攻击); d. 你一言我一语,你一句他一嘴;说拢了,会议成了个别人的表演;说不拢,恶言相向,演变成吵架; e. 几个人同时张嘴,发现有冲突又同时停止,半秒钟后又同时张嘴; f. 几个人同时说,谁也不让,谁也不停,不管别人听不听得清; 这样的会议比比皆是,除了那些会使用粗鲁的、强势的、咶噪的方式垄断发言机会的人,我相信没有人喜欢这样的会议。这样的会议显然不公平。在这种不公平的条件下,要么会议不了了之,要么形成了决定没人愿意去做,所以这样的结果也没有效率可言。那么怎样建立秩序呢? 一、罗伯特的名言 1、离开了规则,每个人都自由行事,结果就是每个人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2、在一个人民做主的国家里,很少有一门知识能像议事规则这样,只需稍加学习即可如此显著地提高效率。 二、根本原则: 1、平衡:保护各种人和人群的权利,包括意见占多数的人,也包括意见占少数的人,哪怕就是每一个人,甚至那些没有出席会议的人,从而最终做到保护所有这些人组成的整体的权利。正是几百年来,人们对这种平衡的不懈追求,才换来了议事规则今天的发展。 2、对领袖的制约:集体的全体成员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出领袖,并将一部分权力交给领袖,但是同时,集体必须保留一部分权力,确保自己在根本上仍然能够直接控制集体自身的事务,而不是完全被领袖所控制,避免领袖的权力过大,避免领袖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集体的头上。 3、多数原则:多数人(超过半数)的意志将成为总体的意志。 4、辩论原则:所有决定必须是在经过了充分而且自由的辩论协商之后才能做出。每个人都有权利通过辩论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意志,甚至一直到这个意志变成总体的意志。 5、集体的意志自由:在最大程度上保护集体自身,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和平衡集体成员的权利,然后,依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行事。 三、议事规则拾零 1、议事的人称 每一位发言人都必须面对主持人发表观点,参会者之间不能互相辩论,而主持人是中立的,只聆听你的观点,并不支持或反驳,所以形式上你是对主持人发言,事实上正是对所有的听众发言。 你要做的不是战胜与你观点不同的人,而是寻求更多的人的支持,包括你的对手。 所以,你的对手也是你潜在的同盟。 2、议事的步骤 “罗伯特议事规则”处理任何一项“提议”(motion)的时候都要分6步走:提议、附议、陈述议题、辩论、表决、宣布结果。其中的“附议”(second)可能对中国人来说有点奇怪,不过我越思考越觉得这个步骤设计得精巧。 “附议”的准确意思是:除提议人和主席之外的任何一个人,不用取得发言权,只喊一句“附议!”,表示有必要在会议上讨论提议人的提议。 3、发言权的维护 文章开头我们列举了效率低下的会议的六种现象,下面我们就对症下药: a、每个人享有平等的发言机会,发言权要通过公平竞争取得。 b、每个人在发言之前,先向主席举手示意,最好同时喊一声“主席!”如果有几个人同时举手,就由主席来判断谁最先举手,然后说,“请某某发言。”其他人不许发言。 c、设定一个发言的时间限制,超过了这个时间限制才允许打断,否则不允许打断。 d、主席有责任为发言计时,并在发言时限到来时打断发言人,收回发言权。 e、针对一个问题,发言的总次数必须有所限制。主席要对已达限制次数但又举手的人说,“同一问题每人只能发言n次。”以此来拒绝分配发言权。 4、妥协 除了对议题发表赞成或反对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之外,更重要的机制是“修正案”——在两种甚至多种观点之间找到折中的观点、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的观点。例如,面对“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样的辩题,不应该把辩论场变成人身攻击的战场,而是应该推动听众思考:人性当中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辩论的过程不是坚守自己的观点,而是针对“如何描述才能更全面地反映人性”而不断提出修正案,再对修正案进行辩论,最终能对其达成一个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