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文峰文人 于 2012-7-19 19:20 编辑
在江阴农村的一个中学,教室里有电子显示屏、温度、湿度显示,其他各种硬件设施。在宁夏的一个乡村学校。一个乡的孩子集中住校。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屋里,睡大通铺,他们从家里带来的馍,只够吃三天。每个星期孩子的父母要走3小时路程送一次馍。在广西、云南等贫困地区。13岁的男女学生体重,分别比平均水平低10kg和7kg。男女寄宿生的身高,分别低11cm和9cm。还有的是大学校门越修越漂亮、气派,学术中心的配套设施越来越高档,引进人才越来越不惜血本,科研经费悄无声息地中饱私囊。道理上讲,纳税人的钱应该由纳税人做主该花哪去。但是实际上,财政拨款的去向,每项政策的出台,每个科研项目的立项,纳税人并不知情,更没有决定权。即使有,由于每个群体、阶层的诉求不同无从统一。 《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10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生公共财政预算经费北京最高是5836.99元,最低的是贵州维79.26元。在辽宁有学校每天只给老师发两只粉笔,印试卷要向学生收钱,一所学校冬天没钱买煤,冷的像冰窖,等到太阳照进教师的十点钟,老师穿着皮夹克给学生上课。孩子们冻得不停地跺脚,到下午两点,没有太阳了就放学(北师大农村教育与发展研究院袁桂林教授),5小时的课时费也就是5角钱。在云南凤庆县,老师们越来越集中在县城及公路沿线,农村完小以下编制严重不足(这让我想起我们县的现状)。陕西师大的王鹏伟调查,城市初中教师本科率是73.81%,农村是42.19%。教师的低收入、低学历、低比例,带来的是教育质量的下滑。有老师将传统课堂形容为:“死气沉沉的教学,教出了死气沉沉的学生”学习送里的留守儿童,大多自卑、害羞而不敢表达,所以他们无法和城市里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