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10月27日,我们将重阳节提前过了。上午,我们去了敬老院;下午,我们去游潜阳十景之一的石牛古洞。 我历来不喜欢听别人把这颗松树叫做龙,那块石头叫做蛙的。我喜欢独自在光滑的石头上坐着,看小草在石缝里绿着,听泉水在石上流着。 石上的纹理,天然的铁画银钩,横斜着,放纵着,蜿蜒着,那么的有意味。 小草露出的根被水冲洗得白皙,在水中摇曳,拖起一束波纹,宛如慈母的眼角。草茎亭亭玉立,草叶楚楚动人。 经过千万年的磨合,石和水终于达成了默契。水在石上自由的滑动,跳跃,宛如冰上的舞者。石把水的个性凝固成一首首思慕女儿的唐诗,宋词,元曲……让人们在没有水的时节,依然能梦见清泉的欢笑。 我不喜欢人们在石上的写写刻刻,我还是认真地看了据说是苏轼的诗作:“先生仙去几经年,流水青山不改迁。拂拭悬崖观古字,尘心病眼两醒然。”这位多灾多难的诗人果真在这里顿悟了?可是,流水青山也并非是有,只是相对于人而言顽固一点的梦罢了。 我喜欢独处,可是我也喜欢热闹。特别是当里面有小孩,有小女孩,在这有水有石有草木有历史的幽谷。小男孩时刻表现出一种空间主权感。这是我们还是猴子的时候就具有的一种本能,为自己的基因占领生存空间的本能。可是他目前还太小,扛不动那杆大旗。大一点又羞于表现自己。最终那杆大旗落到了我的肩上。我就充当一次孩子王吧。 于是,老猴王扛着大旗走在前面,一群青年男女、少男少女、小男孩小女孩跟在后面。一路上欢声笑语。 佛祖犹有亡国之痛,谁能够真的解脱。年老年幼恒河一沙,又何必那么执着。 我一跃而上石牛之背,仿佛站在钓鱼岛上。且让路人笑去吧,尘世难逢开口笑,黄花须插满头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